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中国文化对印度佛教的消化吸纳与中国化。

题目

简述中国文化对印度佛教的消化吸纳与中国化。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1)印度佛教文化的传入与中国化过程,是中国文化与域外文化的第一次大规模的交流与融合。
(2)隋唐时期佛教达到鼎盛,其中禅宗、天台宗、华严宗、净土宗,都是中国化的佛学宗派,特别是禅宗。禅宗的主要思想如“心性万物”说、“佛性”说、“自语”说、“顿悟”说、“无念”说、“佛法不离世间”说等,对世界佛学改革特别是中国佛学思想产生了重大影响。可以说禅宗是中国化最彻底的佛教宗派。
(3)禅宗在中国哲学史、文化史上也产生了深远影响,如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周敦颐、程颢、程颐、朱熹等都受到过禅宗的影响。佛教传入中国后,对中国文化的许多方面如哲学、文学、艺术、音乐、绘画、建筑以及民间风俗等都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
(4)中国文化以其开放的胸襟与海纳百川的消化吸收能力,将印度佛教与中国国情相结合,使之具体地中国化。作为佛教核心的佛教哲学思想经过与中国本土儒、道的渗透、融合,最终成为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儒、佛、道“三教合一”,极大地丰富了中国哲学精神。宋明理学,成为中外文化交流史上创造性转化的一个典范。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佛教的传播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参考答案:

(1)寺院、僧徒、出家,改变和冲击固有的社会结构、伦理观念,促发着新的生活信念和生存方式。
(2)作为宗教,其精神因素渗透到文化的方方面面,敦煌、龙门、云岗石窟及寺庙建筑中的雕塑,绘画艺术都是艺术中的新景象。
(3)佛理影响着诗歌的内容,佛家感化世人的讲诵和演唱,促使新的文学体载产生。
(4)佛经的翻译,促进了人们对汉语声调的认识。佛经的流传,刺激着印刷业的新变。佛教节日,影响着民间的经济贸易。
(5)寺庙和僧侣其至使一些源于印度的财政制度,如抵押借贷等在中国立足。
(6)而佛教哲学对中国人思维方式的影响,更是深入持久。佛教的传入,深化了中国固有文化。


第2题:

为什么佛教融入中国文化会经历一个艰难的过程?其中国化过程如何?


参考答案:

首先,中国素有“严夷夏之大防”、“尊夏贱夷”之传统,作为一种来自外邦的“夷狄”学说,佛教遭到排斥和抵触乃在必然之中,其次,佛教的诸多异质文化特征,也与中国传统文化明显抵牾。割发剃度,极易引起信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得毁伤”的中国人的反感,出家修行,也很难让忠诚家庭责任、注重烟火延续的中国人接受,礼拜佛祖,更为王者至尊的纲常伦理所不容,总之,几乎佛家所有的清规戒律,都与中国固有的“忠”、“孝”伦理观念格格不入。佛教的中国化首先表现在对道教的积极依附上。佛教与儒学也同样存在着斗争与融合的问题。除了理论上的斗争和融合,佛教在政治上也力图依附统治者。


第3题:

在佛教中,纯粹是中国化,流传最久、支派最多,对中国文化影响最广泛的宗派是( )。

A.法祖宗

B.神宗

C.禅宗

D.华严宗


正确答案:C

第4题:

简述印度佛教的东传。 


正确答案: 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内地经由两条路线:一条是陆路,即由中亚西亚传入我国新疆地区,然后再深入内地。史书上记载的东汉明帝永平十年印度僧人迦叶摩腾、竺法兰等白马驮经到达洛阳的史话,就是经由陆路而来的;稍后的安世高和支娄迦谶也是通过这条陆路来到内地的。另一条是海路,大约到南北朝时才有著名的译经大师从海路来到中国传教,如禅宗祖师达摩就是经海路到达广州,然后才逐渐北上,进入少林寺修行。
佛教传入中国后,在魏晋南北朝时得到很快的发展。到公元4世纪,正当朝鲜半岛出于高丽、百济、新罗三国鼎立的时代,前秦苻坚于建元八年(公元372年)派遣使者和僧人顺道送佛经、佛像至高丽,随后,又有僧人阿道至高丽。不久,高丽即建寺供顺道、阿道居住,这就是朝鲜半岛佛教的开始。到公元7世纪时,新罗统一朝鲜半岛,与唐朝交往甚密,来华留学的僧人很多,隋唐佛教宗派也陆续东传,特别是禅宗传入之后,在新罗时代发展成“禅门九山”,盛极一时。
公元6世纪,佛教从朝鲜半岛南部的百济传入日本。这时的日本正由分散的部族权力结构向统一的中央政府过渡,摄政的圣德太子决定利用佛教作为政治思想工具,要求全体臣民信佛。随后,便有中国和朝鲜半岛的僧人赴日传法,日本僧人也大批来华求法,其中,扬州大明寺僧鉴真,六次东渡,终于成功达到日本,并在日本弘扬律宗,成为日本律宗的始祖,为中日文化交流史写下光辉的一页。入华习法的日本僧人空海、最澄、园仁等,也是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功臣。空海于唐代贞元二十年(公元804年)来华,在长安青龙寺研习密宗与汉学,回国后在日本建立了“真言宗”,史称“东密”,其所著的《文秘镜府论》等,保留了中国文字学和音韵学的许多资料。最澄与空海同时来华,在浙江天台山研习天台宗,后又往越州(今浙江绍兴)学习密法,回国后创立了日本天台宗。园仁为最澄弟子,来华求法,以其实地见闻写成《入唐求法巡行礼记》,成为中外文化交流史上的伟大著作之一。到奈良时代(公元708-781年),日本已形成不同的宗派。其中,在平安时代(公元781-1191年)传入的中国天台宗和真言宗(密宗),都以祈祷“镇护国家,积福灭灾”为神圣使命,深受皇族和贵族的尊崇,拥有众多的信徒,史称日本的“平安二宗”。之后,在镰仓时代(公元1192-1333年),禅宗、净土宗、日莲宗等极度兴盛,并向大众化的方向发展。佛教思想对日本的社会生活、文学艺术、风俗习惯都发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

