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40岁,诊断为格雷夫斯(Graves)病,用甲巯咪唑治疗3个

题目

女,40岁,诊断为格雷夫斯(Graves)病,用甲巯咪唑治疗3个月(10mg,每日3次),甲亢症状消失,停药1个月后甲亢症状复发,其原因主要是()

  • A、甲巯咪唑剂量偏小
  • B、选药不当
  • C、疗程太短
  • D、未及时手术
  • E、未使用放射性碘治疗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患者男性,28岁,诊断为甲亢,给予甲巯咪唑治疗,20d后白细胞2.1×109/L,中性粒细胞1.0×109/L,甲亢的下一步治疗

A.甲巯咪唑减量

B.甲巯咪唑与升白细胞药物合用

C.放射性碘治疗

D.手术治疗

E.停甲巯咪唑,加用升白,细胞药物,密切观察白细胞数量变化


正确答案:E

第2题:

患者男性,28岁,诊断为甲亢,给予甲巯味唑治疗,20d后白细胞2.1×109/L,中性粒细胞1.0×109/L,甲亢的下一步治疗

A.甲巯咪唑减量

B.甲巯咪唑与升白细胞药物合用

C.放射性碘治疗

D.手术治疗

E.停甲巯咪唑,加用升白细胞药物,密切观察白细胞数量变化


正确答案:E

第3题:

女,40岁,诊断为格雷夫斯(Graves)病,用甲巯咪唑治疗3个月(10mg,每日3次),甲亢症状消失,停药1个月后甲亢症状复发,其原因主要是

A.甲巯咪唑剂量偏小

B.选药不当

C.疗程太短

D.未及时手术

E.未使用放射性碘治疗


正确答案:C
C。甲亢症状消失后,宜维持量治疗 1.5~2年,无严重反应,不宜中断。故选C。

第4题:

患者,女,34岁,因诊为Graves病服用甲巯咪唑治疗。2周后,患者出现发热、咽痛,此时应首先考虑复查

A.总T,T
B.游离T、T
C.TSH
D.血常规
E.尿常规

答案:D
解析:
甲亢患者服用抗甲状腺药物最常见的副作用是粒细胞减少,易导致细菌感染,今患者出现发热、咽痛,首先考虑上呼吸道细菌感染,故首先考虑复查白细胞,故选D。

第5题:

患者,女,34岁,因诊断为Graves病服用甲巯咪唑治疗。2周后,患者出现发热、咽痛,此时应首先考虑复查

A:总T3,T4
B:游离T3,T4
C:TSH
D:血常规
E:尿常规

答案:D
解析:
甲亢患者应用甲巯咪唑,该药物常见的副作用为粒细胞减少。现患者出现发热、咽痛,考虑因粒细胞减少导致免疫力降低引起的感染,所以要查血常规。

第6题:

男性,28岁,诊断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给予甲巯咪唑(他巴唑)治疗,20d后白细胞 2.1×109/L,中性粒细胞1.0×109/L,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下一步治疗

A.甲巯咪唑(他巴唑)减量

B.甲巯咪唑与升白细胞药物合用

C.放射性碘治疗

D.手术治疗

E.停甲巯咪唑,加用升白细胞药物,密切观察白细胞。


正确答案:E

第7题:

患者,女,38岁。Graves病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后10年。近4个月心慌、怕热、多汗、手颤抖,体重下降5kg。血TSH、FT、FT检查证实甲亢复发,服甲巯咪唑2周后因严重药疹而停药。下一步治疗应

A.甲巯咪唑加抗过敏药物

B.改用丙硫氧嘧啶

C.改用β受体阻滞剂

D.再次手术治疗

E.用核素I治疗


正确答案:B

第8题:

患者,女性,28岁.21岁时因心慌、怕热、多汗、消瘦就诊,确诊Graves病,甲巯咪唑(他巴唑)规范治疗2年.25岁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复发,再次甲巯咪唑治疗,2个月后甲状腺功能正常,继续治疗1年半停药.最近2个月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症状、体征再现,查血T3、T4及TSH确认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第2次复发.患者结婚5年,尚未生育,希望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后怀孕.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治疗为( )。

A.大剂量碘剂

B.再次甲巯咪唑治疗,疗程延长至3~4年

C.用甲巯咪唑,甲状腺功能正常后加用131I治疗

D.用甲巯咪唑,甲状腺功能正常后行甲状腺大部切除术

E.直接行甲状腺大部切除术


正确答案:D
此题暂无解析

第9题:

患儿女,8岁。已诊断Graves病,应采用什么治疗

A、心得安
B、甲巯咪唑
C、131I治疗
D、手术切除
E、以上均同时使用

答案:B
解析:
目前仍以抗甲状腺药物治疗为首选疗法,比较安全,疗程较长可达数年。

第10题:

患者,女,24岁,因诊断为Graves病,服用甲巯咪唑治疗。1周后,患者出现发热、咽痛,此时应首先考虑复查

A.游离T、T
B.血常规
C.总T、T
D.TSH
E.尿常规

答案:B
解析: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