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管道布置的要求是()。

题目

化工管道布置的要求是()。

  • A、首先应满足生产要求并保证安全,便于操作检修,还应尽量节约材料和投资,并做到整齐美观
  • B、要求是满足生产要求并力求整齐美观
  • C、要求是满足生产要求和保证安全
  • D、要求是满足生产要求、节省费用、整齐美观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关于化工管道布置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管道应尽量埋地敷设,以减少对空间的占用
B.对于温度较高的管道要采取热补偿措施
C.有凝液的管道要安排凝液排除装置
D.有气体积聚的管道要设置气体排放装置

答案:A
解析:
化工管路的布置原则:①应合理安排管路,使管路与墙壁、柱子、场地、其他管路等之间应有适当的距离,并尽量采用标准件,以便于安装,操作、巡查与检修。管道尽量架空敷设,平行成列走直线,少拐弯、少交叉以减少管架的数量;并列管线上的阀门应尽量错开排列;从主管上引出支管时。气体管从上方引出,液体管从下方引出。②输送有毒或有腐蚀性介质的管道,不得在人行道上空设置阀体、伸缩器、法兰等,若与其他管道并列时,应
在外侧或下方安装;输送易燃、易爆介质的管道不应敷设在生活问、楼梯和走廊等处;配置安全阀、防爆膜、阻火器、水封等防火防爆安全装置,并应采取可靠的接地措施:易燃易爆及有毒介质的放空管应引至室外指定地点或高出层面2m以上。③管道敷设应有坡度,以免管内或设备内积液,坡度方向要根据介质流动方向和生产工艺特点确定。④对于温度变化较大的管路要采取热补偿措施,有凝液的管路要安排凝液排出装置,有气体积聚的管路要设置气体排放装置。长距离输送蒸汽的管道要在一定距离处安装疏水阀,以排除冷凝水。

第2题:

关于化工管道布置的说法,错误的是()

A:管道应尽量埋地敷设、以减少对空间的占用
B:对于温度较高的管道要采取热补偿措施
C:有凝液的管道要安排凝液排除装置
D:有气体积聚的管道要设置气体排放装置

答案:A
解析:
化工管路的布置原则:(1)应合理安排管路,使管路与墙壁、柱子、场地、其他管路等之间应有适当的距离,并尽量采用标准件,以便于安装、操作、巡查与检修。管道尽量架空敷设,平行成列走直线,少拐弯、少交叉以减少管架的数量;并列管线上的阀门应尽量错开排列;从主管上引出支管时,气体管从上方引出,液体管从下方引出。(2)输送有毒或有腐蚀性介质的管道,不得在人行道上空设置阀体、伸缩器、法兰等,若与其他管道并列时应在外侧或下方安装;输送易燃、易爆介质的管道不应敷设在生活间、楼梯和走廊等处;配置安全阀、防爆膜、阻火器、水封等防火防爆安全装置,并应采取可靠的接地措施;易燃易爆及有毒介质的放空管应引至室外指定地点或高出层面2m以上。(3)管道敷设应有坡度,以免管内或设备内积液,坡度方向要根据介质流动方向和生产工艺特点确定。(4)对于温度变化较大的管路要采取热补偿措施,有凝液的管路要安排凝液排出装置,有气体积聚的管路要设置气体排放装置。长距离输送蒸气的管道要在一定距离处安装疏水阀,以排除冷凝水。

第3题:

管道布置设计不必符合( )规定。

A. 《化工装置管道布置设计规定》

B. 《石油化工管道布置设计规则》

C. 《化工企业安全卫生设计标准》

D.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参考答案C

第4题:

石油化工企业消防给水管道应环状布置,并符合哪些规定?