第5题:

佛教中国化后,产生了许多中国佛教流派,其中最能体现中国文化精神的是()

  • A、唯识宗;
  • B、律宗;
  • C、密宗;
  • D、禅宗

正确答案:D

第6题:

佛教中国化后,产生了许多中国佛教流派,其中最能体现中国文化精神的是()

A.唯识宗;

B.律宗;

C.密宗;

D.禅宗


参考答案:D

第7题:

简述中国文化对佛教的收纳和交汇?


正确答案: (1)印度佛教的传入中国休过程,是中国文化与域外文化的第一次大规模的交流与融合。公元前1世纪,佛教便由克什米尔传入于闻。东汉时期后期佛教徒陆续来华。
(2)佛教在中国经历了五个阶段:即东汉魏晋时期的发展初传价段,东晋南北朝时期的发展阶段,隋唐时期繁荣阶段,宋元明清时期的衰落阶段,近代以来革新阶段。
(3)隋唐时期佛教达到鼎盛,形成天台、三论、华严、法相、禅宗、律宗、净土、密宗等教派。其中禅宗、天台宗、华严宗、净土宗都是中国化的佛学宗派,特别是禅宗。
(4)禅宗相传为南朝宋未菩提达摩在河南少林寺创立,下传慧可、僧璨、道信、至五祖弘忍而分为北宗神秀、南宗慧能,可以说禅宗是中国化最彻底的佛教宗派。
(5)中国文化以开放的胸襟与海纳百川的消化吸收能力,将印度佛教核心的佛教哲学思想经过与中国本土儒家、道家的渗透、融合,最终成为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份。

第8题:

中国的佛教由印度传来,并在中国扎下根,兴盛了一千多年。可见( )。

A.中国的佛教与印度的佛教是完全相同的

B.印度的佛教一定比中国的佛教兴盛

C.中印佛教有相似之处,但中国佛教已经融人了中国文化社会,与印度佛教不同了

D.中印是一家人


正确答案:C
佛教传人中国已经一千多年,传人后与中国本土文化儒道相结合,在中国还有禅宗、华严宗等派别,所以虽然源头来自于印度,但已经有很多中国自己的特色,不同于印度佛教,选项A、B、D都是错误表述,故选C。

第9题:

简述佛教中国化的主要表现。


正确答案: 1.死后成佛到今生成佛
2.禁欲主义苦行僧被修正
3.长期修炼成佛到顿悟成佛
4.佛教对中国巫术的妥协

第10题:

简述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正确答案: 一、佛教学术对汉语语言学的影响
(1)表现在词汇学方面
A.一些中国固有的词语,用来表达佛教义理,如:心、空、真、关、定
B.为译佛典而创造的词,如:四谛、五蕴、缘起、法界、真如。
C.根据佛教观念创新的词,如:万劫难复、狂禅、回光返照。
(2)佛典输入了许多新句法并发展了汉语固有的一些修饰形式。如颠倒词序、颠倒语序、排比句法等。
(3)语音学方面切韵的发明,四声的发明
二、佛教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1)诗歌方面:盛唐后禅宗发达,文人多兼容儒释,在诗文中平添一份脱俗逸趣。
(2)小说方面:佛教为古代志怪小说和神魔小说或直接提供了故事来源,或启发了作者的艺术构思。(3)说唱文学方面:僧徒传教使用读、唱结合,导致通俗文学中说唱文学的发生和发展。
三、佛教对中国其它艺术的影响
(1)建筑:寺院采取宫殿式建筑,其间有宗教性的装饰点缀。
(2)雕塑:佛像塑造逐渐与中国传统的圆雕艺术融为一体。
(3)绘画:中国传统的线与墨与外来的面与色不断交流,不断出新,改变了中国绘画的面貌。
(4)音乐:佛曲与民间乐曲、宫廷乐曲交融互采,渐渐形成了具有“远、虚、淡、静”风格的中国佛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