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RLP说法正确的是()A、当RLP检测到前向缓冲区的数据量超过SCH申请门限,就发起SCH申请;B、当RLP检测到要求重传的帧数超过RLP重传帧数检测门限,就发起SCH申请;C、在数据业务分层结构中,RLP层紧连IP层,承担组帧和分发的功能;D、只有当A和B两个条件都符合时,才发起SCH申请。

题目

下列RLP说法正确的是()

  • A、当RLP检测到前向缓冲区的数据量超过SCH申请门限,就发起SCH申请;
  • B、当RLP检测到要求重传的帧数超过RLP重传帧数检测门限,就发起SCH申请;
  • C、在数据业务分层结构中,RLP层紧连IP层,承担组帧和分发的功能;
  • D、只有当A和B两个条件都符合时,才发起SCH申请。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A,B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数据业务的传递主要由LAC子层中的RLP完成。

A.错误

B.正确


参考答案:A

第2题:

SCH延续指通过有限时长数据突发的延续使用户可以在SCH信道上不间断地传输数据,延续的SCH填补了原来SCH释放和重新申请的缺口,提高了SCH传输的时间效率。

A.错误

B.正确


参考答案:B

第3题:

下列RLP说法正确的是()

A.当RLP检测到前向缓冲区的数据量超过SCH申请门限,就发起SCH申请;

B.当RLP检测到要求重传的帧数超过RLP重传帧数检测门限,就发起SCH申请;

C.在数据业务分层结构中,RLP层紧连IP层,承担组帧和分发的功能;

D.只有当A和B两个条件都符合时,才发起SCH申请。


参考答案:A, B

第4题:

RLP使用{1,2,3}模式的意思是发端对收端要求重传的包进行三轮次重传,每个轮次依次为重传1次,重传2次,重传3次。

A.错误

B.正确


参考答案:B

第5题:

SCH信令延时表示从发起SCH申请建立请求(或SCH延续判决时间)到SCH起始时间SCH_START_TIME的时间间隔,它主要包括了以下几个部分()。

A.BSC准备SCH资源所需要的时间

B.BSC和BTS之间的信令延时

C.BTS下发ESCAM消息到MS的传播延时

D.手机准备SCH的时间


参考答案:B, C, D

第6题:

数据业务的目标FER为比语音业务大,是因为()

A.数据业务的实时性要求低,而且空口造成的误帧可以通过RLP层的重传恢复;

B.数据业务本身的FER要求就比语音业务的大;

C.数据业务的解调门限要求低;

D.数据业务可以通过应用层的多次重发数据报使得FER减小。


参考答案:A

第7题:

RLP申请SCH的机制有()。

A.RLP每20ms检测前向数据缓冲区和要求重传帧数

B.如果前向SCH不存在时,检测到前向数据缓冲区数据量超过SCH_LOCK_THRESHOLD门限或者RLP要求重传的帧数超过REXMIT_FRAME_THRESHOLD门限,则上报MSG_SDU_RRM_SCH_APPLY_IND消息申请SCH

C.如前向SCH存在时,检测到前向数据缓冲区数据量在一段时间内低于SCH_LOCK_THRESHOLD门限并且RLP要求重传的帧数低于REXMIT_FRAME_THRESHOLD门限,则上报MSG_SDU_RRM_SCH_STOP_IND消息,通知RRM不用再进行下一个SCH的延续

D.为避免RLP频繁申请SCH,需要设定两次RLP申请SCH的时间间隔


参考答案:A, B, C, D

第8题:

在CDMA20001X数据业务的分层结构中,不同层之间依次排列,下面正确的是()

A.Application Layer、PPP、TCP/IP、RLP,Physical Layer

B.Application Layer、PPP、RLP、TCP/IP、Physical Layer

C.Application Layer、RLP、PhysicalLayer、TCP/IP、PPP

D.Physical Layer、RLP、PPP、TCP/IP、Application Layer


参考答案:D

第9题:

在对数据业务进行分层逐段优化时,我们需要对下列哪些可能出现问题的协议层进行问题的排查?()。

A.AirLink层

B.RLP层

C.PPP层

D.TCP层


参考答案:A, B, C, D

第10题:

数据业务的目标FER为比语音业务大,与其无关的说法是()

A.数据业务的实时性要求低,而且空口造成的误帧可以通过RLP层的重传恢复;

B.数据业务本身的FER要求就比语音业务的大;

C.数据业务的解调门限要求低;

D.数据业务可以通过应用层的多次重发数据包使得FER减小。


参考答案:B, C, D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