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61岁,退休教师。案例介绍:求助者的一位老朋友半月前因心脏病救治无效去世,求助者得知消息后当晚即感胸闷、心慌,出现入睡困难并容易惊醒的现象。经一周的住院检查,并未发现患心脏病的迹象。但求助者还是怀疑自己得了冠心病,只是医院查不出来。因而情绪较低落,茶饭不香,睡眠越来越差,反复和家属交待后事。求助者家属要求医院心理科协助治疗。初诊接待中心理咨询师最主要的工作是()。A、解决求助者的困扰B、对求助者进行评估诊断C、双方商定咨询目标D、提供释放压抑的空间

题目

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61岁,退休教师。案例介绍:求助者的一位老朋友半月前因心脏病救治无效去世,求助者得知消息后当晚即感胸闷、心慌,出现入睡困难并容易惊醒的现象。经一周的住院检查,并未发现患心脏病的迹象。但求助者还是怀疑自己得了冠心病,只是医院查不出来。因而情绪较低落,茶饭不香,睡眠越来越差,反复和家属交待后事。求助者家属要求医院心理科协助治疗。初诊接待中心理咨询师最主要的工作是()。

  • A、解决求助者的困扰
  • B、对求助者进行评估诊断
  • C、双方商定咨询目标
  • D、提供释放压抑的空间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D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共用题干
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61岁,教师。案例介绍:求助者因冠心病住院治疗,目前病情已经稳定。周前,同病房一患者因心脏病救治无效去世。求助者当晚自感病情加重,胸闷、心慌,开始出现入睡困难、经常惊醒的现象。经一周的持续心脏监护,并未发现明显加重迹象。求助者还是觉得自己病情加重了,只是未查出来。因而情绪低落,愁眉不展,茶饭不香,睡眠越来越差。反复和家属交待身后事宜,但又不甘心就这样死去。求助者家属要求医院心理科协助治疗。

心理咨询师在初诊接待中应重点询问该求助者的内容包括()
A:婚姻史
B:冠心病检查结果
C:成长史
D:对冠心病的体验

答案:B,C,D
解析:
(1)求助者因冠心病住院,目前已经稳定。说明求助者目前的躯体状况。
(2)一周前······去世,说明这件事可能是求助者心理问题的原因。
(3)求助者当晚的躯体症状:胸闷、心慌、入睡困难、自认为病情加重、心电监护无异常,说明求助者的躯体症状可能是由于病友的死亡而担心自己病情恶化的心理原因引起的。
(4)求助者的情绪症状:情绪低落、愁眉不展(发愁)、不甘心。
(5)求助者目前的躯体症状:茶饭不香(胃口差)。睡眠差。
(6)求助者家属要求医院心理科协助治疗。说明求助者被动求医。
求助者睡眠差或入睡困难,但不等同于长期失眠。
求助者情绪低落、发愁均是由于担心自己也会因为冠心病而死亡引起的,主导情绪是焦虑,而不是抑郁。
求助者的心理问题是由病友突然死亡诱发的,是有具体原因的,而且疾病对自己来说是一件很大的事情,具有道德性,属于常形冲突。
心理咨询师在初诊接待中应该重点询问冠心病的检查结果,是否确有实质性疾病,以及求助者对冠心病的体验,是否经常会有胸闷、心慌。还要了解一下求助者的成长史,在成长的过程中有无对死亡形成的阴影。
初步诊断的依据应该是时间一周,形成心理问题有具体的原因,刺激事件的强度比较大,排除神经症性问题,冠心病病情稳定,排除躯体疾病。无幻觉妄想,排除精神病性问题。
求助者害怕死亡,但又无法说出,因此即便咨询师从各方面分析出求助者的心理原因,也应该对求助者进行保密。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原则上只要求助者冠心病的病情稳定,遵医嘱服药就可以了,服药剂量调整不属于心理咨询师的关注内容。

第2题:

案例一:
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61岁,退休教师。
案例介绍:求助者的一位老朋友半月前因心脏病救治无效去世,求助者得知消息后当晚即感胸闷、心慌,出现入睡困难并容易惊醒的现象。经一周的住院检查,并未发现患心脏病的迹象。但求助者还是怀疑自己得了冠心病,只是医院查不出来。因而情绪较低落,茶饭不香,睡眠越来越差,反复和家属交待后事。求助者家属要求医院心理科协助治疗。

心理咨询师对于该求助者的接纳应该包括()。多选

A. 怀疑自己得病
B. 情绪较低落
C. 主动求助
D. 躯体症状

答案:A,B,D
解析:
知识点: 心理咨询技能 /建立关系
咨询师对求助者的接纳应该体现在接纳求助者的上面的一切。C选项,求助者并非是主动治疗,而是家属要求。

第3题:

