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说明标准化的概念、根本目的和衡量指标的定义。 

题目

请说明标准化的概念、根本目的和衡量指标的定义。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请根据说明写出 “实验室课题信息”数据字典条目的定义。

实验室课题信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实验室课题信息={课题编号+课题名称+经费额+申请人+工作单位+电话+email地址+起始日期 +结题日期}
实验室课题信息={课题编号+课题名称+经费额+申请人+工作单位+电话+email地址+起始日期 +结题日期} 解析:做系统分析题之前必须仔细阅读文字说明,并根据图表说明,理解系统设计者设计系统的思路,从设计者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本题所设计的系统为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原题中图8-4为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项层DFD图,原题中图8-5为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第0层DFD图。对于问题1,如果没能仔细阅读文档,很难发现问题。注意到“申请人完成课题后需要登录实验室主页申请结题。收到结题申请后,经过专家评审后,结题结果将通过email反馈给申请人”,那么可以确定结题结果需要反馈给申请人,这一关系应在原题中图 8-5中表示出来,故所缺乏的数据流名称:结题结果,起点为“结题”,终点为“申请人”。
问题2。观察原题中图8-5,发现“年度汇总”没有数据流入,却有数据流出,不是正常情况。那么,可以确定,缺乏流入数据,那么起点呢?仔细看[说明],可知起点为“当年申请课题汇总表”。同样可以分析出“查询”缺少的数据流:起点为“历年结题申请书”,终点为“查询”。
问题3。仔细阅读文档可得。

第2题:

案例:
概念同化指从已有概念出发,理解并接纳新概念的过程,实质是利用演绎方式理解和掌握概念。由于数学中大多数概念是以属概念加种差的方式定义的,所以适宜采用概念同化的方式进行教学。以“奇函数,,概念教学为例简要说明概念同化的教学模式:
(1)向学生提供“奇函数”概念的定义
(2)解释定义中的词语、符号、式子所代表的含义
突出概念刻画的是:对定义域中的任意一个自变量菇,考察χ与-χ对应的函数值f(χ)与f(-χ)之间的关系以f(-χ)=-f(χ)。因此函数的定义域应该关于原点对称,满足这个条件后再考察f(-χ)=-f(χ).
(3)辨别例证,深化概念
教师向学生提供丰富的概念例证,例证中以正例为主,但也要包合适"-3的反例,尤其是一些需要考察隐含条件的例子。
(4)概念的运用
提供各种形式来运用概念,达到强化对概念的理解,促进概念体系的建构的目的,可以利用个别有一定综合性但难度不大的问题。
问题:(1)请举出反例说明(3)辨别例证,深化概念。(5分)
(2)请举例补充(4)概念的运用。(5分)
(3)请结合案例,总结出概念同化的教学模式的过程。(10分)


答案:
解析:

第3题:

操作定义与抽象定义是相对应的,但是各具有自己的基本特征:第一,在定义的内容上,操作定义是用具体的事物、现象或方法来说明变量或概念,而抽象定义则采用概念、同义语说明之;第二,在定义的方法上,操作定义采用经验的方法,即可直接感知度量的方法,而抽象定义则使用逻辑的方法;第三,在定义的着重点上,操作定义着重于界定变量或指标的外延或操作过程,而抽象定义则着重于揭示变量或指标的内涵和本质。()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正确

第4题:

请分别从经济学角度和地理学角度定义土地的概念。


正确答案: 1.从经济学角度从经济学角度看,土地是指大自然无偿资助人类的地上、水中、空中、光热等物质和能力。
2.从地理学角度从地理学角度看,土地是气候、土壤、植被和水文等自然要素与人类劳动所形成的一个立体的自然综合体,对土地的任何利用活动,都受土地生态系统某些构成要素的制约,并对土地的演变产生影响。

第5题:

统计指标的标准化,是指()规范化。

  • A、统计指标的概念
  • B、计算方法、应用范围
  • C、统计指标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应用范围

正确答案:C

第6题:

?教育目的是衡量和评价教育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  )?


