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记载,卫国人仲叔于奚立下大功,拒绝国君分封城邑,而请求获

题目

《左传》记载,卫国人仲叔于奚立下大功,拒绝国君分封城邑,而请求获赐只有诸侯才能用的繁缨。孔子对此评论说:“惜也,不如多与之邑。唯器与名,不可以假人,君之所司也。”对此认识错误的是()

  • A、反映孔子“正名”主张
  • B、诸侯可在本国再分封
  • C、卫国专制君权面临冲击
  • D、礼乐制度已趋于崩溃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分别写出伯胺、仲胺、叔胺的通式。伯胺__________;仲胺__________;叔胺__________。


答案:
解析:
R-NH2 R-NH-R R-NR-R

第2题:

据《左传·隐公元年》记载,其对颍考叔的评价是不孝。


正确答案:错误

第3题:

中国正式的地方政府发端于春秋战国时期()。

A、国君分封的采邑

B、国君委派官员管理的县

C、周王分封的国君

D、部落


参考答案:B

第4题:

《左传》记载“封建亲戚,以藩屏周”中的“封建”主要是指()

  • A、内外服制度
  • B、分封制度
  • C、礼乐制度
  • D、郡县制度

正确答案:B

第5题:

西周成王分封谁为鲁国国君,以曲阜(今鲁国故城)为都?()

  • A、周公旦
  • B、伯禽
  • C、唐叔虞

正确答案:B

第6题:

武王灭商以后将商王畿分成( ),把自己的弟弟管叔、蔡叔、霍叔都分别分封于此,对武庚和商人进行监视

A.鄘、卫、邶
B.卫、邶、鄘
C.卫、鄘、邶
D.邶、鄘、卫

答案:D
解析:
三监在西周历史上是一个比较重要的知识点,与其后的三监之乱、周公东征联系密切。对于三人封地的考查,也是对于基本史实掌握能力的考查。

第7题:

仲叔于奚为卫国立下大功之后,谢绝赏赐封地,而是请求可以享用贵族才能使用的马饰。司马光认为这是一种对礼与名位的僭越。


正确答案:正确

第8题:

据《史记》记载,周公旦灭古国唐国,成王得到消息后用刀削下一片桐叶.与弟弟叔虞开玩笑说:“用此桐叶作为珪(象征爵位的玉器)赏尔。”史官因此请成王择日封赏礼。遂封叔虞于唐。此则故事反映出(  )。

A.成王分封时授予爵位
B.成王分封时以桐叶为封国之名
C.成王分封时要举行仪式
D.成王分封时是整国授予的

答案:D
解析:
根据题干“遂封叔虞于唐”可知封国之名为唐,故B项与题干史实不符;D项与题干意思结合最紧密,是正确选项;A、C两项无史实错误。但与题干的关系不如D项紧密,予以排除。

第9题:

催化裂化反应中碳-碳键裂化速度顺序为()。

  • A、叔碳>仲碳>伯碳。
  • B、仲碳>叔碳>伯碳
  • C、伯碳>仲碳>叔碳

正确答案:A

第10题: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记载:“赵姬请逆盾与其母……以盾为才,固请于公,以为嫡子,而使其三子下之;以叔隗为内子,而己下之。”又《襄公二十三年》记载:“季武子无适子(嫡子),公弥长,而爱悼子,欲立之;”《孔子家语·曲礼公西赤问》:“公仪仲子嫡死而立其弟;”上述材料涉及的政治制度是()

  • A、分封制
  • B、宗法制
  • C、郡县制
  • D、监察制度

正确答案:B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