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和小人的概念出现混乱,最早出现于哪里?()

题目

君子和小人的概念出现混乱,最早出现于哪里?()

  • A、《论语》
  • B、《大学》
  • C、《中庸》
  • D、《孟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君子和而不同”接句为:()

  • A、小人不同而和
  • B、小人同而不和
  • C、小人不和而同
  • D、君子不同则和

正确答案:B

第2题:

“君子”一词在《论语》中出现过107次,和“小人”一词的次数一样


正确答案:错误

第3题:

主张“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把义利作为区分君子于小人的重要标准的是墨子。()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错误

第4题: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指的是君子循理,故常舒泰;小人役于物,故多优戚。


正确答案:正确

第5题: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意思是义利是矛盾的。君子只能选择义,不能选择利。


正确答案:错误

第6题:

子曰:“君子喻于(),小人喻于利。


正确答案:

第7题:

魏晋玄学中“玄”这一概念,最早出现于《孟子》:“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正确答案:错误

第8题:

目录一词最早出现于哪里?


正确答案: 汉成帝年间刘向校书时。

第9题:

根据《论语》的观点,君子和小人的区别包括()。

  • A、君子怀德,小人怀土
  • B、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 C、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 D、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正确答案:A,B,C

第10题:

《论语》中“小人”和“君子”分别出现了多少次?()

  • A、107、24
  • B、107、107
  • C、24、24
  • D、24、107

正确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