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骨质疏松症的预防。

题目

试述骨质疏松症的预防。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骨质疏松症的预防方法是:坚持体育锻炼,鼓励步行,预防跌跤,注意合理营养,补钙同时给予维生素D和蛋白质;增加户外活动,日照可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避免过量饮酒;戒烟,避免过量运动和不适当活动。预防骨折发生。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对还未诊断骨质疏松症,也没有初次骨折,但是属于骨质疏松高危人群的人进行预防属于骨质疏松的()

A.初级预防

B.二级预防

C.三级预防

D.以上都不是


答案:A

第2题:

骨质疏松症的营养预防包括( )。


正确答案:ABCDE
【考点】骨质疏松症的营养预防骨质疏松症的营养预防包括:①绝经后妇女钙的RNI为1000mg/日,钙来源应以饮食为主,当从饮食中不易达到上述推荐量时,可选用钙强化食品和钙补充剂。②适度体力活动,负重运动有利于骨骼发育及骨量增加,同时户外活动接受日光照射可增加维生素D的合成。③适量食用大豆或大豆制品(豆浆),或补充大豆异黄酮(80mg/13或以上)有可能减少骨量的丢失。④补充维生素D。注意每日有一定时间的户外活动,并适当补充维生素D,尤其是缺乏户外活动的老人。⑤摒弃不良习惯,如吸烟、过量饮酒和咖啡都不利于提高骨峰值,在更年期更会增加骨矿丢失。⑥治疗骨质疏松症的药物,有雌激素类、双磷酸盐类、活性维生素D类等可减低骨折的发生率,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第3题:

骨质疏松症患者需要综合性的治疗,治疗措施包括运动、预防摔跤、药物治疗、外科治疗、营养及饮食。


正确答案:对

第4题:

试述预防早产的要点。


正确答案: 预防早产的要点有:①孕期增加营养,禁止性交。防止感染;②注意身心健康,避免精神创伤;③高危孕妇应多卧床休息,特别是多向左侧卧;①子宫颈内口松弛者,应于妊娠14~16周作子宫颈内口环扎术;⑤积极治疗合并症。

第5题:

怎样从小预防骨质疏松症?


正确答案: 预防的关键期为12~18岁的年龄段。
研究资料表明,从12岁起补充钙质,其骨密度可望提高,到18岁时比不补钙者高出60%,从而对成年后免受骨质疏松症的侵袭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

第6题:

骨质疏松症的预防比治疗更为现实和重要。()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答案:正确

第7题:

骨质疏松症可通过喝茶及参加户外活动来预防。


正确答案:正确

第8题:

针对已经有骨质疏松症或者已经发生过骨折患者的预防属于骨质疏松预防的()

A.初级预防

B.二级预防

C.三级预防

D.以上都不是


答案:B

第9题:

骨质疏松症的预防都有哪些方法?


正确答案:1.以运动强健骨骼,可增加骨骼的矿物质含量。
2.从饮食中摄取足够的钙质。
3.熬骨头汤时加些醋,可帮助溶解骨头中的钙。
4.服用钙质补充物,可将钙质补充物置一锭于醋中,若裂成数块,则较易溶于胃里,若无,应更换其它品牌。
5.摄取足够的维他命D,以帮助吸收钙质。
6.节制使用酒精。
7.戒烟。
8.限制咖啡因用量。
9.不要吃太多的肉,以免蛋白质促使钙质排出,而导致钙质流失。
10.减少盐量,以免愈多的钙质随着钠在尿液中被排出。
11.注意磷酸的摄取量,理想的摄取量钙质与磷酸应是1:1,因钙质较不易被吸收,所以应增加钙质的吸收量。
12.有骨骼疾病的家族病历、白种人、肤色白皙、骨架较小、体脂肪较少、四十岁以上、已切除卵巢、未生过小孩、停经期提早来、对乳品过敏的人较容易得到骨质疏松症。

第10题:

试述骨质疏松症的体育康复疗法。


正确答案: (一)运动方式:有氧运动、肌力的训练平衡和灵活性训练
1、有氧运动如慢跑、快走和登台阶等。有氧运动可直接起到刺激骨形成和抑制骨吸收的作用。
2、肌力训练承重运动在维持骨量中是最有效的运动方式。运动增加凸面面积能刺激成骨细胞活性,增强骨质疏松骨骼承受应激的能力。当然这些运动要根据个体潜在能力,应从最小负荷开始并逐渐增加,以使病人有足够的时间来适应。患骨质疏松症的老年患者还应该避免在划船训练器上锻炼,因由最大限度的向前弯腰可能引起后背的扭伤和脊柱的压缩性骨折。
肌力训练的方式可根据具体条件灵活选择,如负重抗阻练习、克服弹性物体的练习:对抗性练习:
3、平衡和灵活性训练是预防跌倒的重要运动方式,如体操、舞蹈、太极拳等。增强肌力、提高平衡能力和灵活性的运动训练,但要避免脊柱屈曲的活动。对
于骨密度明显降低,而且肌肉无力和有平衡障碍的病人,运动训练加强协调和平衡能力,使其骨密度升高和肌力增强,可预防跌倒。
(二)运动强度运动强度因不同个体和骨质疏松的不同程度而有差异。运动强度逐渐增加才能使骨强壮。运动负荷应在骨能承受的机械应力范围之内。运动时间和强度应随着患者能力的增加而相应的增加。
(三)运动时间和频率:在已经确定的运动强度范围内,以轻微疲劳而休息后得以缓解为前提,动作简单的运动项目,练习时间可以稍长;动作复杂的运动项目.时间可以稍短。一般每次运动时间为20-30分钟,每日总运动时间视具体情况从30-60分钟不等,可进行间歇运动。运动频度取决于运动强度和每次运动持续的时间,每周最好训练3-5次。如果少于3次,效果不佳。
(四)注意事项:运动前老年人必须进行常规身体检查和运动功能试验,明确有无医疗体育禁忌证。老年人、虚弱者、合并其他疾病(糖尿病、关节炎、心血管或肺部疾患)的患者需要医师帮助设计运动方案并参与到训练中来,同时必须加强自我监督。对于严重骨质疏松症、伴有骨折或疼痛被迫卧床者,应予以短期休息和止痛治疗,待症状减轻应在物理治疗师指导下安排活动,进行被动运动和辅助的主动运动,其目的是维持肌力、关节活动度和循环呼吸功能。主动运动能主动收缩局部和全身肌肉、防止肌肉萎缩和骨量进一步丢失。等长运动则起到增强肌力和提高骨密度的效果。对脆弱的骨骼上进行过分的训练将引起机体疲劳和压缩性骨折,骨质疏松患者不宜做下列运动:强度或负荷较大的运动。屏气用力的运动。对抗性或技巧性强的运动。仰卧起坐、触摸脚尖和划船样动作等过度前屈动作(尤其椎体骨质疏松症的患者应避免)。此外还应避免使血压骤然升高的动作,如头朝下的倒立、蹲起等。骨质疏松症的病人,除运动疗法外应配合药物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治疗因病因不同而有多种综合治疗方案,不要以增加运动锻炼来取代药物治疗,运动和药物或营养综合防治骨质疏松的效果比任何一种单一手段的治疗效果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