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有关新产品开发资料如下:(1)2

题目

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有关新产品开发资料如下:(1)2007年年初,甲公司董事会决定加大新产品的开发力度,投入巨额资金用于研究开发生产A产品的新技术。1月份课题小组成立,在研究阶段,课题组对该新产品中涉及的材料、设备、生产工艺以及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许多创新性成果,为此发生了1500万元相关研究费用,包括人员工资和相关福利费500万元,设备折旧费100万元,材料试剂费390万元,外部协作费410万元,杂费100万元。研究阶段结束后于5月末转入开发阶段。(2)2007年6月,课题小组转入开发研究,发生研发人员人工费用780万元,材料费98万元,相关设备折旧费432万元,支付外部协作费700万元。开发阶段支出有1600万元符合资本化条件。(3)2008年1月,经专家鉴定,新产品开发成功,达到预想效果,经申请专利取得成功。(4)该专利权专门用于生产甲产品,该专利有效年限为15年,预计能带来经济利益为5年,预计残值为0。甲公司因无法可靠确定与该专有技术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采用直线法摊销。(5)2010年年末,由于其他新技术的运用,该专利出现减值的迹象,后2年使用该专利预计未来现金流量分别为350万元和260万元,无法预计出售净额。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将折现率选定为7%。假定不考虑增值税。要求: 1.对甲公司2007年研制新产品的研究阶段进行账务处理。 2.对甲公司2007年研制新产品的开发阶段进行账务处理。 3.对甲公司将开发成本转为无形资产进行账务处理。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四)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有关新产品开发资料如下:(1)2007年年初,甲公司董事会决定加大新产品的开发力度,投入巨额资金用于研究开发生产A产品的新技术。1月份课题小组成立,在研究阶段,课题组对该新产品中涉及的材料、设备、生产工艺以及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许多创新性成果,为此发生了l500万元相关研究费用,包括人员工资和相关福利费500万元,设备折旧费100万元,材料试剂费390万元,外部协作费410万元,杂费100万元。研究阶段结束后于5月末转入开发阶段。(2)2007年6月,课题小组转入开发研究,发生研发人员人工费用780万元,材料费98万元,相关设备折旧费432万元,支付外部协作费700万元。开发阶段支出有1600万元符合资本化条件。(3)2008年1月,经专家鉴定,新产品开发成功,达到预想效果,经申请专利取得成功。(4)该专利权专门用于生产甲产品,该专利有效年限为15年,预计能带来经济利益为5年.预计残值为0。甲公司因无法可靠确定与该专有技术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采用直线法摊销。(5)2010年年末,由于其他新技术的运用,该专利出现减值的迹象,后2年使用该专利预计未来现金流量分别为350万元和260万元,无法预计出售净额。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将折现率选定为7%。假定不考虑增值税。要求:1.对甲公司2007年研制新产品的研究阶段进行账务处理。2.对甲公司2007年研制新产品的开发阶段进行账务处理。3.对甲公司将开发成本转为无形资产进行账务处理。4.对甲公司2008年摊销无形资产进行处理。5.计算该无形资产2010年应计提的减值准备,并进行账务处理。6.计算该无形资产2011年、2012年摊销额,并进行账务处理。(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正确答案:
(四)
1.甲公司2007年研制新产品的研究阶段账务处理
借: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1500
贷:应付职工薪酬500
累计折旧100
原材料390
银行存款510
2.甲公司2007年研制新产品的开发阶段账务处理
借: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410
——资本化支出1600
贷:应付职工薪酬780
累计折旧432
原材料98
银行存款700
3.甲公司将开发成本转为无形资产账务处理
借:无形资产——专利权1600
管理费用1910
贷: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l600
——费用化支出1910
4.甲公司2008年摊销无形资产处理
应摊销金额=1600÷5=320(万元)
借:制造费用320
贷:累计摊销320
5.
2010年年末该无形资产账面价值=1600-320×3=640(万元)
2010年年末该无形资产可收回全额(现值)=350/(1+7%)+260/(1+7%)2=554.2(万元)
应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640-554.2=85.8(万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85.8
贷:无形资产减值准备85.8
6.
2011年该专利权摊销额=2012年该专利权摊销额=554.2/2=277.1(万元)
借:制造费用277.1
贷:累计摊销 277.1