正确答案: 消防给水管道应环状布置,并符合下列规定:
(1)环状管道的进水管,不应少于两条;
(2)环状管道应用阀门分成若干独立管段,每段消火栓的数量不宜超过5个;
(3)当某个环段发生事故时,独立的消防给水管道的其余环段,应能通过100%的消防用水量;与生产、生活合用的消防给水管道,应能通过100%的消防用水和70%的生产、生活用水的总量;
(4)生产、生活用水量应按70%最大小时用水的秒流量计算;消防用水量应按最大秒流量计算。

第5题:

加热炉管道布置设计的一般要求是什么?


正确答案: (1)加热炉管道布置随加热炉的炉型不同而异:在布置加热炉的管道时,应对其进出口管道、燃料系统管道、吹灰器管道、灭火蒸汽管道等统一考虑;
(2)加热炉的管道要易于检查和维护,燃烧喷嘴和管道(包括燃料油、燃料气和雾化蒸汽)要易于拆卸;
(3)燃料油和燃料气的调节阀要装在地面易于观查和维修处;
(4)加热炉的进料管道,应保持各路流量均匀;对于全液相进料管道,一般各路都设有流量调节阀调节各路流量,否则应对称布置管道,气液两相的进出管道,必须采用对称布置,以保证各路压降相同;
(5)转油线应以最高温度计算热补偿量,并利用管道自然补偿来吸收其热膨胀量。

第6题:

关于化工管道布置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管道应尽量埋地敷设,以减少对空间的占用
B.对于温度较高的管道要采取热补偿措施
C.有凝液的管道要安排凝液排除装置
D.从主管上引出支管时,气体管从下方引出,液体管从上方引出
E.管道敷设应按水平线敷设,不得有坡度

答案:A,D,E
解析:
化工管路的布置原则:(l)应合理安排管路,使管路与墙壁、柱子、场地、其他管路等之间应有适当的距离,并尽量采用标准件,以便于安装,操作、巡查与检修。管道尽量架空敷设,平行成列走直线,少拐弯、少交叉以减少管架的数量;并列管线上的阀门应尽量错开排列;从主管上引出支管时,气体管从上方引出,液体管从下方引出。(2)输送有毒或有腐蚀性介质的管道,不得在人行道上空设置阀体、伸缩器、法兰等,若与其他管道并列时应在外侧或下方安装;输送易燃、易爆介质的管道不应敷设在生活间、楼梯和走廊等处;配置安全阀、防爆膜、阻火器、水封等防火防爆安全装置,并应采取可靠的接地措施;易燃易爆及有毒介质的放空管应引至室外指定地点或高出层面2m以上。(3)管道敷设应有坡度,以免管内或设备内积液,坡度方向要根据介质流动方向和生产工艺特点确定。(4)对于温度变化较大的管路要采取热补偿措施,有凝液的管路要安排凝液排出装置,有气体积聚的管路要设置气体排放装置。长距离输送蒸气的管道要在一定距离处安装疏水阀,以排除冷凝水。

第7题:

化工管道布置设计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正确答案: (1)较重的管道(大直径、液体管道等)应布置在靠近支柱处。公用工程管道布置在管架当中,支管引向左侧的布置在左侧,反之置于右侧。
(2)连接管廊同侧设备的管道布置在设备同侧的外边;连接管架两侧的设备的管道布置在公用工程管线的左、右两边。进出车间的原料和产品管道可根据其转向布置在右侧或左侧。
(3)当采用双层管架时,一般将公用工程管道置于上层,工艺管道置于下层。有腐蚀性介质的管道应布置在下层和外侧。小直径管道可支承在大直径管道上,节约管架宽度,节省材料。
(4)管架上支管上的切断阀应布置成一排,其位置应能从操作台或管廊上的人行道上进行操作和维修。
(5)高温或低温的管道要用管托,将管道从管架上升高O.lm,以便于保温。
(6)支架间的距离要适当,固定支架距离太大时,可能引起因热膨胀而产生弯曲变形;活动支架距离大时,两支架之间的管道因管道自重而产生下垂。

第8题:

给水管道的布置和敷设的基本要求是()、()、()、()。


正确答案:确保供水安全和良好的水力条件,力求经济合理、保护管道不受损坏、不影响生产安全和建筑物的使用、便于维修安装

第9题:

蒸汽管道布置的一般要求是什么?


