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端螺旋体脑动脉炎在急性感染钩端螺旋体后发病时间为( )A、急性感染后即发病B、急性感染后1周C、急性感染后2周D、急性感染后2周~5个月E、急性感染后6个月

题目

钩端螺旋体脑动脉炎在急性感染钩端螺旋体后发病时间为( )

  • A、急性感染后即发病
  • B、急性感染后1周
  • C、急性感染后2周
  • D、急性感染后2周~5个月
  • E、急性感染后6个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急性肾小球肾炎前驱感染史通常为

A、链球菌感染后1~3周

B、链球菌感染后4~6周

C、链球菌感染后2个月

D、链球菌感染后3个月

E、链球菌感染后6个月


参考答案:A

第2题:

钩端螺旋体感染后,取尿标本应于

A、第2天

B、1周后

C、2周后

D、3周后

E、4周后


参考答案:C

第3题:

下述外科感染的分类中不正确的是( )。

A、按病灶部位分类:可分为软组织感染、腹腔内感染、腹膜后感染、乳腺感染、乳腺后感染、肾内感染和肾周感染等

B、按致病菌分类:非特异性感染、特异性感染

C、按发病机制分类:原发感染、二重感染、机会性感染以及医院内获得性感染等

D、按病程长短分类:按发病时间的长短分为急性(病程不足3周)、慢性(超过两个月)、亚急性(急、慢性两者之间)

E、按病程长短分类:按发病时间的长短分为急性(病程不足2周)、慢性(超过两个月)、亚急性(急、慢性两者之间)


参考答案:E

第4题:

急性肾小球肾炎前驱感染史通常为

A.链球菌感染后1—3周

B.链球菌感染后4~6周

C.链球菌感染后2个月

D.链球菌感染后4个月

E.链球菌感染后6个月


正确答案:A

第5题:

下述外科感染的分类中错误的是

A、按致病菌分类:非特异性感染、特异性感染

B、按病变进展过程分类:按发病时间的长短分为急性、慢性、亚急性

C、按发病机制分类:原发感染、二重感染、机会性感染以及医院内获得性感染等

D、按病灶部位分类:可分为软组织感染、腹腔内感染、腹膜后感染、乳腺感染、乳腺后感染、肾内感染和肾周感染等

E、按病程长短分类:按发病时间的长短分为急性、慢性、亚急性


参考答案:E

第6题:

最可能的诊断为

A.霍乱

B.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C.急性肾炎

D.肾综合征出血热

E.钩端螺旋体病


正确答案:D
有发热、出血和肾脏损害三大主要特征,有全身中毒症状(三痛:头痛、腰痛、眼眶痛),毛细血管损害(三红:颜面、颈、上胸部潮红),肾损害(蛋白尿),有典型发热期特征,符合肾综合征出血热的临床表现。

第7题:

钩端螺旋体感染后多长时间取血可检出抗体


正确答案:C
钩端螺旋体感染后,标本采集包括血液、尿和脑脊液,发病早期(1周内)血液中检出钩体的阳性率高,1周后尿和脑脊液的阳性率高。感染6~10天取血可检出抗体,在病初和发病的3或4周采集双份血清,监测抗体滴度的变化对诊断有重要价值。

第8题:

急性肾小球肾炎发病时间通常见于 查看材料

A.链球菌感染后4天

B.链球菌感染后1~4周

C.链球菌感染后1个月

D.链球菌感染后1年

E.与链球菌感染无关


正确答案:B
急性肾小球肾炎为感染后免疫反应所引起,链球菌感染后通常有l~4周的间歇期,是抗体形成所需时间,一般从感染即抗原的刺激至产生抗体发生免疫反应需1~4周。

第9题:

急性肾小球肾炎发病时间通常见于 ( )。

A.链球菌感染后3~4d

B.链球菌感染后1~4周

C.链球菌感染后1个月

D.链球菌感染后6个月

E.链球菌感染后1年


正确答案:B
解析:急性肾炎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

第10题:

急性肾炎的发病机制主要是

A.链球菌直接感染
B.感染后细胞溶解型免疫反应
C.感染后免疫复合物型损伤
D.感染后速发型免疫反应
E.感染后迟发型免疫反应

答案:C
解析: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