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中国稻作农业未在岭南形成的原因

题目

简述中国稻作农业未在岭南形成的原因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1)岭南釉稻自然生长,四季不缺;
(2)岭南原始居民没有改良釉稻品种之必要;
(3)与上述两点相反的长江中下游在提高产量的要求下,釉稻才得以改良,从而形成了中国稻作农业。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中国已有的世界农业文化遗产青田稻鱼共生系统、红河州哈尼梯田稻作系统和万年的稻作文化系统分别位于()省。

  • A、浙江、云南、江西
  • B、福建、广西、安徽
  • C、安徽、云南、广州

正确答案:A

第2题:

岭南画派是中国画坛独树一帜的绘画流派,形成于明清时期,创始人被誉为“岭南三杰”。他们创立新国画派,其弟子们多为岭南人,故称岭南画派。


正确答案:错误

第3题:

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参考答案:

(1)中国人口政策的失误,导致农业人口及其劳动力数量增长过快,规模过大;
(2)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3)耕地的减少;
(4)农村二三产业不发达,吸纳劳动力少;
(5)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阻碍了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及其二、三产业的转移。


第4题:

中国历史上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分区域性。在长江流域普遍为:()

  • A、旱作与稻作相结合
  • B、灌溉农业
  • C、旱作
  • D、稻作

正确答案:D

第5题:

1988年,中国水稻研究所将全国划为()个稻作区和()个稻作亚区(二级区)。


正确答案:6、16

第6题:

1988年,中国水稻研究所将全国划为6个稻作区和16个稻作亚区()。


正确答案:二级区

第7题:

我国首个世界农业文化遗产是()。

  • A、青田稻鱼共生系统
  • B、红河州哈尼梯田稻作系统
  • C、万年的稻作文化系统

正确答案:A

第8题:

稻作农业社会的建立和古代文明的出现同时发生在良渚文化时期,这传达了一个重要信息:农业起源与文明起源应该是一个相互衔接的、______的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稻作农业社会的建立为古代文明的形成______了基础,古代文明的形成反过来又促进了稻作农业生产的发展。
依次填入画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A.源远流长夯实
B.环环相扣确定
C.一脉相承奠定
D.不可或缺铸就

答案:C
解析:
第一空, 顿号表并列, 前后语义相近, 横线处与“相互衔接” 对应, 语义相近, B 项“环环相扣” 指一环接着一环, 形容连接得紧密, 可以与前文“相互衔接” 构成对应, 保留。 C 项“一脉相承” 比喻某种思想、 行为、 学说之间有继承关系, 可以与前文“相互衔接” 构成对应, 保留。 A 项“源远流长” 形容历史悠久, 与“相互衔接” 不能构成对应, 排除。 D 项“不可或缺” 指非常重要, 无法替代或缺少, 强调重要性, 与“相互衔接”不能构成对应, 排除。
第二空, 搭配“基础” , C 项“奠定” 指使稳固, 使安定, 可以与“基础” 搭配, 符合文意, 当选。 B 项“确定” 指明确肯定, 与“基础” 搭配不当, 排除。

第9题:

从考古发现探讨稻作农业起源的地区?


正确答案: 从考古发现探讨稻作农业起源,是中国考古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目前考古发现证明,栽培稻最早发生在公元前一万二三千年,那时的最佳边缘就在长江流域偏南的地方。
从稻作农业的发生发展到以稻谷为主要粮食作物,从稻作农业起源中心扩大到与现在分布相近的地区,其间经历了很长的过程,可以分为几个明显的阶段:
(1)萌芽期:相当于中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早期,绝对年代大约在公元前13000-前7000年间。属于这一时期的遗址有玉蟾岩、仙人洞、吊桶环三处,可见长江中下游确为稻作起源地。
(2)确立期:相当于新石器时代中期,约为公元前7000-前5000年。这个时期的稻作农业已得到初步发展,分布区有所扩大,并且明显的向北推进,河南裴李岗文化及陕西老官台文化的南部边缘开始种稻,中心区则在长江中游的彭头山文化和城背溪文化范围内。
(3)发展期:相当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约为公元前5000-前3000年。这是稻作农业的分布范围进一步扩大,主要分布区在长江中下游。至今发现有稻谷遗存的地点约有60处,其中长江中下游约有50处,诸如浙江余姚河姆渡、湖南澧县城头山、和湖北江陵阴湘城,其中在江苏吴县草鞋山和湖南澧县城头山还发现了公元前四千多年前的稻田,其余在黄淮流域。如此则说明,一个以稻米生产为主的农业体系已经初步形成。
(4)兴盛期:相当于铜石并用时代,约为公元前3000-前2000年。此时稻作农业分布区域进一步扩大,但仍以长江中下游为主,共发现遗存70余处,其中长江中下游约60处,其余在黄淮流域、四川成都平原和广东北部。
(5)远播期:相当于青铜时代早中期,约为公元前2000-前1000年。中国稻作农业在核心地区继续发展,同时向东南、西南和东北传播,东南到达福建、台湾,西南到达云南,东北则通过辽宁传播到朝鲜半岛和日本,已经接近于现代稻作农业分布的格局。

第10题:

根据中国农业区划的理论与实践,我国水稻种植区划分为()个稻作区。


正确答案:六个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