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环境评价工作等级的确定是根据()确定。

题目

大气环境评价工作等级的确定是根据()确定。

  • A、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Pi
  • B、等标排放量
  • C、最远距离D10%
  • D、环境空气敏感区的分布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属于大气环境影响预测的步骤。

A:确定评价等级
B:确定评价范围
C:确定气象条件
D:确定面源排放温度

答案:C
解析: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的步骤一般为:①确定预测因子;②确定预测范围;③确定计算点;④确定污染源计算清单;⑤确定气象条件;⑥确定地形数据;⑦确定预测内容和设定预测情景;⑧选择预测模式;⑨确定模式中的相关参数;⑩进行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第2题:

某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其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測点数最少为( )个。
A. 6 B. 5 C. 4 D. 3


答案:A
解析:
【点评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測点数要求。答案显然。

第3题:

某建设项目大气污染源距离一类环境空气质最功能区 2.1km,经估算模式计算,各污染物最大地而质量浓度占标率最大值为 5.6%。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关于该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确定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评价工作等级应为一级 B. 评价工作等级应为三级

C. 评价工作等级确定为三级从简 D. 评价工作等级一般不低于二级

答案:D
解析: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 5.4.2 评价范围的主径或边长一般不应小于5km卫,结合题千分析,一类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在评价范圈内;根据5.3.2.3.4如呆评价范罔内包含一类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或者评价范圈内主要坪价罔子的环境质量已接近或超过环境质量标准,或者项目排放的污染物对人体健康或生态环境有严重危害的特殊项目,评价等级一般不低于二级(D 正确)。

第4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一大气环境》,关于预测困子选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根据评价因子确定预测因子
B.根据评价等级确定预测因子
C.根据评价范围确定预测困子
D.根据预测模型确定预测因子

答案:A
解析:

第5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 )属于大气环境影响预测的步骤。

A.确定评价等级
B.确定评价范围
C.确定气象条件
D.确定面源排放温度

答案:C
解析: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的步骤一般为:①确定预测因子;②确定预测范围;③确定计算点;④确定污染源计算清单;⑤确定气象条件;⑥确定地形数据;⑦确定预测内容和设定预测情景;⑧选择预测模式;⑨确定模式中的相关参数;⑩进行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第6题:

某建设项目经估算模式计算的各污染物最大地面质量浓度占标率最大为6.8%,评价范围包含自然保护区的部分区域。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关于该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确定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评价工作等级应为一级
B.评价工作等级应不低于二级
C.评价工作等级应为三级
D.评价工作等级确定为三级从简

答案:B
解析: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评价工作等级根据各污染物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最大值Pmax和污染物的地面浓度达标准限值10%时所对应的最远距离D10%进行划分。Pmax≥80%,且D10%≥5km时,评价工作等级为一级;其他时,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Pmax<10%或D10%<污染源距厂界最近距离时,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除上述外,如果评价范围内包含一类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或者评价范围内主要评价因子的环境质量已接近或超过环境质量标准,或者项目排放的污染物对人体健康或生态环境有严重危害的特殊项目,评价等级一般不低于二级。由上可知,该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应不低于二级。

第7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大气环境评价工作等级的确定是根据()确定。

A: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Pi
B:等标排放量
C:最远距离D10%
D:环境空气敏感区的分布

答案:A,C
解析:
评价工作等级按分级判据进行划分。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Pi中,如污染物数i大于1,取P值中最大者(Pmax)和其对应的D10%

第8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关于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的说法,正确的是()。
A.应先确定评价等级,再确定评价标准
B.应先进行初步工程分析,再确定评价范围
C.应先进行区域污染源调查,在确定评价因子
D.应先进行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调查,再确定评价等级



答案:B
解析:
B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确定工作等级、评价范围和评价标准应同时进行,选项A错误。环境影响因素识别与评价因子筛选应先于评价范围内环境状况调查、监测与评价,故选项C、D错误。选项B所述正确。

第9题:

某建设项目大气污染源距离一类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2.1km,经估算模式计算,各污染最大地面质量浓度占标率最大值为5.6%。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关于该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确定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评价工作等级应为一级
B.评级工作等级应为三级
C.评级工作等级确定为三级从简
D.评价工作等级一般不低于二级

答案:D
解析: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5.4.2评价范围的直径或边长一般不应小于5 km,结合题干分析,一类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在评价范围内;根据5.3.2.3.4如果评价范围内包含一类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或者评价范围内主要评价因子的环境质量已接近或超过环境质量标准,或者项目排放的污染物对人体健康或生态环境有严重危害的特殊项目,评价等级一般不低于二级(D正确)。

第10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估算模式适用于( )。

A.评价范围的确定
B.评价等级的确定
C.点源日平均浓度的预测
D.线源最大地面浓度的预测

答案:A,B
解析: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估算模式是一种单源预测模式,其适用于评价等级及评价范围的确定。可计算点源、面源和体源等污染源的最大地面浓度,以及建筑物下洗和熏烟等特殊条件下的最大地面浓度对于小于1小时的短期非正常排放,可采用估算模式进行预测。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