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频闪效应方法有()。

题目

降低频闪效应方法有()。

  • A、由于电光源的光通量随交流电压的周期变化而变化,使人眼产生明显的闪烁感觉,通常气体放电灯的波动深度比较大,可以把灯分相接入电源中或单相供电的两根管移相接入电源,就可防止频闪效应
  • B、在转动的物体旁加装白炽灯局部照明
  • C、照度的不稳定性主要因光源光通量的变化而改变,而光通量的变化主要是由于照明供电的电压波动所引起,因此,要使照度稳定,必须保证电压的质量
  • D、采用直流电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气体放电灯的频闪效应对视觉有影响的场所,采用电感镇流器时,相邻灯具应分接在不同相序,以降低频闪深度。()


答案:对
解析: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137.2.8在气体放电灯的频闪效应对视觉作业有影响的场所,应采用下列措施之一:1采用高频电子镇流器;2相邻灯具分接在不同相序。

第2题:

短路电流效应包括()。

A热效应、力效应

B电磁效应、闪络放电

C热效应、电磁效应


A

第3题:

荧光灯有频闪效应,不宜在有旋转部件的房间内使用。()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正确

第4题:

防止绝缘子污闪的有哪些监测方法?防止污秽闪络有哪些技术措施?


正确答案: 目前常用的几种防止绝缘子污闪的方法有:
(1)现场巡视。
(2)抽测绝缘子的污闪(耐)电压,或污闪(耐)电压梯度。
(3)测量绝缘子表面的等值附盐密度。
(4)测量绝缘子表面的污层电导。
(5)测量绝缘子表面的泄漏电流。
前两种方法比较直观,通过现场巡视和现场绝缘子的污闪(耐)电压测定,可以直接地判断绝缘子的外绝缘的运行状况。后三种方法,都是间接测量方法。即测量外绝缘表面盐密值大小、污层电导和泄漏电流值,并找出这些系数与污闪(耐)电压的关系,判断外绝缘能力下降情况,决定应该采取的技术措施。
目前,常用的防污闪技术措施如下:
(1)调整绝缘子的爬电距离,或更换成抗污闪性能良好的绝缘子。例如,防尘绝缘子,硅橡胶合成绝缘子等。
(2)净化绝缘子。例如,清扫、水冲洗、气吹等。
(3)采用各种防污闪涂料。如硅油、硅脂地蜡、室温硫化硅橡胶(RTV)涂料等。
(4)采用各种防雨罩及硅橡胶增爬裙。
(5)采用本导体釉绝缘子。

第5题:

频闪效应


正确答案: 在一定频率变化的光照下,观察到的物体运动显现出不同于实际运动的现象。

第6题:

关于防雷的术语中,下述哪条是不正确的?( )

A.防雷装置:接闪器和接地装置的总和
B.接闪器:接闪针、接闪带、接闪网等直接接受雷击部分,以及用作接闪器的技术屋面和金属构件
C.接地体:埋入土中或混凝土中作散流用的导体
D.直击雷:雷电直接击在建筑物上,产生电效应、热效应和机械力者

答案:A
解析:
防雷装置是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的总和。

第7题:

气体放电灯(包括荧光灯)为什么会出现频闪效应?有何危害?如何消除?
气体放电灯(包括荧光灯)工作时,灯光将随着加在灯管两端电压的周期性交变而频繁闪烁,这就是“频闪效应”。频闪效应可使人眼发生错觉,使观察到的物体运动显现出不同于实际运动的状态。消除频闪效应的方法很多,最简单的方法,是在该灯具内安装两根或三根荧光灯管,而各根灯管分别接到不同相位的线路上。

第8题:

自动励磁装置有可能导致发电机的负阻尼效应从而引起低频振荡。()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正确

第9题:

在下述变压变频调速的恒U/f控制方式下,哪一种控制方式,可以实现Eg1为恒值?()

  • A、低频转子压降补偿
  • B、低频定子压降补偿
  • C、高频定子压降补偿
  • D、高频转子压降补偿

正确答案:B

第10题:

根据电缆故障性质不同,脉冲法有()等方法以供选择。

  • A、低压脉冲法
  • B、直闪法
  • C、冲闪法
  • D、电桥法

正确答案: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