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26岁。月经前双侧乳房胀痛明显。检查时可及双乳房肿块,

题目

患者,女,26岁。月经前双侧乳房胀痛明显。检查时可及双乳房肿块,大小不等,有索条状、结节型及片状肿块。月经后症状减轻。诊断为()

  • A、乳核
  • B、乳岩
  • C、乳癖
  • D、乳痨
  • E、乳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患者,女,24岁,月经前双侧乳房胀痛明显,检查时可及双乳房肿块,大小不等,有条索状、结节型及片状肿块,月经后减轻,诊断为( )

A.乳癖

B.乳痈

C.乳核

D.乳岩

E.乳痨


正确答案:A
乳癖以双乳房可触及肿块,大小不等,且疼痛与月经周期有密切关系。

第2题:

患者,女,35岁,月经前双侧乳房胀痛半年,月经后减轻。查体:双乳对称,乳头无内陷,皮肤无异常。双乳散在片状肿块区,轻压痛,双侧腋窝未扪及淋巴结,最有可能的诊断是

A、乳房内纤维腺瘤

B、乳管内乳头状腺瘤

C、乳房肉瘤

D、乳腺囊性增生病

E、乳腺瘤


参考答案:D

第3题:

患者女,26岁,大学毕业。月经前双侧乳房胀痛明显,检查时可及双乳房肿块,大小不等,有索条状、结节型及片块状。月经后症状减轻。诊断为

A、乳核

B、乳岩

C、乳癖

D、乳痨

E、乳痈


参考答案:C

第4题:

患者,女,26岁。双侧乳房胀痛1年,月经前明显,月经后症状好转,乳房内可触及不规则肿块,伴有触痛。诊断为

A.乳腺癌
B.乳腺炎
C.乳腺纤维腺瘤
D.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
E.乳腺囊性增生病

答案:E
解析:
乳腺癌和乳腺纤维腺瘤的肿块常为无痛性肿块,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临床表现为乳头溢液,乳腺炎应有红肿、发热的炎症表现。只有乳腺囊性增生病的临床表现是乳房胀痛和存在有触痛的肿块,且症状与月经周期有关。

第5题:

患者女,26岁,大学毕业,月经前双侧乳房胀痛明显,检查时可及双乳房肿块,大小不等,有索条状、结节型及片块状。月经后症状减轻。诊断为

A.乳岩

B.乳核

C.乳癖

D.乳痨

E.乳痈


正确答案:C

第6题:

患者,女,26岁。双侧乳房胀痛1年,月经前明显,月经后症状好转,乳房内可触及不规则肿块,伴有触痛。诊断为

A、乳腺癌

B、乳腺炎

C、乳腺纤维腺瘤

D、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

E、乳腺囊性增生病


参考答案:E

第7题:

患者女,30岁。双侧乳房胀痛3年,月经前出现乳房胀痛,经后自行消退。查体:双侧乳房弥漫性增厚,可触及分布不均的结节状肿块,轻触痛。根据患者症状、体征,首先要考虑的诊断是

A.乳腺炎

B.乳房纤维腺瘤

C.乳腺癌

D.乳腺囊性增生病

E.乳管内乳头状瘤


正确答案:D

第8题:

女性,30岁。双侧乳房胀痛3年,月经前出现乳房胀痛,经后自行消退。查体:双侧乳房弥漫性增厚,可触及分布不均的结节状肿块,轻触痛。根据患者症状、体征,可诊断为

A、乳腺炎

B、乳房纤维腺瘤

C、乳腺癌

D、乳腺囊性增生病

E、乳管内乳头状瘤


参考答案:D

第9题:

患者,女,26岁,双侧乳房胀痛1年,月经前明显,月经后症状好转,乳房内可触及不规则肿块,伴有触痛,诊断为

A.乳腺癌
B.乳腺炎
C.乳腺纤维腺瘤
D.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
E.乳腺囊性增生症

答案:E
解析:
乳腺癌和乳腺纤维腺瘤的肿块常为无痛性肿块,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临床表现是乳头溢液,乳腺炎应有红肿,发热的炎症表现。只有乳腺囊性增生症的临床表现是乳房胀痛和存在有触痛的肿块,且症状和月经周期有关。

第10题:

女,45岁,双侧乳房胀痛1年余,月经前痛加重,月经来潮后疼痛缓解,双侧乳房可触及边界不明显的肿块,质韧,腋窝淋巴结不大,应考虑的诊断是什么( )


    正确答案:B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