管片安装必须从隧道的()开始。

题目

管片安装必须从隧道的()开始。

  • A、中间
  • B、上部
  • C、下部
  • D、底部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双护盾掘进模式作业循环为( )。

A.掘进与安装管片→撑靴收回换步→再支撑→再掘进与安装管片
B.支撑→掘进与安装管片→撑靴收回换步→掘进与安装管片
C.掘进→辅助油缸回收→安装管片→再掘进
D.掘进→安装管片→辅助油缸回收→再掘进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盾构机和TBM机械。双护盾掘进模式。掘进与安装管片→撑靴收回换步→再支撑→再掘进与安装管片。

第2题:

关于管片拼装顺序,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一般从上部的标准( A型〉管片开始
B. 依次左右两侧交替安装标准管片
C. 然后拼装 邻接(B型)管片
D. 最后安装楔形(K型)管片


答案:A
解析:
一般从下部的标准( A型〉管片开始

第3题:

盾构隧道施工主要风险部位有那些?()

A、盾构安装

B、垂直运输

C、水平运输

D、管片拼装

E、车架段施工


参考答案:ABCDE

第4题:

关于管片安装呈真圆并保持真圆状态的重要性.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确保隧道尺寸精度
B、减少地层沉降
C、确保隧道线形
D、提高隧道止水性
E、提高施工速度

答案:A,B,D,E
解析:
管片拼装呈真圆,并保持真圆状态,对于确保隧道尺寸精度、提高施工速度与止水性及减少地层沉降非常重要。

第5题:

封顶块K型管片根据管片拼装方式的不同分为哪几类( )。

A、从隧道内侧向半径方向插入的径向插入型
B、隧道轴向插入的轴向插入型
C、A和B两者并用类型
D、标准型
E、通用型

答案:A,B,C
解析:
2020教材P109 / 2019教材P110
2、管环构成:封顶块K型管片根据管片拼装方式的不同,有从隧道内侧向半径方向插入的径向插入型、从隧道轴向插入的轴向插入型以及两者并用的类型。

第6题:

关于盾构法施工中,管片拼装顺序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最后安装邻接管片
B.先安装下部的标准管片
C.最后安装楔形管片
D.然后交替安装左右两侧标准管片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査的是盾构法施工要求。一般从下部的标准(A型)管片开始,依次左右 两侧交替安装标准管片,然后拼装邻接(B型)管片,最后安装楔形(K型)管片。

第7题:

关于楔形管片安装方法,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楔形管片安装在邻接管片之间,为了不发生管片损伤、密封条剥离,必须充分注意正 确地插入楔形管片
B. 为方便插入楔形管片,可装备能将邻接管片沿径向向外顶出的千斤 顶,以增大插入空间
C. 拼装径向插入型楔形管片时,楔形管片有向内的趋势,在盾构千斤顶推力作用下,其向内 的趋势加剧
D. 拼装轴向插入型楔形管片时,管片后端有向外的趋势,而前端有向内的趋势


答案:D
解析:
拼装轴向插入型楔形管片时,管片后端有向内的趋势,而前端有向外的趋势

第8题:

论述隧道管片上浮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参考答案:原因:(1)单液浆的初凝时间太长。
(2)浆液的稠度不能有效地抑制和约束隧道上浮。
(3)超挖空间大。
(4)同步注浆不充分。
(5)围岩地层中水量丰富,地下动水携带着浆液流到前方的密封土舱,隧道上浮的空间没有被有效充填。
(6)盾构机主体、后配套设备和电瓶车的动(震动)静荷载不仅造成浆液离析,而且使盾构机主体与后配套设备之间的过渡段同时存在垂直受力和水平分力作用的工况。
(7)隧道坡度的转换。
防治措施:(1)对同步注浆进行多配比试验,尽可能地提高注浆液的稠度及其固体物质的含量,增加水泥的含量等等,以提高浆液与隧道之间的黏结力,从而抵御隧道管片上浮。
(2)在施工过程中,事先降低盾构机的轴线到一适当限度,当管片退出盾壳之后,尽管隧道整体上浮了,但仍可保证隧道中线不至于侵入限界。

第9题:

关于盾构管片拼装控制表述错误的是( )。
A、拼装时,千斤顶不能全部缩回,应按管片拼装顺序分别缩回
B、一般从下部的标准管片开始,然后安装B型管片,最后安装楔形管片
C、先紧固轴向连接螺栓,后紧固环向螺栓。
D、待推进到千斤顶推力影响不到的位置后,用扭矩扳手,再一次紧固连接螺栓。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盾构掘进的管片拼装控制。先紧固环向连接螺栓,后紧固轴向螺栓。参见教材P136。

第10题:

( )是盾构法隧道衬砌中最常用的管片类型

A.A型管片
B.B型管片
C.钢筋混凝土管片
D.K型管片

答案:C
解析:
2020版教材P80
盾构法施工隧道:钢筋混凝土管片是盾构法隧道衬砌中最常用的管片类型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