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二】 一般资料:钟某,女性,17岁,高中二年级学

题目

【案例二】 一般资料:钟某,女性,17岁,高中二年级学生,因害怕别人害自己多次从学校逃跑,内心极其恐惧。由家长送来咨询。 案例介绍:钟某平时住校,学习刻苦,成绩较好。三个月前开始不知什么原因经常缺课,老师和同学发现后很关心,询问原因,钟某说上课时总是听到别人议论自己,在自己背后指指点点,自己受不了,后又说有人要害自己,是谁说不清,近一周来不敢到教室上课,也不敢待在宿舍里,说宿舍里安了监视器,自己在宿舍的一举一动都被录下来。宿舍其他同学纷纷劝说她没有这回事,但钟某不相信,要求回家住。回家后说家里也安了监视器,觉得世界太可怕,感觉在大街上才安全,已在外面坐了两晚,不觉得疲劳,精神也显得很兴奋,由家长送来求助。 家长反映的情况:父母均是农民,没什么文化,但从小对她要求非常严格,钟某从小性格内向,听父母的话,很少与同学来往,学习用功,以高分考上县里的重点高中。在父母眼中她是一个好孩子,几乎没什么缺点。父母向老师同学了解知道没有别人议论她,多次解释都无法说服。钟某也说不出到底谁在说自己,但就是坚信不疑。家人没有办法,带她来心理咨询。 对钟某的初步诊断最有可能是()。

  • A、抑郁性神经症
  • B、人格障碍
  • C、严重心理问题
  • D、精神分裂症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共用题干
一般资料:钟某,女性,17岁,高中二年级学生,因害怕别人害自己,多次从学校逃跑,内心极其恐惧,由家长送来咨询。
案例介绍:钟某平时住校,学习刻苦,成绩较好。三个月前开始不知什么原因经常缺课,老师和同学发现后很关心,询问原因,钟某说上课时总是听到别人议论自己,在自己背后指指点点,自己受不了,后又说有人要害自己,是谁说不清,近一周来不敢到教室上课,也不敢待在宿舍里,说宿舍里安了监视器,自己在宿舍的一举一动都被录下来。宿舍里其他同学纷纷劝说她没有这回事,但钟某不相信,要求回家住。回家后说家里也安了监视器,觉得世界太可怕,感觉在大街上才安全,已在外面坐了两晚,不觉得疲劳,精神也显得很兴奋,由家长送来求助。
家长反映的情况:父母均是农民,没什么文化,但从小对她要求非常严格,钟某从小性格内向,听父母的话,很少与同学来往,学习用功,以高分考上县里的重点高中。在父母眼中她是一个好孩子,几乎没什么缺点。父母向老师同学了解知道没有别人议论她,多次解释都无法说服。钟某也说不出到底谁在说自己,但就是坚信不移。家人没有办法,带她来心理咨询。