第2题:

甲股份有限公司于2012年1月1日向中国证监会申请向社会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证券交易所上市。甲公司提交的有关资料如下:

(1)2005年1月,A公司、B公司、C公司、D公司和E企业共同出资成立乙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乙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1.2亿元。2010年1月,乙公司依法变更为甲公司。其中,截至2009年12月31日,乙公司的净资产为人民币2亿元,乙公司变更为甲公司后的股份总额为人民币2亿元。

(2)截至2011年12月31日,甲公司股份总额为2.5亿元,甲公司经审计的总资产为人民币96000万元,负债总额为人民币70000万元。甲公司拟申请发行股票4000万股,每股发行价格为人民币8元,拟筹资额32000万元。

(3)截至2011年12月31日,甲公司无形资产(扣除土地使用权、水面养殖权和采矿权等)后的价值为6000万元。

(4)甲公司最近3个会计年度的盈利情况和现金流量情况如下(单位:万元):

甲公司是否符合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中法定存续的期限条件?请说明理由。

查看材料


正确答案:
甲公司符合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中法定存续的期限条件。根据规定,有限责任公司按原账面净资产值折股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的,持续经营时间可以从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之日起计算,并达3年以上。本题中,甲公司在2010年1月依法由有限责任公司变更设立,且净资产值100%折股,因此其持续经营期限可以从乙有限责任公司设立时开始计算,其经营期限已经超过了3年。

第3题:

(四)甲、乙两公司签订了一份400万元的劳务合同,甲公司为乙公司开发一套系统软件(以下简称项目L2003年3月2日项目开发工作开始,预计2005年2月26日完工。

预计开发完成该项目的总成本为360万元。其他有关资料如下:

(1)2003年3月30日,甲公司预收乙公司支付的项目款170万元存人银行。

(2)2003年甲公司为该项目实际发生劳务成本126万元。

(3)至2004年12月31日,甲公司为该项目累计实际发生劳务成本315万元。

(4)甲公司在2003年、2004年末均能对该项目的结果予以可靠估计。

要求:

53. 计算甲公司2003年、2004年该项目的完成程度。

54. 计算甲公司2003年、2004年该项目应确认的收入和费用。

55. 编制甲公司2003年收到项目款、确认收入和费用的会计分录。

(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正确答案:
53. 2003年该项目的完工程度:
126/360*100%=35%
2004年该项目的完工程度:
315/360*100%=87.5%
54.2003年该项目应确认的收入和费用:
收入:400*35%=140(万元)
费用:360*35%=126(万元)
2004年该项目应确认的收入和费用:
收入:400*87.5%-140=210(万元)
费用:360*87.5%-126 =189(万元)
55.甲公司2003年收到项目款、确认收入和费用的会计分录:
收到预收帐款时:
借:银行存款 170
贷:预收帐款 170
发生劳务成本时:
借:劳务成本 126
贷:银行存款 126
确认收入和费用时:
借:预收帐款 14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40
借:主营业务成本 126
贷:劳务成本 126

第4题:

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有关资料如下:
(1)甲、乙两种产品的成本资料:



(2)该企业制造费用总额为150000元,按以下作业进行了划分。有关资料如下:



要求:
(1)按照传统成本法,以直接人工工时为分配标准,计算甲、乙两种产品的单位成本。
(2)按照作业成本法计算甲、乙两种产品的单位成本。


答案:
解析:
(1)制造费用分配率=150000/(1000+2000)=50(元/小时)
分配给甲产品的制造费用=50×1000=50000(元)
单位甲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50000/400=125(元/件)
甲产品的单位成本=125+250=375(元/件)
分配给乙产品的制造费用=50×2000=100000(元)
单位乙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100000/625=160(元/件)
乙产品的单位成本=160+380=540(元/件)
(2)甲、乙两种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



