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砂浆表观密度试验步骤。

题目

简述砂浆表观密度试验步骤。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关于细集料的表观密度与表观相对密度试验,请回答下列问题:(5)砂的表观密度试验结果如下表,试验结果表达错误之处是( )。

A.质量称量,数据记录的精确度
B.第2次试验中,计算砂的表观密度单个值的精确度与两次试验平均值的计算值
C.第1次试验中,计算砂的表观密度单个值的精确度
D.结论

答案:B
解析:
(GB/T14684-2011)要求试样称量精确至0.1g;表观密度取2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精确至10kg/m3,如2次试验结果之差大于20kg/m3,应重新试验。可见,以上试验记录表中第2次试验砂的表观密度单个值的精确度不正确,应为2660kg/m3,按照《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GB/T8170-2008),表观密度平均值应为2660kg/m3。

第2题:

简述石子的堆积密度试验步骤、计算公式。


正确答案: 按规定称取试样,放入浅盘,在(100±;;5)℃的烘箱中烘干,也可摊在洁净的地面上风干,拌匀后分成两份备用。
取试样1份,置于干整干净的地板上,用平头铁锨铲起试样,使石子自由落入容量筒内。此时,从铁锨的齐口至容量筒上口的距离应保持50mm左右。装满后除去凸出筒口表面的颗粒,并以合适的颗粒填入凹陷部分,使表面稍凸起和凹陷部分的体积大致相等,称取试样和容量筒总质量(m2)。
试验结果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堆积密度按下式计算,精确至10kg/m3
pL=(m1-m2)/V×;;1000
pL式中-堆积密度(kg/m3);m1-容量筒的质量(kg);
m2-容量筒和试样的总质量;V-容量筒容积(L)
以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

第3题:

测定马歇尔试件表观密度应采用哪种方法?简述试验步骤。


正确答案:(1) 应采用水中重法。 (2) 试验步骤如下: ①选择适宜的浸水天平(或电子秤)最大称量应不小于试件质量的1.25倍且不大于试件质量的5倍。 ②除去试件表面的浮粒称取干燥试件在空气中的质量mw根据选择的天平的感量读数准确至0.1g、0.5g或5g。 ③挂上网篮浸入溢流水箱的水中调节水位将天平调平或复零把试件置于网篮中(注意不要使水晃动)待天平稳定后立即读数称取水中质量mw。若天平读数持续变化不能很快达到稳定则说明试件吸水较严重不适用于此方法应改用蜡封法测定。 ④对从路上钻取的非干燥试件可先称取水中质量mw然后用电风扇将试件吹干至恒重 (一般不少于12h当不需进行其他试验时也可用60℃±5℃的烘箱烘干至恒重)再称取在空气中的质量ma。 ⑤结果计算:试件的表观密度式中队为常温水的密度取1g/cm3;表观相对密度取3位小数。
(1) 应采用水中重法。 (2) 试验步骤如下: ①选择适宜的浸水天平(或电子秤),最大称量应不小于试件质量的1.25倍,且不大于试件质量的5倍。 ②除去试件表面的浮粒,称取干燥试件在空气中的质量mw,根据选择的天平的感量读数,准确至0.1g、0.5g或5g。 ③挂上网篮浸入溢流水箱的水中,调节水位,将天平调平或复零,把试件置于网篮中(注意不要使水晃动),待天平稳定后立即读数,称取水中质量mw。若天平读数持续变化,不能很快达到稳定,则说明试件吸水较严重,不适用于此方法,应改用蜡封法测定。 ④对从路上钻取的非干燥试件,可先称取水中质量mw,然后用电风扇将试件吹干至恒重 (一般不少于12h,当不需进行其他试验时,也可用60℃±5℃的烘箱烘干至恒重),再称取在空气中的质量ma。 ⑤结果计算:试件的表观密度,式中队为常温水的密度,取1g/cm3;表观相对密度,取3位小数。

第4题:

标准法表观密度试验应按哪些步骤()

  • A、称取试样
  • B、装入吊篮
  • C、浸水24h
  • D、测定水温

正确答案:A,B,C,D

第5题:

砂浆拌合物的表观密度取()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精确至()。


正确答案:两次;10kg/m3

第6题:

关于细集料的表观密度与表观相对密度试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细集料的表观密度与表观相对密度的含义,解释正确的选项有( )。

A.细集料的表观密度是指其单位表观体积的干质量,也称为视密度
B.细集料的表观相对密度是指细集料的表观密度与4℃水的密度之比,以方便计算和在工程中的应用
C.细集料表观密度试验采用标准法(即容量瓶法),测得的表观体积不包括其开口孔隙体积
D.细集料表观密度的试验目的是为鉴定其品质,也为水泥混凝土和沥青混合料的组成设计提供原始数据

答案:A,B,C,D
解析:
细集料的表观密度与表观相对密度的定义为:表观密度是指细集料单位表观体积(矿质实体+闭口孔隙体积)的干质量,也称为视密度,采用标准法(即容量瓶法)测定;表观相对密度是指细集料的表观密度与4℃水的密度之比。试验目的:鉴定其品质,为水泥混凝土和沥青混合料的组成设计提供原始数据。

第7题:

当砂浆的实测表观密度值与理论表观密度值之差的绝对值不超过理论值的()时,可将试配配合比确定为砂浆设计配合比;当超过()时,应将试配配合比中每项材料用量均乘以()后,确定为砂浆设计配合比。


正确答案:2%;2%;校正系数(δ)

第8题:

下列关于水运工程混凝土用粗骨料密度试验说法正确的是()。



A.粗骨料堆积密度和紧密密度试验装料均分3层装入
B.粗骨料表观密度应精确至1kg/m3
C.粗骨料表观密度的两次试验结果之差超过10kg/m3时应重新试验
D.粗骨料表观密度试验时应测水温,选取表观密度的修正系数

答案:D
解析:
A选项正确说法为堆积密度不需要分3层装入,用平头铁锹铲起试样,使石子自由落入容量筒内即可(JGJ52-2006P60、GB/T14685-2011P17);B选项正确说法应为精确至10kg/m3(教材P72);C选项正确说法应为俩次试验结果只差超过20kg/m3时应重新试验。

第9题:

简述砂表观密度的试验方法(标准法)。


正确答案: 称取烘干试样300g,装入盛有半瓶冷开水的容置瓶中,摇转容置瓶排出气泡,塞紧瓶塞静置24小时,用滴管添水至刻度线平齐,塞紧瓶塞,擦干称重。倒出瓶中水和试样,再向瓶内加入冷开水至刻度线,擦干容量瓶外壁水分,称质量。计算。

第10题:

简述混凝土拌合物表观密度试验所用容量筒容积的标定方法。


正确答案:采用一块能覆盖住容量筒顶面的玻璃板,先称出玻璃板和空桶的质量,然后向容量筒中灌人清水,当水接近上口时,一边不断加水,一边把玻璃板沿筒口徐徐推人盖严,应注意使玻璃板下不带入任何气泡;然后擦净玻璃板面及筒壁外的水分,将容量筒连同玻璃板放在台称上称其质量;两次质量之差(kg)即为容量筒的容积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