案例一:
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61岁,退休教师。
案例介绍:求助者的一位老朋友半月前因心脏病救治无效去世,求助者得知消息后当晚即感胸闷、心慌,出现入睡困难并容易惊醒的现象。经一周的住院检查,并未发现患心脏病的迹象。但求助者还是怀疑自己得了冠心病,只是医院查不出来。因而情绪较低落,茶饭不香,睡眠越来越差,反复和家属交待后事。求助者家属要求医院心理科协助治疗。

咨询师在咨询过程中没有耐心倾听,并且责备求助者怕死,说明咨询师没有做到()。多选

A. 尊重
B. 温暖热情
C. 共情
D. 积极关注

答案:A,B,C,D
解析:
知识点: 心理咨询技能 /建立关系
尊重是良好咨询关系的基础,咨询师没有耐心,就没有尊重求助者。热情是心理咨询师有耐心,使求助者感到温暖,共情是把握求助者内心世界。积极关注是要关注求助者积极、光明、正性的一面。

第4题:

案例一:
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61岁,退休教师。
案例介绍:求助者的一位老朋友半月前因心脏病救治无效去世,求助者得知消息后当晚即感胸闷、心慌,出现入睡困难并容易惊醒的现象。经一周的住院检查,并未发现患心脏病的迹象。但求助者还是怀疑自己得了冠心病,只是医院查不出来。因而情绪较低落,茶饭不香,睡眠越来越差,反复和家属交待后事。求助者家属要求医院心理科协助治疗。

该求助者的情绪症状主要是()。单选

A. 失眠
B. 情绪脆弱
C. 焦虑
D. 自杀观念

答案:C
解析:
知识点: 心理诊断技能 /找症状
考察寻找来访者的情绪症状,容易误选B情感脆弱(容易哭泣,敏感,脆弱),此案例中属于,情绪低落,不high。胸闷、心慌,入睡困难,反复交代后事,不甘心就这样死去,说明来访者心中有很多无明显对象的焦虑。

第5题:

案例一:
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61岁,教师。
案例介绍:求助者因冠心痛住院治疗,目前病情已经稳定。一周前,同病房一患者因心脏病救治无效去世。求助者当晚自感病情加重,胸闷、心慌,开始出现入睡困难、经常惊醒的现象。经一周的持续心脏监护,并未发现明显加重迹象。求助者还是觉得自己病情加重了,只是未查出来。因而情绪低落,愁眉不展,茶饭不香,睡眠越来越差。反复和家属交待身后事宜,但又不甘心就这样死去。求助者家属要求医院心理科协助治疗。

该求助者心理问题的关键点是( )。单选

A. 冠心病
B. 担心病情恶化
C. 失眠症
D. 存在疑病妄想

答案:B
解析:
知识点: 心理诊断技能 /关键点
反复和家属交待身后事宜,但又不甘心就这样死去。ta觉得自己要死了。

第6题:

共用题干
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61岁,教师。案例介绍:求助者因冠心病住院治疗,目前病情已经稳定。周前,同病房一患者因心脏病救治无效去世。求助者当晚自感病情加重,胸闷、心慌,开始出现入睡困难、经常惊醒的现象。经一周的持续心脏监护,并未发现明显加重迹象。求助者还是觉得自己病情加重了,只是未查出来。因而情绪低落,愁眉不展,茶饭不香,睡眠越来越差。反复和家属交待身后事宜,但又不甘心就这样死去。求助者家属要求医院心理科协助治疗。

该求助者的躯体症状包括()
A:心慌
B:长期失眠
C:胸闷
D:愁眉不展

答案:A,C
解析:
(1)求助者因冠心病住院,目前已经稳定。说明求助者目前的躯体状况。
(2)一周前······去世,说明这件事可能是求助者心理问题的原因。
(3)求助者当晚的躯体症状:胸闷、心慌、入睡困难、自认为病情加重、心电监护无异常,说明求助者的躯体症状可能是由于病友的死亡而担心自己病情恶化的心理原因引起的。
(4)求助者的情绪症状:情绪低落、愁眉不展(发愁)、不甘心。
(5)求助者目前的躯体症状:茶饭不香(胃口差)。睡眠差。
(6)求助者家属要求医院心理科协助治疗。说明求助者被动求医。
求助者睡眠差或入睡困难,但不等同于长期失眠。
求助者情绪低落、发愁均是由于担心自己也会因为冠心病而死亡引起的,主导情绪是焦虑,而不是抑郁。
求助者的心理问题是由病友突然死亡诱发的,是有具体原因的,而且疾病对自己来说是一件很大的事情,具有道德性,属于常形冲突。
心理咨询师在初诊接待中应该重点询问冠心病的检查结果,是否确有实质性疾病,以及求助者对冠心病的体验,是否经常会有胸闷、心慌。还要了解一下求助者的成长史,在成长的过程中有无对死亡形成的阴影。
初步诊断的依据应该是时间一周,形成心理问题有具体的原因,刺激事件的强度比较大,排除神经症性问题,冠心病病情稳定,排除躯体疾病。无幻觉妄想,排除精神病性问题。
求助者害怕死亡,但又无法说出,因此即便咨询师从各方面分析出求助者的心理原因,也应该对求助者进行保密。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原则上只要求助者冠心病的病情稳定,遵医嘱服药就可以了,服药剂量调整不属于心理咨询师的关注内容。

