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53岁。输液过程中发生了急性肺水肿,护士给予高流量吸氧

题目

患者,女,53岁。输液过程中发生了急性肺水肿,护士给予高流量吸氧,在湿化瓶中加入20%~30%的乙醇,目的是()。

  • A、预防肺部感染
  • B、提高吸入氧浓度
  • C、减少回心血量
  • D、扩张肺部毛细血管
  • E、降低肺泡内泡沫的表面张力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患者,女性,76岁。输液过程中发生了急性肺水肿,护士给予高流量吸氧,在湿化瓶内放入20%~30%的乙醇,目的是

A.降低肺泡内泡沫的表面张力

B.预防肺部感染

C.减少回心血量

D.提高吸入氧的浓度

E.扩张肺部毛细血管


正确答案:A
20%~30%乙醇可以降低肺泡内泡沫的表面张力,使泡沫破裂消散。以此改善肺部气体交换,减轻缺氧症状。

第2题:

护士应给予患者的吸氧方式是( )

A.持续低流量吸氧

B.间断低流量吸氧

C.高流量吸氧

D.低流量20%乙醇湿化吸氧

E.高流量20%乙醇湿化吸氧


正确答案:A

第3题:

患者,女性,65岁。输液过程中发生了急性肺水肿,护士给予高流量吸氧,在湿化瓶内放入20%~30%的乙醇,目的是()。

A、扩张肺部毛细血管

B、减少回心血量

C、提高吸入氧的浓度

D、预防肺部感染

E、降低肺泡内泡沫的表面张力


答案E

第4题:

患者女,65岁。输液过程中发生了急性肺水肿,护士给予高流量吸氧,在湿化瓶内放入20%~30%的乙醇,目的是

A.扩张肺部毛细血管
B.减少回心血量
C.提高吸入氧的浓度
D.预防肺部感染
E.降低肺泡内泡沫的表面张力

答案:E
解析:
急性肺水肿给予高流量吸氧时,在湿化瓶内需要加入酒精,主要是为了降低肺泡表面张力,使泡沫破裂消散,改善气体交换,减轻缺氧症状,因此E是正确答案。A、B、C、D选项内容与加酒精无关,故不选。解题关键:用酒精不能减少回心血量、不能预防肺部感染,更不能提高氧浓度,吸氧时与扩张肺部毛细血管也无关,可逐个排除。

第5题:

护士应给予该病人的吸氧方式是( )。

A.持续低流量吸氧

B.间断低流量吸氧

C.高流量吸氧

D.低流量20%酒精湿化吸氧

E.高流量20%酒精湿化吸氧


正确答案:A
解析:慢性心功能不全的护理

第6题:

下列措施对急性肺水肿病人减轻心脏负担没有效果的是

A.取端坐位

B.立即停止输液

C.高流量吸氧

D.给予利尿剂

E.四肢轮流结扎


正确答案:C
急性肺水肿病人应取端坐位、四肢轮流结扎均有利于减少血液回流,有利于减轻心脏负担;立即停止输液,避免增加血容量,增加心脏负担;利尿剂有利于减少血容量,减轻心脏负担;高流量吸氧有利于减轻缺氧症状,对心脏负担无直接影响。

第7题:

急诊护士应给予病人吸氧方法是( )

A.持续低流量吸氧

B.间断低流量吸氧

C.高流量吸氧

D.低流量酒精湿化吸氧

E.高流量酒精湿化吸氧


正确答案:E

第8题:

急性肺水肿患者氧疗应给予高流量(6~8L/min)酒精湿化(氧气流经30%~50%酒精)吸氧。()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对

第9题:

患者,女性,58岁。因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入院治疗,给予抗感染、补液、对症治疗,日输液量1000ml。今晨输液过程中,突然出现胸闷、胸骨后疼痛,继之呼吸困难、严重发绀,主诉有濒死感,听诊心前区可闻及响亮、持续的“水泡声”。护士提供的恰当的护理措施是A、减慢滴速,密切观察

B、加压输液无需专人守护

C、高流量吸氧

D、20%~30%乙醇湿化吸氧

E、立即停止输液,通知医生配合抢救

此时患者应采取的体位是A、端坐位,双腿下垂

B、左侧头低足高卧位

C、左侧头高足低卧位

D、右侧头低足高卧位

E、右侧头高足低卧位

该患者可能发生了A、心绞痛

B、心肌梗死

C、过敏反应

D、空气栓塞

E、急性肺水肿


参考答案:问题 1 答案:E


问题 2 答案:B


问题 3 答案:D

第10题:

患者,女性,56岁,在输液过程中出现急性肺水肿的症状。护士给予酒精湿化吸氧,湿化瓶内酒精的浓度是

A.70%~90%
B.10%~20%
C.30%~50%
D.50%~70%
E.20%~30%

答案:E
解析: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