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38岁,住院进行了髋关节置换术,术后第7天,患者忽感右侧下肢肿胀、疼痛,活动后加重,在抬高患肢后疼痛稍微减轻。对该患者进行治疗,不宜选用的药物是()。A、肝素B、利伐沙班C、氯吡格雷D、阿替普酶E、华法林

题目

患者,男性,38岁,住院进行了髋关节置换术,术后第7天,患者忽感右侧下肢肿胀、疼痛,活动后加重,在抬高患肢后疼痛稍微减轻。对该患者进行治疗,不宜选用的药物是()。

  • A、肝素
  • B、利伐沙班
  • C、氯吡格雷
  • D、阿替普酶
  • E、华法林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C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抗凝血药物

A.氯吡格雷

B.利伐沙班

C.华法林

D.阿替普酶

E.血凝酶


正确答案:C

第2题:

患者,男性,38岁,住院进行了髋关节置换术,术后第7天,患者忽感右侧下肢肿胀、疼痛,活动后加重,在抬高患肢后疼痛稍微减轻。该患者最可能发生了( )。A、脉管炎

B、下肢动脉栓塞

C、病理性骨折

D、肺动脉栓塞

E、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对该患者进行治疗,不宜选用的药物是( )。A、肝素

B、利伐沙班

C、氯吡格雷

D、阿替普酶

E、华法林

下列药物中,可以减弱华法林抗凝作用的药物是( )。A、阿司匹林

B、抗菌药物

C、阿替普酶

D、布洛芬

E、糖皮质激素

若患者深静脉血栓进展迅速,已达膝关节以上,则预防肺栓塞应( )。A、抗凝治疗

B、溶栓治疗

C、下腔静脉滤器放置术

D、小剂量肝素治疗

E、间歇性充气泵压迫治疗


参考答案:问题 1 答案:E


问题 2 答案:C


问题 3 答案:E


问题 4 答案:C

第3题:

该患者不宜选用的药物为 查看材料

A.肝素

B.华法林

C.氯吡格雷

D.利伐沙班

E.阿替普酶


正确答案:C
C

第4题:

患者男性,35岁,髋关节置换术后7天,患者右侧下肢肿胀、疼痛,抬高患肢后可好转。

可以减弱华法林抗凝作用的药物为查看材料

A.阿司匹林
B.布洛芬
C.抗菌药物
D.糖皮质激素
E.阿替普酶

答案:D
解析:
减弱华法林抗凝作用的常用药物有:维生素K、苯巴比妥、雌激素、糖皮质激素、口服避孕药、螺内酯等;增强华法林抗凝作用的常用药物有:抗血小板药、非甾体类抗炎药、抗茵药物等。

第5题:

共用题干
男性,35岁,髋关节置换术后7天,患者右侧下肢肿胀、疼痛,抬高患肢后可好转。

该患者不宜选用的药物为
A:肝素
B:华法林
C:氯吡格雷
D:利伐沙班
E:阿替普酶

答案:C
解析:
答案分别为[A、C、D],本题考查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表现及治疗药物和用药注意事项。(1)该患者手术后,血液处于高凝状态,且患者制动,为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因素,且该患者术后7天出现患肢肿胀、疼痛,抬高患者可缓解,为深静脉血栓的临床表现。(2)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药物治疗的主要目的是预防肺栓塞,需使用的药物包括:①抗凝药物:肝素、华法林、新型抗凝药(达比加群酯、利伐沙班、阿哌沙班);②溶栓治疗药物:链激酶、尿激酶和阿替普酶。而氯吡格雷为抗血小板聚集药物。(3)减弱华法林抗凝作用的常用药物有:维生素K、苯巴比妥、雌激素、糖皮质激素、口服避孕药、螺内酯等;增强华法林抗凝作用的常用药物有:抗血小板药、非甾体类抗炎药、抗菌药物类等。

第6题:

男性,35岁,髋关节置换术后7天,患者右侧下肢肿胀、疼痛,抬高患肢后可好转。

该患者最可能发生了A、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B、下肢动脉栓塞

C、肺动脉栓塞

D、病理性骨折

E、脉管炎

该患者不宜选用的药物为A、肝素

B、华法林

C、氯吡格雷

D、利伐沙班

E、阿替普酶

可以减弱华法林抗凝作用的药物为A、阿司匹林

B、布洛芬

C、抗菌药物

D、糖皮质激素

E、阿替普酶


参考答案:问题 1 答案:A


问题 2 答案:C


问题 3 答案:D

第7题:

共用题干
男性,35岁,髋关节置换术后7天,患者右侧下肢肿胀、疼痛,抬高患肢后可好转。

可以减弱华法林抗凝作用的药物为
A:阿司匹林
B:布洛芬
C:抗菌药物
D:糖皮质激素
E:阿替普酶

答案:D
解析:
答案分别为[A、C、D],本题考查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表现及治疗药物和用药注意事项。(1)该患者手术后,血液处于高凝状态,且患者制动,为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因素,且该患者术后7天出现患肢肿胀、疼痛,抬高患者可缓解,为深静脉血栓的临床表现。(2)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药物治疗的主要目的是预防肺栓塞,需使用的药物包括:①抗凝药物:肝素、华法林、新型抗凝药(达比加群酯、利伐沙班、阿哌沙班);②溶栓治疗药物:链激酶、尿激酶和阿替普酶。而氯吡格雷为抗血小板聚集药物。(3)减弱华法林抗凝作用的常用药物有:维生素K、苯巴比妥、雌激素、糖皮质激素、口服避孕药、螺内酯等;增强华法林抗凝作用的常用药物有:抗血小板药、非甾体类抗炎药、抗菌药物类等。

第8题:

抗血小板药物

A.氯吡格雷

B.利伐沙班

C.华法林

D.阿替普酶

E.血凝酶


正确答案:A

第9题:

患者,男,35岁,髋关节置换术后7天,患者右侧下肢肿胀、疼痛,抬高患肢后可好转。
该患者不宜选用的药物为

A.肝素
B.华法林
C.氯吡格雷
D.利伐沙班
E.阿替普酶

答案:C
解析:

第10题:

患者男性,35岁,髋关节置换术后7天,患者右侧下肢肿胀、疼痛,抬高患肢后可好转。

该患者不宜选用的药物为查看材料

A.肝素
B.华法林
C.氯吡格雷
D.利伐沙班
E.阿替普酶

答案:C
解析:
深静脉血栓形成药物治疗的主要目的是预防肺栓塞,需使用的药物包括:①抗凝药物:肝素、华法林、新型抗凝药(达比加群酯、利伐沙班、阿哌沙班);②溶栓治疗药物:链激酶、尿激酶和阿替普酶。而氯吡格雷为抗血小板聚集药物。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