甲产品的单位成本=172.5+250=422.5(元/件)
单位乙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81000/625=129.6(元/件)
乙产品的单位成本=129.6+380=509.6(元/件)。

第5题:

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打算收购乙上市公司(以下简称乙公司)。如果甲公司实施对乙公司的收购行为,下列各项中,与甲公司不是一致行动人的有()。

A.甲公司的母公司
B.由甲公司总经理兼任董事长的丙公司
C.持有甲公司35%的股份,且同时持有乙公司5%股份的丁某
D.甲公司财务总监的表姐夫,且其表姐夫持有乙公司5%的股份

答案:D
解析:
根据《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的规定,在投资者中任职的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其亲属与投资者持有同一个上市公司股份的,可能为投资者的一致行动人,但这些亲属仅包括其父母、配偶、子女及其配偶、配偶的父母、兄弟姐妹及其配偶、配偶的兄弟姐妹及其配偶等。

第6题:

(2005年考试真题)甲、乙两公司签订了一份400万元的劳务合同,甲公司为乙公司开发一套系统软件(以下简称项目)。2003年3月2日项目开发工作开始,预计2005年2月26日完工。预计开发完成该项目的总成本为360万元。其他有关资料如下:

(1)2003年3月30日,甲公司预收乙公司支付的项目款170万元存入银行。

(2)2003年甲公司为该项目实际发生劳务成本126万元。

(3)至2004年12月31日,甲公司为该项目累计实际发生劳务成本315万元。

(4)甲公司在2003年、2004年年末均能对该项目的结果予以可靠估计。

要求:

(1)计算甲公司2003年、2004年该项目的完成程度。

(2)计算甲公司2003年、2004年该项目确认的收入和费用。

(3)编制甲公司2003年收到项目款、确认收入和费用的会计分录。

(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正确答案:×
(1)①2003年该项目的完成程度=126/360×100%=35% ②2004年该项目的完成程度=315/360×100%=87.5% (2)①2003年该项目的收入=400×35%=140(万元) ②2003年该项目的费用=360X 35%=126(万元) ③2004年该项目的收入=400×87.5%—140=210(万元) 或:400×88%—140=212(万元) ④2004年该项目的费用=360×87.5%一126=189(万元) 或:315—126=189(万元) 或:360×88%一126=190.8(万元) (3) ①借:银行存款 170 贷:预收账款 170 ②借:预收账款 14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40 ③借:主营业务成本 126 贷:劳务成本 126

第7题:

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欲收购乙上市公司(以下简称乙公司)。如果甲公司实施对乙公司的收购行为,下列各项中,与甲公司构成一致行动人的是( )。

A.甲公司的母公司

B.与甲公司同时受控于A公司的丙公司

C.持有甲公司35%的股份,且同时持有乙公司5%股份的丁某

D.乙公司的董事长张某的亲姐姐,持有本公司1%的股份


正确答案:ABCD
本题考核一致行动人的范围。根据规定,投资者之间有股权控制关系的,构成一致行动人,因此选项A是正确的;投资者受同一主体控制的,构成一致行动人,因此选项B是正确的;持有投资者30%以上股份的自然人,与投资者持有同一上市公司股份的,构成一致行动人,因此选项C是正确的;在上市公司任职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其法定的亲属同时持有本公司股份的,构成一致行动人,因此选项D是正确的。

第8题:

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欲收购乙上市公司(以下简称乙公司)。如果甲公司实施对乙公司的收购行为,下列各项中,与甲公司构成一致行动人的是()。

A、甲公司的母公司

B、与甲公司同时受控于公司的丙公司

C、持有甲公司35%的股份,且同时持有乙公司5%股份的丁某

D、乙公司的董事长张某的亲姐姐,其持有甲公司1%的股份


参考答案:ABCD

第9题:

甲公司委托乙科研所为自己进行技术咨询,乙科研所提供咨询意见后,利用甲公司提供的技术资料和工作条件完成了一种新产品的开发,甲公司利用乙科研所的咨询意见完成了一种新技术的开发。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新产品和新技术均归甲公司所有
B:新产品归乙科研所所有,新技术归甲公司所有
C:新产品和新技术均归乙科研所所有
D:新产品和新技术归乙科研所和甲公司共有

答案:A,C,D
解析:
《合同法》第363条规定:“在技术咨询合同、技术服务合同履行过程中,受托人利用委托人提供的技术资料和工作条件完成的新的技术成果,属于受托人。委托人利用受托人的工作成果完成的新的技术成果,属于委托人。当事人另有约定的,按照其约定。”根据该条规定,ACD选项的说法不正确。

第10题:

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有关新产品开发资料如下:
(1) 2007年年初,甲公司董事会决定加大新产品的开发力度,投人巨额资金用于研究开发 生产A产品的新技术。1月份课题小组成立,在研究阶段,课题组对该新产品中涉及的材料、 设备、生产工艺以及相关问题进行了深人研究,取得了许多创新性成果,为此发生了1 500万元 相关研究费用,包括人员工资和相关福利费500万元,设备折旧费100万元,材料试剂费390万 元,外部协作费410万元,杂费100万元。研究阶段结束后于5月末转人开发阶段。
(2) 2007年6月,课题小组转人开发研究,发生研发人员人工费用780万元,材料费98万元,相关设备折旧费432万元,支付外部协作费700万元。开发阶段支出有1 600万元符合资本化条件。
(3) 2008年1月,经专家鉴定,新产品开发成功,达到预想效果,经申请专利取得成功。
(4)该专利权专门用于生产甲产品,该专利有效年限为15年,预计能带来经济利益为5 年,预计残值为0。甲公司因无法可靠确定与该专有技术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采用 直线法摊销。
(5) 2010年年末,由于其他新技术的运用,该专利出现减值的迹象,后2年使用该专利预计未来现金流量分别为350万元和260万元,无法预计出售净额。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将折现率选定为7%。假定不考虑增值税。
要求:
1.对甲公司2007年研制新产品的研究阶段进行账务处理。
2.对甲公司2007年研制新产品的开发阶段进行账务处理。
3.对甲公司将开发成本转为无形资产进行账务处理。
4.对甲公司2008年摊销无形资产进行处理。
5.计算该无形资产2010年应计提的减值准备,并进行账务处理。
6.计算该无形资产2011年、2012年摊销额,并进行账务处理。 (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答案:
解析:
1.甲公司2007年研制新产品的研究阶段账务处理
借: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 1500
贷:应付职工薪酬 500
累计折旧 100
原材料 390
银行存款 510
2.甲公司2007年研制新产品的开发阶段账务处理
借: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 410
——资本化支出 1600
贷:应付职工薪酬 780
累计折旧 432
原材料 98
银行存款 700
3.甲公司将开发成本转为无形资产账务处理
借:无形资产——专利权 1600
管理费用 1 910
贷: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 1600
——费用化支出 1910
4.甲公司2008年摊销无形资产处理
应摊销金额=1 600 +5 =320 (万元)
借:制造费用 320
贷:累计摊销 320
5.
2010年年末该无形资产账面价值=1 600 -320 x3 =640 (万元)
2010年年末该无形资产可收回全额(现值)= 350/( 1 +7%) +260/ (1 + 7% )2 = 554 (万元)
应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640 -554. 2 =85. 8 (万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 85.8
贷: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85.8
6.
2011年该专利权摊销额=2012年该专利权摊销额=554. 2/2 =277. 1 (万元)
借:制造费用 277. 1
贷:累计摊销 277.1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