钟某的思维障碍包括()。单选
A:物理影响妄想
B:知觉妄想
C:钟情妄想
D:被害妄想

答案:D
解析:
【考察重点】症状诊断与识别【试题解析】幻觉属于感知觉障碍中的知觉障碍。幻觉的特点是无对象性知觉,即感知到的形象不是由客观事物引起,并对此坚信不疑。求助者钟某说“上课时总是听到别人议论自己,在自己背后指指点点,自己受不了”,这是幻觉中幻听的症状。意志减退属于意志行为障碍的症状;情感淡漠属于情绪障碍的症状。求助者没有出现幻视的症状。题干要求的是最主要的感知觉症状,故答案为A。
【考察重点】思维内容障碍:各种妄想【试题解析】妄想是一种脱离现实的病理性思维,某特点是:毫无根据的设想进行推理,违背思维逻辑,得出不符合实际的结论;对这种不符合实际的结论坚信不移,不能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进行知识教育以及自己的亲身经历来纠正;具有自我卷入性,以自己为参照系。按照妄想的主要内容,常见的如关系妄想、物理影响妄想、知觉妄想、钟情妄想、被害妄想等。物理影响妄想指患者认为操纵其精神活动的外力是由某种先进仪器所发出的激光、X线、红外线(均为物理因素)。钟情妄想指患者坚信某异性对自己产生了爱情。被害妄想的患者坚信周围某人或某些团伙对他进行跟踪监视、打击、陷害甚至食物和饮水中放毒等谋财害命活动。本案例钟某说宿舍里安了监视器,自己在宿舍的一举一动都被录下来。宿舍里其他同学纷纷劝说她没有这回事,但钟某不相信,要求回家住。回家后说家里也安了监视器,觉得世界太可怕,符合被害妄想的表现。故选D。
【考察重点】真性幻觉和假性幻觉的区分【试题解析】按体验的来源,幻觉有真性幻觉和假性幻觉两种,真性幻觉产生于患者体外,形象清晰、生动、位置精确、与客观事物一样,有相应的情绪和行为反应。假性幻觉形象模糊、不生动、位置不精确、与客观事物不一样,它产生于患者的主观空间(脑内、牙齿内),叙述幻觉不是通过相应的感觉器官感知到的,如患者说闭上眼睛能看到东西等。本案例中钟某听到别人议论自己,但父母向老师同学了解后知道没有别人议论她,所以钟某出现的是真性幻听的症状,故答案为B。
【考察重点】症状的识别与判定【试题解析】从案例中了解到,“钟某听到别人议论自己”,即幻听症状,属感知觉障碍中的知觉障碍;“近一周来不敢到教室上课,也不敢呆在宿舍”,反映求助者的社会功能受损的程度;“已在外面坐了两晚,不觉得疲劳,精神也显得很兴奋”,表现出求助者情绪高涨。思维被控制感在资料中没有出现,社会功能受损不属于单一症状,故答案为B。
【考察重点】症状识别与诊断【试题解析】钟某认为自己在宿舍的活动被录下来,属于被监视,首先确认这是一种妄想,根据妄想的定义,夸大妄想指夸大自己的财富、地位、能力、权力等。被害妄想指患者坚信周围某人或某些团伙对他进行跟踪监视、打击、陷害甚至在食物和饮水中放毒等谋财害命活动。故答案为D。
【考察重点】诊断及鉴别诊断【试题解析】案例中钟某出现幻觉、妄想症状,对自己的精神状态没有自知力、被动求医,初步诊断为精神分裂症。故答案为D。
【考察重点】症状的诊断与识别【试题解析】收集案例资料中求助者的症状有:幻听:上课时总是听到别人议论自己,在自己背后指指点点,自己受不了。无自知力或自知力不完整,是一种求助者对自身状态的错误反应或者自我认知统一性原则丧失:“上课时总是听到别人议论自己,在自己背后指指点点,自己受不了,后又说有人要害自己”,“不敢到教室上课,也不敢呆在宿舍里,说宿舍里安了监视器,自己在宿舍的一举一动都被录下来。宿舍里其他同学纷纷劝说她没有这回事,但钟某不相信,要求回家住。回家后说家里也安了监视器,觉得世界太可怕”。被动求治:家人没有办法,带她来心理咨询。案例资料中没有出现幻视的症状。故答案为BCD。
【考察重点】不属于心理咨询范围问题的处理【试题解析】求助者出现幻听、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主客观世界不统一,无自知力,根据案例资料综合分析,求助者初步诊断为精神分裂症,已经不属于健康心理咨询工作的范围,应及早转介到精神科治疗。本题答案为B。

第2题:

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开始由经验型水平向理论型水平转化的年龄阶段是在( )

A.高中二年级
B.高中三年级
C.初中二年级
D.初中三年级

答案:C
解析:
少年期个体的形象思维倾向于成熟,抽象逻辑思维开始占优势。从初中二年级开始,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开始由经验型水平向理论型水平转化。高中二年级时,转化初步完成。

第3题:

某高中二年级学生,为了能让其表弟进入省级示范高中学习,替表弟参加初中升高中考试,被监考教师发现并清除考场。问:该高中二年级学生构成()。

A、组织考试作弊罪

B、提供试题答案罪

C、代替考试罪

D、考试作弊罪


参考答案:C

第4题:

一般资料:李某,女性,16岁,高中二年级学生。
案例介绍:李某由同学陪伴来心理咨询。陪伴同学说,李某刚入学时成绩较好,一年级期末考试在班上是第三名。上二年级后,发现她有时不合群,躲着同学。后来常和人吵闹,说同学吐痰、咳嗽是专门针对她的,是故意侮辱她。后来就不上课,好几门课不及格,家人以为是身体的问题,就让她休学了。后来回校,发现她和别人吵架更多了,老师建议她做心理咨询。李某很不情愿,这次在同学陪伴下,勉强前来咨询。
心理咨询师:你同学说的情况是真实的吗
李某:是,班上同学老嘲笑我、侮辱我,我受不了。
心理咨询师:有同学咳嗽可能不是针对你。他们可能感冒了。你有时不也咳嗽,你是针对别人吗
李某:我不是,他们是。
心理咨询师:你不觉得你的想法是多疑吗
李某:我不是多疑……我没病。

单选:李某的问题最可能的是()。查看材料

A.一般心理问题
B.神经症
C.精神病性问题
D.严重心理问题

答案:C
解析:
李某行为古怪,有妄想的精神病性症状。社会功能受损严重,被动求医,是精神病性问题。因此本题选C。

第5题:

案例七:
一般资料:崔某,女性,I7岁,高中二年级学生。
案例介绍:崔某由同学陪伴来心理咨询。陪伴同学说,崔某刚入学时成绩较好,一年级期末考试在班上是第三名。上二年级后,发现她有时不合群,躲着同学。后来常和人吵闹,说同学吐痰、咳嗽是专门针对她的,是故意侮辱她。后来就不上课,好几门课不及格,家人以为是身体的问题,就让她休学了。后来回校,发现她和别人吵架更多了,老师建议她做心理咨询。崔某很不情愿,这次在同学陪伴下,勉强前来咨询。
心理咨询师:你同学说的情况是真实的吗?
崔某:是,班上同学老嘲笑我,侮辱我,我受不了。
心理咨询师:有同学咳嗽可能不是针对你。他们可能感冒了。你有时不也咳嗽,你是针对别人吗?
崔某:我不是,他们是。
心理咨询师:你不觉得你的想法是多疑吗?
崔某:我不是多疑……我没病。

崔某的学习成绩明显下降,表明其()。单选

A. 学习能力改变
B. 学习兴趣下降
C. 社会功能受损
D. 家长让其休学

答案:C
解析:
知识点: 心理诊断技能 /找症状
崔某学习成绩下降是精神分裂所导致的后果,是社会功能受损的表现,而不是学习能力改变或者学习兴趣下降。

第6题:

共用题干
一般资料:钟某,女性,17岁,高中二年级学生,因害怕别人害自己,多次从学校逃跑,内心极其恐惧,由家长送来咨询。
案例介绍:钟某平时住校,学习刻苦,成绩较好。三个月前开始不知什么原因经常缺课,老师和同学发现后很关心,询问原因,钟某说上课时总是听到别人议论自己,在自己背后指指点点,自己受不了,后又说有人要害自己,是谁说不清,近一周来不敢到教室上课,也不敢待在宿舍里,说宿舍里安了监视器,自己在宿舍的一举一动都被录下来。宿舍里其他同学纷纷劝说她没有这回事,但钟某不相信,要求回家住。回家后说家里也安了监视器,觉得世界太可怕,感觉在大街上才安全,已在外面坐了两晚,不觉得疲劳,精神也显得很兴奋,由家长送来求助。
家长反映的情况:父母均是农民,没什么文化,但从小对她要求非常严格,钟某从小性格内向,听父母的话,很少与同学来往,学习用功,以高分考上县里的重点高中。在父母眼中她是一个好孩子,几乎没什么缺点。父母向老师同学了解知道没有别人议论她,多次解释都无法说服。钟某也说不出到底谁在说自己,但就是坚信不移。家人没有办法,带她来心理咨询。