答案:对
解析:
教育目的是教育的根本性问题,对一切教育工作具有指导意义,所以题中说法。正确。?

第7题:

衡量和评价教育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是{ },它体现了教育目的的评价作用。


答案:教育目的,
解析:
提示:请参考答案,输入的答案要和答案显示,有“,”“《》” ”“ 一模一样才会显示正确。

第8题:

()是指用一组实际操作来说明概念的实际含义和使用方式。

A、操作性定义

B、概念性定义

C、语义性定义

D、概念化


参考答案:A

第9题:

何谓类概念?何谓种概念?请举例说明。 


正确答案:词的中心意义或说一般意义或基本意义相应于词所表的就是类概念。而所有个别意义则相应于实际使用时属于该词所表的就是这种概念;如:飞机-攻人 机,喷气式飞机,纸用飞机等。

第10题:

说明关键绩效指标的定义,设计关键指标的目的,选择关键指标的原则,平衡计分卡的概念和特点,以及确定工作产出的基本原则.


正确答案: 答:㈠关键绩效指标法(KPI)是检测并促进宏观战略决策执行效果的一种绩效考评方法,它首先是企业根据宏观的战略目标,经过层层分解后,提出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战术目标,并将其转化为若干个考评指标,然后借用这些指标,从事前、事中和事后多个维度,对组织或员工个人的绩效进行全面跟踪、监测和反馈。
建立KPI体系的意义:(自加)
1.使KPI体系不仅成为激励约束企业员工行为的一种新型机制,同时还要发挥KPI体系战略导向的牵引作用。
2.成为战略规划的重要工具。
3.彻底改变传统的以控制为中心的管理理念。
战略导向的KPI与一般绩效评价体系的区别是:(自加)
1.从绩效考评的目的看,前者以战略为中心,后者以控制为中心。
2.从绩效考评的过程来看,前者是组织内部自上而下对战略目标进行层层分解,后者通常是自下而上根据个人以往的绩效目标产生的。
3.从绩效的构成看,前者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相结合,后者财务指标为主,非财务指村为辅。
4.从指标的来源来看,前者源于组织的战略目标与竞争的需要,后者源于特定的程序。
设计关键指标的目的:
1.从绩效管理的全过程来看,不提取并设定关键绩效指标对绩效进行管理,就无从提高组织或员工个人的绩效。
2.对于管理者来说,提取并设定关键绩效指标对组织或员工个人的绩效进行考评,能够把握全局,明确目标,突出重点,简化程序,满足企业绩效管理的需要。
3.对于被考评者---无论是组织还是个人来说,有利于清晰地知道自己将要做什么,以及将要做到什么程度。
基本特点:(自加)
1.能够集中体现团队与员工个人的工作产出,即所创造的价值。
2.突出员工贡献率。
3.明确界定关键性工作产出即增值指标的权重。
4.能够跟踪检查团队与员工个人的表现。
选择关键指标的原则:1.整体性2、增值性3、可测性4、可控性5、关联性
确定工作产出的基本原则:1.增值产出的原则2、客户导向原则3、结果优先原则4、设定权重的原则
㈡平衡计分卡的概念和特点:
平衡计分卡是一种绩效管理的工具,它将企业战略目标逐层分解转化为各种具体的相互平衡的绩效考评指标体系,并对这些指标的实现状况进行不同时段的考评,从而为企业战略目标的完成建立起可靠的执行基础。
平衡计分卡从四个角度,即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来衡量企业的业绩。
特点:
1.平衡计分卡是一个核心的战略管理与执行的工具。
2.是一种先进的绩效衡量的工具。
3.是企业各级管理者与管理对象进行有效沟通的一个重要方式。
4.是一种理念十分先进的“游戏规划”,即一种规范化的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