第7题:

案例一:
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61岁,教师。
案例介绍:求助者因冠心痛住院治疗,目前病情已经稳定。一周前,同病房一患者因心脏病救治无效去世。求助者当晚自感病情加重,胸闷、心慌,开始出现入睡困难、经常惊醒的现象。经一周的持续心脏监护,并未发现明显加重迹象。求助者还是觉得自己病情加重了,只是未查出来。因而情绪低落,愁眉不展,茶饭不香,睡眠越来越差。反复和家属交待身后事宜,但又不甘心就这样死去。求助者家属要求医院心理科协助治疗。

心理咨询师在本案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包括( )。多选

A. 关注求助者的隐私内容
B. 与相关医生保持适当联系
C. 密切关注求助者的情绪
D. 随时调整求助者服药剂量

答案:B,C
解析:
知识点: 心理咨询技能 /咨询方案
求助者情绪明显有问题,咨询师应当关注求助者的情绪。由于求助者有躯体疾病,与心理问题混杂在一起,所以咨询师应当与医生保持适当的联系。

第8题:

案例一:
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61岁,教师。
案例介绍:求助者因冠心痛住院治疗,目前病情已经稳定。一周前,同病房一患者因心脏病救治无效去世。求助者当晚自感病情加重,胸闷、心慌,开始出现入睡困难、经常惊醒的现象。经一周的持续心脏监护,并未发现明显加重迹象。求助者还是觉得自己病情加重了,只是未查出来。因而情绪低落,愁眉不展,茶饭不香,睡眠越来越差。反复和家属交待身后事宜,但又不甘心就这样死去。求助者家属要求医院心理科协助治疗。

心理咨询师在初诊接待中应重点询问该求助者的内容包括( )。多选

A. 婚姻史
B. 冠心病检查结果
C. 成长史
D. 对冠心病的体验

答案:A,B,C
解析:
知识点: 心理诊断技能 /初诊接待
题干特别强调了初诊接待,所以,按照初诊接待的知识点来做题。初诊接待收集的临床资料包括:①一般资料(婚姻家庭);②个人成长史(成长史);③目前症状(身体状况);④既往史。

第9题:

案例一:
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61岁,退休教师。
案例介绍:求助者的一位老朋友半月前因心脏病救治无效去世,求助者得知消息后当晚即感胸闷、心慌,出现入睡困难并容易惊醒的现象。经一周的住院检查,并未发现患心脏病的迹象。但求助者还是怀疑自己得了冠心病,只是医院查不出来。因而情绪较低落,茶饭不香,睡眠越来越差,反复和家属交待后事。求助者家属要求医院心理科协助治疗。

该求助者的躯体症状包括()。多选

A. 心慌
B. 长期失眠
C. 胸闷
D. 情绪低落

答案:A,C
解析:
知识点: 心理诊断技能 /找症状
患者的躯体症状包括“胸闷、心慌,出现入睡困难并容易惊醒”,但半个月不算长期失眠。查询失眠的诊断标准,有这么一条,睡眠障碍的症状每周至少发生3次,并持续1个月以上。可以排除【长期失眠】的选项。

第10题:

案例一:
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61岁,退休教师。
案例介绍:求助者的一位老朋友半月前因心脏病救治无效去世,求助者得知消息后当晚即感胸闷、心慌,出现入睡困难并容易惊醒的现象。经一周的住院检查,并未发现患心脏病的迹象。但求助者还是怀疑自己得了冠心病,只是医院查不出来。因而情绪较低落,茶饭不香,睡眠越来越差,反复和家属交待后事。求助者家属要求医院心理科协助治疗。

引发该求助者心理问题的原因包括()。多选

A. 老年男性
B. 患冠心病
C. 认知偏差
D. 胸闷心慌

答案:A,C
解析:
知识点: 心理诊断技能 /识别病因
老年男性是生物性原因。“经一周的住院检查,并未发现患心脏病的迹象”B错误,没病觉得自己有病是认知偏差。胸闷心慌是心理问题的结果。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