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进出口商品检验常用的方法有()A、感官检验B、物理检验C、化学检验D、生物检验E、仪器分析
查看答案
问题:对于一批产品,按5%的比例抽样,样本中允许有1个不合格品,这种抽样方案是()A、单比例抽样B、双比例抽样C、序贯抽样D、链形抽样
问题:常用的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中的两点分布记作()A、P(ξ=1)=ρB、ξ=β(u.p)C、ξ~P(λ)D、ξ=V[a.b]
问题:保险人负有给付保险金的义务,这要求保险人()A、在与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达成有关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协议后60日内,履行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义务B、自收到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请求和有关资料之日起30日内,对其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数额不能确定的,应当根据已有证明和资料可以确定的最低数额先予支付C、没有及时依法或者依照保险合同履行给付保险金义务的,应继续履行支付保险金,但对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因此所受到的损失不予赔偿,这就是保险人的除外责任D、保险人或者再保险接受人对在办理保险业务中知道的投保人、被保险人、受益人或者再保险分出人的业务和财产情况及个人隐私,负有保密的义务
问题:在测量每一水舱时,如有疑问,则应()A、放弃测量B、进行复测C、维持原数D、照抄船方数
问题:市场法中机器设备的比较因素有()A、交易因素B、个别因素C、时间因素D、地域因素E、政治因素
问题:在容器检定中,上部基准点是指()A、垂直测量轴线或测量管和位于容器底部的计量板上表面的交点,或和容器底部上表面的交点B、液位测量的起始点C、位于垂直测量轴线上部的一个点,或垂直测量轴线与其经过的引导装置(如测量管)的上部边缘的水平交点D、位于垂直测量轴线下部的一个点,或垂直测量轴线与其经过的引导装置(如测量管)的上部边缘的水平交点
问题:1405年至1433年,郑和七下西洋;当时的国际贸易是当场看货成交,货物的品质和价格由买卖双方当场确定。
问题:船舶开航后,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不能归责于承运人和托运人的原因致使船舶不能在合同约定的目的港卸货的,船长有权将货物在目的港邻近的安全港口或者地点卸载,视为已经履行合同,合同另有约定外。()
问题:检定人员在评定计量特性前,必须先对计量器具的外观、工作正常性等非计量特性进行检查。()
问题:根据我国政府入世承诺,我国将逐步开放检验鉴定市场,()以后可以允许设立外商独资进出口商品检验鉴定机构。A、2003年12月11日B、2004年12月11日C、2005年12月11日D、2006年12月11日
问题:财产鉴定的途径有()A、清算途径B、收益途径C、市场途径D、成本途径E、以上都是
问题: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公布了()。明令停止中外公证行的业务活动,规定一切检验和公证鉴定业务统一由中国商品检验局办理,确立了中国检验机构独立自主行使检验主权的制度。A、《商品出口检验暂行规则》B、《商品检验暂行条例》C、《商检法》D、《商品检验法》
问题:在国际贸易中使用贸易术语可以节省交易费用。()
问题:产地在外地的目录内工业产品,在产地装箱的,直接向产地检验检疫局申请检验、核价和监装,领取装运前检验证书和出境货物换证凭单(或出境货物换证凭条)。至本地后向口岸检验检疫局申请换发通关单。()
问题:《商检法》及其实施条例规定,出口商品的报检主体是()A、收货人、发货人B、发货人、承运人C、发货人或其代理人D、收货人或其代理人
问题:下列贸易术语中只适用于海运和内河运输的有()A、EXWB、FASC、DAFD、DESE、DEQF、DDUG、DDP
问题:拒收概率指批或过程质量水平为一定值时,使用一定抽样方案验收时不接收该批或单位产品的概率。()
问题:进出口商品检验依据()A、法律依据B、法规依据C、部门规章依据D、国际非公约
问题:在对液深为12.005米的油液测量液温时,测得整罐油液的平均温度为39.4℃。下列猜测肯定错误的是()A、液温测量了二次,各次测量结果分别为39.0℃和39.8℃B、液温测量了三次,各次测量结果分别为38.3℃、39.7℃和40.2℃C、液温测量了三次,各次测量结果分别为38.6℃、39.6℃和40.0℃D、液温测量了五次,各次测量结果分别为37.6℃、38.5℃、39.3℃、40.2℃和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