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高等学校教师的基本素养

题目

简述高等学校教师的基本素养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教师劳动的特点与教师素养之间的联系.


正确答案:
教师职业劳动具有本身独特的特点,这对教师素养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1)教师劳动的示范性几乎表现在教育活动的各个方面.如教师的要求、思维方式、思维品质、知识结构、学习习惯、个性品质等等,无形对学生起着示范作用.教师的示范性是学生最直接、最经常的表率,是引导和规范学生成长所不可缺少的手段.教师劳动的示范性要求教师在各方面起表率作用,首先,具有较高的师德,教师在思想、品德和作风上必须成为学生的表率;其次,拥有渊博的知识和多方面的才能,教师要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知识,熟悉学科的基本结构和各部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了解学科的发展方向最新研究成果.同时,教师也应该具有多方面的兴趣和才能,这样就更有条件接近和深入学生,赢得更多的教育机会.
(2)由于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和教育情景的复杂性,以及教师的劳动对象的主观能动性,决定了教师劳动的创造性特点.教师必须因材施教,灵活运用教育、教学的原则、方法,对教材的内容和加工进行适当的处理,以及在生成性课堂上具备一定的教育机智.这就要求教师应该掌握教育科学和教育能力,学习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等方面的知识,掌握正确的教育观点,了解教育工作的基本规律和基本方法,并用以指导自己的教育实践.
(3)教师劳动具有空间的广延性和时间的连续性,因为,学生接受外界影响没有时空的界限,教师的劳动自然也无时空界限可言.教师的劳动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而随意中断.教师劳动的这一特点要求教师具有一定的责任心,对教育事业忠诚和热爱,对学生的学习、思想和身体等方面进行全面关心.这对他们的职业道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2题:

简述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


正确答案:

第3题:

教师的素养包括哪些基本内容?

 


教师的素养是进行教育工作的前提条件。首先是职业道德素养。要求教师要忠于人民教育事业,热爱学生,有集体协作精神,并能严格要求自己,诲人不倦,学而不厌。

其次是知识素养。教师在有比较系统的马列主义理论修养的基础上,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这是教师知识结构的核心。还应有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和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

能力素养是教师素养又一重要构成部分,直接影响教育效果。主要应具备组织教育和教学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管理和自我调控能力。

 

第4题:

简述高等学校教师的劳动特点。


答案:
解析:
(1)劳动的复杂性;
(2)劳动的创造性;
(3)劳动的示范性;
(4)劳动的个体性与群体性。

第5题:

简述我国高等学校教师取得有关教师职务应当具备的基本条件


参考答案:高等学校的教师取得有关的职务应当具备下列基本条件:(1)取得高等学校教师资格;(2)系统地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3)具备相应职务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4)承担相应职务的课程和规定课时的教学任务。

第6题:

教师的基本素养包括( )。

A.文化素养

B.教育素养

C.思想素养

D.语言素养


正确答案:ABCD
教师的基本素养包括文化素养、思想素养、教育素养和语言素养。

第7题:

简述教师的专业素养。


正确答案:

教师的专业素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
(2)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
(3)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

第8题:

简述教师应具备的能力素养。


正确答案:
教师应具备的能力素养包括:
    (1)了解学生及同学生交往的能力。师生交往,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创造民主的教育气氛,是教育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了解学生可以采取多种方法,其中,最重要的方法是教师的直接观察。
    (2)语言表达能力。语言是教师传播知识、与学生交流的主要手段,从事教育工作必须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语言的基本要求是:语音正确,发音标准,说普通话;用词准确,语句完整;层次清楚,系统连贯,逻辑性强;富于启发性,有感染力;符合环境和表达内容的要求,符合学生身心卫生的需要。
    (3)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能力。教师要懂得先进技术手段的基本原理,掌握有关的知识,并有制作教学用软件的能力。
    (4)组织管理能力。教师是学生的领导者、组织管理者,要负责教学过程中的组织管理和学生集体的组织管理。
    (5)教育科学研究能力。教育是富有创造性的工作,每位教师在完成教书育人工作的同时,还要不断总结经验,参加教育科学研究。教师在教育科研过程中,要有正确选择课题、科学设计研究方案、进行实验操作、做好观察记录、积累系统资料、深入分析研究、形成研究成果等一系列科研能力。

第9题:

简述高等学校教师的基本权利。


答案:
解析:
高等学校的教师享有《教师法》所规定的下列基本权利:
(1)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
(2)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
(3)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
(4)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
(5)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
(6)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

第10题:

简述高等学校教师的任务。


答案:
解析:
高等学校的基本职能一般有三种:培养人才、发展科学、为社会服务,高等学校要完成这三种职能,主要通过教师的工作来实现。因此,高校教师的任务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教书育人
每个教师都应积极承担教学工作,认真搞好教学,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完成教书育人的任务。高校教师要根据专业设置、培养目标的要求,并遵循大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认真钻研教材,精心组织教学,在传授知识、发展学生智能的同时,还要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帮助、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培养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
(2)科学研究
高校教师要通过科学研究,不断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掌握科学研究的规律和治学的方法,从而丰富、更新教学内容,有效地指导学生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同时,教师通过科学研究,可以站在本专业领域的前沿,使自己的研究成果在本学科处于领先地位,从而促进学科发展和专业的改造。因此,高校教师必须把教学与科研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互相促进、相得益彰,把科学研究当作自己应有的职责。
(3)为社会服务高等学校的现代化和开放性,使得它与社会经济发展、科技进步有着越来越密切的联系。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作为一项产业,应该充分发挥对社会的服务功能。高校教师应该利用自身的丰富知识和科研优势,通过学术报告、科技咨询、培训人才等多种形式为社会服务,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在为社会服务的过程中,教师又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了解对高校科研方向的需求,更好地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