对钟某的初步诊断最有可能是()。单选
A:抑郁性神经症
B:人格障碍
C:严重心理问题
D:精神分裂症

答案:D
解析:
【考察重点】症状诊断与识别【试题解析】幻觉属于感知觉障碍中的知觉障碍。幻觉的特点是无对象性知觉,即感知到的形象不是由客观事物引起,并对此坚信不疑。求助者钟某说“上课时总是听到别人议论自己,在自己背后指指点点,自己受不了”,这是幻觉中幻听的症状。意志减退属于意志行为障碍的症状;情感淡漠属于情绪障碍的症状。求助者没有出现幻视的症状。题干要求的是最主要的感知觉症状,故答案为A。
【考察重点】思维内容障碍:各种妄想【试题解析】妄想是一种脱离现实的病理性思维,某特点是:毫无根据的设想进行推理,违背思维逻辑,得出不符合实际的结论;对这种不符合实际的结论坚信不移,不能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进行知识教育以及自己的亲身经历来纠正;具有自我卷入性,以自己为参照系。按照妄想的主要内容,常见的如关系妄想、物理影响妄想、知觉妄想、钟情妄想、被害妄想等。物理影响妄想指患者认为操纵其精神活动的外力是由某种先进仪器所发出的激光、X线、红外线(均为物理因素)。钟情妄想指患者坚信某异性对自己产生了爱情。被害妄想的患者坚信周围某人或某些团伙对他进行跟踪监视、打击、陷害甚至食物和饮水中放毒等谋财害命活动。本案例钟某说宿舍里安了监视器,自己在宿舍的一举一动都被录下来。宿舍里其他同学纷纷劝说她没有这回事,但钟某不相信,要求回家住。回家后说家里也安了监视器,觉得世界太可怕,符合被害妄想的表现。故选D。
【考察重点】真性幻觉和假性幻觉的区分【试题解析】按体验的来源,幻觉有真性幻觉和假性幻觉两种,真性幻觉产生于患者体外,形象清晰、生动、位置精确、与客观事物一样,有相应的情绪和行为反应。假性幻觉形象模糊、不生动、位置不精确、与客观事物不一样,它产生于患者的主观空间(脑内、牙齿内),叙述幻觉不是通过相应的感觉器官感知到的,如患者说闭上眼睛能看到东西等。本案例中钟某听到别人议论自己,但父母向老师同学了解后知道没有别人议论她,所以钟某出现的是真性幻听的症状,故答案为B。
【考察重点】症状的识别与判定【试题解析】从案例中了解到,“钟某听到别人议论自己”,即幻听症状,属感知觉障碍中的知觉障碍;“近一周来不敢到教室上课,也不敢呆在宿舍”,反映求助者的社会功能受损的程度;“已在外面坐了两晚,不觉得疲劳,精神也显得很兴奋”,表现出求助者情绪高涨。思维被控制感在资料中没有出现,社会功能受损不属于单一症状,故答案为B。
【考察重点】症状识别与诊断【试题解析】钟某认为自己在宿舍的活动被录下来,属于被监视,首先确认这是一种妄想,根据妄想的定义,夸大妄想指夸大自己的财富、地位、能力、权力等。被害妄想指患者坚信周围某人或某些团伙对他进行跟踪监视、打击、陷害甚至在食物和饮水中放毒等谋财害命活动。故答案为D。
【考察重点】诊断及鉴别诊断【试题解析】案例中钟某出现幻觉、妄想症状,对自己的精神状态没有自知力、被动求医,初步诊断为精神分裂症。故答案为D。
【考察重点】症状的诊断与识别【试题解析】收集案例资料中求助者的症状有:幻听:上课时总是听到别人议论自己,在自己背后指指点点,自己受不了。无自知力或自知力不完整,是一种求助者对自身状态的错误反应或者自我认知统一性原则丧失:“上课时总是听到别人议论自己,在自己背后指指点点,自己受不了,后又说有人要害自己”,“不敢到教室上课,也不敢呆在宿舍里,说宿舍里安了监视器,自己在宿舍的一举一动都被录下来。宿舍里其他同学纷纷劝说她没有这回事,但钟某不相信,要求回家住。回家后说家里也安了监视器,觉得世界太可怕”。被动求治:家人没有办法,带她来心理咨询。案例资料中没有出现幻视的症状。故答案为BCD。
【考察重点】不属于心理咨询范围问题的处理【试题解析】求助者出现幻听、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主客观世界不统一,无自知力,根据案例资料综合分析,求助者初步诊断为精神分裂症,已经不属于健康心理咨询工作的范围,应及早转介到精神科治疗。本题答案为B。

