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图灵测试中,如果有超过()的测试者不能分清屏幕后的对话者是人还是机器,就可以说这台计算机通过了测试并具备人工智能。A、30%B、40%C、50%D、60%

题目

在图灵测试中,如果有超过()的测试者不能分清屏幕后的对话者是人还是机器,就可以说这台计算机通过了测试并具备人工智能。

  • A、30%
  • B、40%
  • C、50%
  • D、60%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提出了定义机器智能的图灵测试,奠定了人工智能的理论基础。


参考答案:图灵

第2题:

20世纪30年代,图灵提出计算机能够思维的观点,主张凡是能够通过“图灵测试”的计算机就能够思维。所谓“图灵测试”,就是说一个人如果不能判断与之对话的隐藏主体是人还是机器,我们就不得不承认即便是机器也能思维。“图灵测试”能否判断机器的思维,______。如果将思维定义为计算过程,那么计算机当然能够思维。这就是著名的“计算机隐喻”,即人是计算机,思维就是计算——这是计算表征主义的核心思想。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取决于如何定义计算机
B.取决于思维的活动过程
C.取决于计算机的功能配备
D.取决于我们如何定义思维

答案:D
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段。先从空格位置入手,空格在中间,空格前是逗号,承接上文的内容,同时,空格后用“如果……那么”的句式,属于反面论证,因此,空格中需要填入的是一个正面观点,才能承上启下。通读文段,第一句讲“20世纪30年代,图灵提出计算机能够思维的观点”这句话是客观事实类,作为背景铺垫,引出图灵测试的定义,接着继续说图灵测试是由什么决定的,空格前后都提到了“思维”,且后文说的是“定义思维”,故空格中填入的语句是定义思维与图灵测试的关联性。第二步,对比选项。只有D项符合话题一致,既承接空格前的“思维”,又引出后文中的“思维定义”。因此,选择D选项。A项:是后文中提出的内容,但没有提到前文的内容,所以不够全面,故排除。B项:其中提到的“思维的活动过程”,文段没有提到,属于无中生有,故予以排除。C项:“计算机的功能配备”,文段中没有提到,属于无中生有,故排除C选项。

第3题:

如果电脑能在5分钟内回答由人类测试者提出的一系列问题,且其超过30%的回答让测试者误认为是人类所答,则电脑通过测试。这种测试叫()。

A、假定测试

B、智能测试

C、基准测试

D、图灵测试


答案:D

第4题:

如果某台计算机通过了图灵测试,则()。

  • A、表明这台计算机能够取代人脑
  • B、表明这台计算机具备自我学习的能力
  • C、表明这台计算机可以和人对弈“国际象棋”
  • D、并不能确定这台计算机具备真正的智能

正确答案:D

第5题:

图灵测试是指测度者在与被测试者(一个人和一台机器)隔开的情况下,通过一些装置(如键盘)向被测试者随意提问。问过一些问题后,如果被测度者有超过30%的答复不能使测试者确定出哪个是人、哪个是机器,那么这台机器就通过了测试,并被认为具有人类智能。
根据上述定义,以下哪项中的测试一定通过了图灵测试?

A. 对机器甲40%的答复所有人都确认其为机器
B. 对机器乙60%的答复测试者能确认其为机器或人
C. 对机器丙30%的答复有90%的某小区居民确认其为机器
D. 对机器丁30%的答复有10%的某校大学生不能确认其为机器

答案:B
解析:
定义中关键词“超过30%的答复不能使测试者确认出哪个是人、哪个是机器”,B项60%能确认其为机器或人,则可推出40%的测试人不可确认,符合题干定义要求,故此题答案为B。

第6题:

图灵测试是图灵于1950年提出的一个著名试验,用于测试某机器是否能表现出与人相同或无法区分的智能。一个人(代号C)使用测试对象都能理解的语言去询问两个他无法看见的对象任意一串问题,对象分别为机器(代号A)和正常思维的人(代号B)。如果经过若干询问以后,C不能分辨A与B的实质区别,则此机器A通过图灵测试。以下哪项如果为真,不能质疑图灵测试的有效性

A.两个人面对同一台机器,测试结果可能不同;即便是同一个人面对同一台机器,两次测试的结果也会不同
B.即便图灵测试告诉了我们结果,我们还是会用一套人类的标准判断一个机器是否具备智能
C.通过测试的机器并不能感知或者掌握人类的隐藏情绪,比如反语、双关、讽刺和谎言
D.人类的智能要素可以分解为洞察力、逻辑推理能力等方面,而通过测试的机器只具备基于正确逻辑和策略做判断的能力

答案:A
解析:
第一步,判定题型。根据提问方式中的“不能质疑”,确定为削弱论证中的选非题。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论点:“图灵测试”的方式为:一个人不能分辨机器与正常思维人的实质区别,则该机器通过图灵测试。论据:无。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无关选项。两个人对同一台机器,或者同一个人对同一台机器的不同测试,都不符合“图灵测试”的测试方式,因此无法质疑其有效性。因此,选择A选项。B项,增加反向论据。说明仅仅通过图灵测试,并不能完全判断一个机器是否智能,还需要其他的人类标准,具有削弱作用;C项,增加反向论据。说明图灵测试并不能测试机器是否符合人类智能的全部,具有削弱作用;D项,增加反向论据。说明图灵测试并不能测试机器是否符合人类智能的全部,具有削弱作用。

第7题:

假定某台电脑通过了图灵测试,则()。

A.表明电脑最终能取代人脑
B.图灵测验是判断智能的唯一标准
C.能够确定这台电脑具备真正的智能
D.并不能确定这台计算机具备真正的智能

答案:D
解析:

第8题:

采用仪器评定平衡功能时,患者60s直立困难,可进行

A、50s测试

B、40s测试

C、30s测试

D、20s测试

E、不能进行测试


参考答案:C

第9题:

20世纪30年代,图灵提出计算机能够思维的观点,主张凡是能够通过“图灵测试”的计算机就能够思维。所谓“图灵测试”,就是说一个人如果不能判断与之对话的隐藏主体是人还是机器,我们就不得不承认即便是机器也能思维。“图灵测试”能否判断机器的思维,________________。如果将思维定义为计算过程,那么计算机当然能够思维。这就是著名的“计算机隐喻”,即人是计算机,思维就是计算——这是计算机表征主义的核心思想。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取决于如何定义计算机
B.取决于思维的活动过程
C.取决于计算机的功能配备
D.取决于我们如何定义思维

答案:D
解析:
第一步,分析横线处的上下文语境。横线出现在文段中间,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分析文段。文段先引出“图灵测试”这一话题,并介绍了其定义,然后提出问题,“图灵测试”能否判断机器的思维,取决于什么。根据后文的“如果将思维定义为计算过程,那么计算机当然能够思维”可知,取决于将思维定义为什么。
第二步,对比选项。D项符合上述语境。
因此,选择D选项。
拓展
A项、B项和C项:“如何定义计算机”“思维的活动过程”“计算机的功能配备”后文均未提及,衔接不当。

第10题:

在最初的图灵测试中,如果有超过()的测试者不能确定出被测试者是人还是机器,则这台机器就通过了测试,并认为具有人类智能。

  • A、0.2
  • B、0.3
  • C、0.4
  • D、0.5

正确答案:B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