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古代水利工程“旱时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后来三国时蜀相诸葛亮“征丁十二百人护之”,据此判断,这项水利工程是()
第1题:
第2题:
中国古代某项水利工程兴建后,当地出现了“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的景象。该水利工程的始建者是()。
第3题:
阅读下列两个语段,完成17—19题。(10分)
(一)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二) 夏后伯启与有扈(1)战于甘泽而不胜。六卿请复之,夏后伯启曰:“不可。吾地不浅(2),吾民不寡,战而不胜,是吾德薄而教(3)不善也。”于是乎处不重席食不贰味琴瑟不张(4),钟鼓不修(5),子女不饬(6),亲亲长长,尊贤使能。期年而有扈氏服。
故欲胜人者,必先自胜;欲论人者,必先自论;欲知人者,必先自知。
(1) 夏后伯启、有扈是古代的人名。(2)浅:狭、窄小。(3)教:教化.(4)张:乐器上弦。(5)修:设置. (6) 饬:谨慎、恭敬。
17、解释下列句中加粗词语的意思。(3分)
(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鄙
第4题:
《考工记》曰“匠,木工也。从巳,从斤。斤,所以作器也。”
第5题:
水旱轮作制中,化学磷肥的施用原则是“旱重水轻”,其依据是什么?
第6题:
《素问·举痛论》曰:"喜则()(),故气缓矣。"
第7题:
什么是水景?水旱景?旱景?
第8题:
修筑于战国时期,使成都平原“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水利工程是()
A.都江堰
B.灵渠
C.大运河
D.长城
第9题:
在“水旱轮作”中,磷肥的施用要遵循“旱重水轻”的原则。
第10题:
《素问·举痛论》曰:"炅则()(),汗大泄,故气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