第7题:

中学阶段思维发展的关键期是

A.初中二年级
B.初中三年级
C.高中一年级
D.高中二年级

答案:A
解析:
林崇德等人的研究发现,初中二年级是中学阶段思维发展的关键期。

第8题:

某高中二年级3班一组学生在英语测试中的成绩分别是:94、80、67、87、85、98、76、 92,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

A.76
B.86
C.80
D.94

答案:B
解析:

第9题:

案例七:
一般资料:崔某,女性,I7岁,高中二年级学生。
案例介绍:崔某由同学陪伴来心理咨询。陪伴同学说,崔某刚入学时成绩较好,一年级期末考试在班上是第三名。上二年级后,发现她有时不合群,躲着同学。后来常和人吵闹,说同学吐痰、咳嗽是专门针对她的,是故意侮辱她。后来就不上课,好几门课不及格,家人以为是身体的问题,就让她休学了。后来回校,发现她和别人吵架更多了,老师建议她做心理咨询。崔某很不情愿,这次在同学陪伴下,勉强前来咨询。
心理咨询师:你同学说的情况是真实的吗?
崔某:是,班上同学老嘲笑我,侮辱我,我受不了。
心理咨询师:有同学咳嗽可能不是针对你。他们可能感冒了。你有时不也咳嗽,你是针对别人吗?
崔某:我不是,他们是。
心理咨询师:你不觉得你的想法是多疑吗?
崔某:我不是多疑……我没病。

崔某的问题最可能的是()。单选

A. 一般心理问题
B. 神经症
C. 严重心理问题
D. 精神病性问题

答案:D
解析:
知识点:心理诊断技能/下诊断
崔某行为古怪,有妄想的精神病性症状。社会功能受损严重,被动求医,很可能是精神病性问题。

第10题:

案例七:
一般资料:崔某,女性,I7岁,高中二年级学生。
案例介绍:崔某由同学陪伴来心理咨询。陪伴同学说,崔某刚入学时成绩较好,一年级期末考试在班上是第三名。上二年级后,发现她有时不合群,躲着同学。后来常和人吵闹,说同学吐痰、咳嗽是专门针对她的,是故意侮辱她。后来就不上课,好几门课不及格,家人以为是身体的问题,就让她休学了。后来回校,发现她和别人吵架更多了,老师建议她做心理咨询。崔某很不情愿,这次在同学陪伴下,勉强前来咨询。
心理咨询师:你同学说的情况是真实的吗?
崔某:是,班上同学老嘲笑我,侮辱我,我受不了。
心理咨询师:有同学咳嗽可能不是针对你。他们可能感冒了。你有时不也咳嗽,你是针对别人吗?
崔某:我不是,他们是。
心理咨询师:你不觉得你的想法是多疑吗?
崔某:我不是多疑……我没病。

心理咨询师使用的提问方式是()。单选

A. 间接提问
B. 封闭式提问
C. 直接提问
D. 开放式提问

答案:B
解析:
知识点: 心理诊断技能 /会谈法
咨询师说:“你同学说的情况是真实的吗 ”这是封闭性的提问方式,崔某只需回答是或不是即可。封闭式提问可以缩小问题范围,检验重要的事实。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