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中对当代世界秩序这样描述:“意

题目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中对当代世界秩序这样描述:“意识形态不再重要,各国开始发展新的对抗和协调模式。为此,人们需要一个新的框架来理解世界政治,而‘文明的冲突’模式似乎满足了这一需要。”这里“新的框架”可以理解为()

  • A、两极格局
  • B、单极世界
  • C、多极化和多元化
  • D、“一超多强”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二千多年前,孔子在竹简上写下“君子和而不同”,这不仅成为中华文化的内在品格,也代表着中国对世界秩序的想象。不同国家、民族的思想文化各有千秋。文化的共存,不是让一种文明普适化,而是要寻求大多数文明的共同点和公约数。毕竟,只有每一颗星星都发光,人类文明的星空才会更加璀璨。
这段文字主要说的是:

A.中华文化对世界的贡献
B.孔子对中华文化的影响
C.古人对世界秩序的想象
D.文化共存的实现途径

答案:D
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开篇援引孔子名言引出话题,并通过“不仅……而且……”强调“君子和而不同”的重要性。接着阐述不同国家、民族的思想文化各有千秋。然后通过“不是……而是……”引出主旨句“文化的共存,不是让一种文明普适化,而是要寻求大多数文明的共同点和公约数”。后文以星星为例进一步说明。文段是“分—总—分”结构,主体是“文化的共存”。
第二步,对比选项。D项是对文段主旨句的同义替换。

第2题: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的作者提到那些最大的文明也拥有世界上的主要权力。它们的领导国家或是核心国家()

  • A、美国
  • B、欧洲联盟
  • C、中国
  • D、印度

正确答案:D

第3题:

达尔文的经典著作是()。

A.《源氏物语》

B.《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C.《物种起源》

D.《生物学》


参考答案:C

第4题: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为什么享誉全世界()

  • A、文明冲突论
  • B、相对论
  • C、三大定律
  • D、神创论

正确答案:A

第5题:

著名政治学家亨廷顿《文明的冲突和世界秩序的重建》一文中认为:人类历史的大多数时候都是文明的历史而不是国家的历史,文明的历史意义比国家的意义更大。他把人类文明的交流划分为三个时期:1500年以前称之为遭遇时期,1500—19世纪末称之为冲击时期,而19世纪末到20世纪则是相互作用时期。 综上所述,从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正确答案: 启示:不同文明应该相互借鉴、相互学习。

第6题: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的作者观点主宰全球的是()

  • A、文明的冲突
  • B、激光武器
  • C、核导弹
  • D、核潜艇

正确答案:A

第7题:

塞缪尔·亨廷顿在其作品()中提出,冷战后世界冲突的根源是文明的差异。

  • A、《我们是谁:对美国国家认同的挑战》
  • B、《第三波——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
  • C、《士兵与国家:军民关系的理论与政治》
  • D、《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正确答案:D

第8题:

塞缪尔·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和世界秩序的重建》中指出:“人类文明的交流可划分为三个时期:15000年以前称之为遭遇时期,1500年—19世纪末称之为冲击时期,而19世纪末到20世纪则是相互作用时期。”世界不同地区的文明“遭遇”的标志性事件是()

A.新航路开辟

B.文艺复兴

C.启蒙运动

D.工业革命


参考答案:A

第9题:

美国著名学者()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认为,在冷战结束后,文明之间的冲突将取代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冲突,成为未来国际间的主要矛盾。

  • A、托克维尔
  • B、亨廷顿
  • C、杜威
  • D、詹姆士

正确答案:B

第10题: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在哪一年当选为美国政治学会主席()

  • A、1986
  • B、1987
  • C、1988
  • D、1999

正确答案:B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