正确答案: 一般装置的蒸汽管道宜架空敷设,不宜管沟敷设,更不应埋地敷设。由工厂系统进入装置的主蒸汽管道,一般布置在管廊的上层。蒸汽管道应按下列要求布置:
(1)蒸汽支管应自蒸汽主管的顶部接出,支管上的切断阀应安装在靠近主管的水平管段上,以避免存液
(2)蒸汽主管的末端应设分液包;
(3)水平敷设的蒸汽主管上分液包的间隔为L
1)在装置内,饱和蒸汽宜为80m,过热蒸汽宜为160m;
2)在装置外,顺坡时宜为300m,逆坡时宜为200m。
(4)不得从用汽要求很严格的蒸汽管道上接出支管作其它用途;
(5)蒸汽支管的低点,应根据不同情况设排液阀或(和)疏水阀;
(6)在蒸汽管道的∏型补偿器上,不得引出支管。在靠近∏型补偿器两侧的直管上引出支管时,支管不应妨碍主管的变形或位移。因主管热胀而产生的支管引出点的位移,不应使支管承受过大的应力或过多的位移;
(7)凡饱和蒸汽主管进入装置,在装置侧的边界附近应设蒸汽分水器,在分水器下部设经常疏水措施。过热蒸汽主管进入装置,一般可不设分水器;
(8)多根蒸汽伴热管应成组布置并设分配管,分配管的蒸汽宜就近从主管接出;
(9)直接排至大气的蒸汽放空管,应在该管下端的弯头附近开一个Φ6mm的排液孔,并接DN15的管子引至排水沟、漏斗等合适地方。如果放空管上装有消声器,则消声器底部应设DN15的排液管并与放空管相接。放空管应设导向和承重支架。

第10题:

化工管道布置设计的任务是什么?布置化工管道时一般采用何种布置方法?为什么?


正确答案: 主要任务是:确定各设备的管口方位和各管段在空间的具体位置、安装、连接和支撑方式等。
布置方法种类及原因:
1、考虑物料因素
(1)输送易燃、易炸介质的管路应设防火装置和防爆安全装置,如安全阀、防火膜、阻火器、水材等。
(2)上述管道不得设在生活区、楼梯、门和走廊等处。
(3)输送腐蚀性介质管路与其它管路并列时,应设在下方或外侧。
(4)冷、热流体管路应避开,不能避开时,热管在上,冷管在下。
(5)根据流体物性,确定管路坡度,一般取1/1000~5/1000,粘度较大的流体取1/100,固体结晶取5/100。
2、考虑施工、操作、维修方便
(1)管道尽量明线架空、成行、平列走直线,少交叉,并列管道的阀门要错开。
(2)支管应布置在平行管的外侧。
(3)管道应尽量沿墙布置,离墙距离以能容纳法兰或活接头为准。
(4)管道应集中敷设,穿墙和楼板时尤应注意。
(5)平列管道间应保持一定距离,管间最突出物距离不小于50~80mm,最突出物距墙、管架边、柱边距离不小于100mm。
3、考虑安全生产
(1)管道通过人行道时,最低点离地面不小于2米,离公路不小于4.5米,离铁路不小于6米,离厂交通干线一般为5米。
(2)地下管道通过道路或受载荷地区应加保护。
(3)不锈钢管不宜与碳钢制的管架直接接触,一般用胶垫隔离,以免因电位差造成腐蚀核心。
(4)易燃、易爆物的管道应采取接地措施。
4、考虑其他因素
(1)距离相近的两个设备不能直连,一般采用45度或90度弯管;
(2)管路与阀门的重量不能支承在设备上。
(3)工艺管道布置时,还需考虑其他非工艺管道。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