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龙《人类的故事》一书中写道:“此时人们仍是教会母亲的儿子„„但是,人们的人生观已经改变,他们开始穿与以前不同的服装,不再把全部思想与精力集中于在天堂、等待幸福的永生,他们试图在今生、在地球上建立他们的天堂。”这样的改变始于()
第1题:
1925年,闻一多先生发表了诗歌《七子之歌》,其中写道:“我的胞兄香港在诉他的苦痛,母亲呀,可记得你的幼女九龙?自从我下嫁给那镇海的魔王,我何曾有一天不在泪涛汹涌!母亲,我天天数着归宁的吉日, 只怕希望要变作一场空梦。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九龙”“归宁”问题的解决与哪一攻策的提出有关?( )
第2题:
《恐龙王诞生》这本书中,主要讲述谁“雷”复国救母的故事?()
第3题: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文章开头独句成段,强调“儿子”长大了,为下文故事情节的展开作铺垫。
B.第⑹段“我”逼问“儿子”和第⑻段“喋喋不休地指教”,表现母亲是一个冷漠的人。
C.文章最后一段的议论,起到了升华主题、深化中心的作用。
D.文中的“儿子”愿意接受磨炼,在母亲的指点下,学会了独自去医院看病。
第4题:
李商隐在《谢书》中写道:“微意何曾有一毫,空携笔砚奉龙韬。”其中“龙韬”二字指的是有关什么的书?
第5题:
()书中写道凤姐推有病,忌三房,不去治办尤二姐的丧礼,这里的“三房”是指哪三房?
第6题:
第7题:
钱乘旦、徐杰明在《英国通史》中写道:“火车还教会人们守时,准时准点成了现代生活的准则,人们开始要随身带上一块表,时间概念是一个全新的概念。”这一现象开始于()
第8题:
儿子的年龄是母亲年龄的3/10,是父亲年龄的2/7,父亲年龄又比母亲年龄大2岁,那么父亲、母亲、儿子分别多少岁?
这道题中的比例关系不能直接加减,因为他们的基本量不同,要使比例能直接加减,就要使他们的基本量相同。这里不变的量是儿子的年龄。这样比例关系就可以化成6/20和6/21,但是"父亲年龄又比母亲年龄大2岁",所以根据比例关系可以判断出父亲的年龄是42,母亲年龄是40,那么儿子就是12
第9题:
神话的起源与人类的想象有关,现有的神话故事反映的都是人们想象的过程。
第10题:
德庆是龙母的故乡。传说龙母养了五个儿子,请问是哪个儿子,因为调皮被龙母送往盘龙峡修炼思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