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17世纪末的英国国王开始被套上“紧箍咒”。这里的“紧箍咒

题目

有人说,17世纪末的英国国王开始被套上“紧箍咒”。这里的“紧箍咒”是指()

  • A、《人权宣言》
  • B、《权利法案》
  • C、《拿破仑法典》
  • D、《独立宣言》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环境问题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紧箍咒。


正确答案:正确

第2题:

()给了唐僧一顶花帽,教他紧箍咒。

  • A、太白金星
  • B、观音
  • C、如来
  • D、上老君

正确答案:B

第3题:

()于2004年推行的极为严格的《塞班斯法案》更是为上市公司的会计从业者,特别是财务负责人套上了“紧箍咒”。

A.英国

B.德国

C.法国

D.美国


答案:D

第4题:

有人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实际是议会的变革,“革命前是国王的议会,革命后是议会的国王”,这表明()

  • A、革命前后国王的地位没有变化,只是议会发生了变化
  • B、革命前后国王与议会不仅互换了位置,而且发生了质变
  • C、革命只改变了统治形式,本质没有改变
  • D、革命后议会与国王共同掌权,二者地位相等

正确答案:B

第5题:

紧箍咒jǐn gū zhîu


正确答案: 紧箍咒最早出现于中国四大文学小说《西游记》中,唐僧用来制服孙悟空的咒语。

第6题:

悟空纵云离开唐僧。观音授唐僧紧箍咒,悟空接受()劝告,重来保护唐僧,戴上了紧箍咒,表示不再违背师言。

  • A、东海龙王
  • B、四海龙王
  • C、南海龙王

正确答案:A

第7题:

紧箍咒 jǐn ɡū zhîu


正确答案: 小说《西游记》中唐僧用来制服孙悟空的咒语,能使孙悟空头上的金箍紧缩,头痛欲裂。后用来比喻束缚人的东西。

第8题:

有人说,17世纪末的英国国王开始被套上“紧箍咒”。这里的“紧箍咒”是指(  )


A.《人权宣言》

B.《权利法案》

C.《拿破仑法典》

D.《独立宣言》

答案:B
解析:
《权利法案》的颁布使国王的权利受到了议会的限制,所以说国王开始被套上“紧箍咒”。故选B项。

第9题:

有人说,密法的佛身观法是“无异乞丐妄称国王”,这话对吗?


正确答案: 有的人带着无知偏见的有色眼镜,嘲笑密宗的自观佛身是经不起分析的。无上密成佛理论的合理性和严密性,与显乘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1)佛身观并非密法独具特点,净土宗也有类似的佛相观。如说:“念佛观是五停心观之一,恶业障多者,一心观佛之相好而治之也”。(丁福保《佛学大辞典》677页)
这“念”字不是只念佛号的意思,既然净土宗“观佛相好能消业障”,为什么密宗自观佛身就是“乞丐妄称国王”?
(2)显宗以僧人自居,比丘自居,想到自己的身份时就会起到自重自律,防止破戒的作用,那么自观为佛,以佛自居者,能不能起到防止身言意恶行的发生,以佛的标准要求自己行为的作用呢?如果后者不起作用,前者比丘僧,自念为比丘身也起不到防止犯戒的作用。
(3)迷悟只是一念之差,心不净而起烦恼恶念,心净而凡尘恶念俱息——这是佛教的常理。在修行中观佛国净土,观佛菩萨,抑制凡心杂念生起,以净心代替染心,是止观双修,其错在何处?
(4)观佛身若是:“乞丐妄称国王”,那么念佛号想往生西方净土,是不是也是乞丐妄想当皇太子呢?
(5)诸法法性平等。在法性上佛与凡夫平等,须弥山和芥子平等,粪土与黄金平等——这叫作法界平等智。既然在法性上一切事物没有什么差别,难道“国王”的法性比“乞丐”更优越吗?难道“乞丐”就永远当不了“国王”吗?
(6)“一切众生都有佛性”,故《坛经》云:“凡夫即佛”,既然凡夫可以称“佛”,为什么乞丐不能称国王呢?

第10题:

2013年6月17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审计署考察时强调,要念好权力监督的“紧箍咒”,促进廉洁政府建设。 下列属于反腐“紧箍咒”的是()。 ①民主与法制 ②权力机关与司法机关 ③科技与教育 ④舆论机关与军事机关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②④

正确答案:A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