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某,女,32岁。 初诊日期:1985年12月6日。长期心情抑郁,自觉心悸头眩,夜间少寐,心烦易怒。一年前有月经不调,五心烦热,潮热盗汗,饮食减少,近期诸症加重,前来诊治。 病例分析要求: ①病者患有几种病症?应诊为何病何型? ②选择何法,何方治疗?

题目

黄某,女,32岁。 初诊日期:1985年12月6日。长期心情抑郁,自觉心悸头眩,夜间少寐,心烦易怒。一年前有月经不调,五心烦热,潮热盗汗,饮食减少,近期诸症加重,前来诊治。 病例分析要求: ①病者患有几种病症?应诊为何病何型? ②选择何法,何方治疗?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李某某,女,32岁。长期心情抑郁,自觉心悸头眩,夜间少寐,心烦易怒。一年前有月经不调,五心烦热,潮热盗汗,饮食减少,近期诸症加重。中医诊断:阴虚火旺之郁证方药:滋水清肝饮山茱萸12g、生地15g、山药15g、茯苓10g、牡丹皮9g、白芍12g、栀子9g、黄柏6g、酸枣仁15g、珍珠母30g。

上方中,某味药外表面灰褐色或黄褐色,栓皮脱落处粉红色;内表面可见发亮的结晶。切面淡粉红色或灰白色,粉性。气芳香。此味药是A、山药

B、牡丹皮

C、白芍

D、黄柏

E、珍珠母

方中牡丹皮主产于A、安徽

B、海南

C、辽宁

D、内蒙古

E、湖北

下面关于关黄柏描述正确的是A、主产于四川、贵州等省

B、来源于芸香科植物黄皮树的干燥树皮

C、外表面黄棕色或黄褐色,内表面暗黄色或淡棕色

D、外表面黄绿色或淡棕黄色,内表面黄色或黄棕色

E、断面纤维性,呈裂片状分层,深黄色


参考答案:问题 1 答案:B


问题 2 答案:A


问题 3 答案:D

第2题:

心烦不眠,夜寐盗汗,五心烦热,或兼午后潮热,两颧色红,腰膝酸软,舌红少苔,脉细数。治法应为


正确答案:B

第3题:

病例摘要:姚某,女,48岁,已婚,教师。2015年5月初诊。患者长期脑力劳动,经常不能入眠。现症:心烦不寐,入睡困难,心悸多梦,伴头晕耳鸣,腰膝酸软,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咽干少津,月经不调,舌红少苔,脉细数。 答题要求: (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 (2)中医病证鉴别:请与一时性失眠相鉴别。


参考答案:中医疾病诊断:不寐。中医证型诊断:心肾不交证。中医辨病辨证依据:以经常不能入眠为主症,辨病为不寐。现症见心烦不寐,入睡困难,心悸多梦,伴头晕耳鸣,腰膝酸软,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咽干少津,月经不调,舌红少苔,脉细数,辨证为心肾不交证。肾水亏虚,不能上济于心,心火炽盛,不能下交于肾。中医病证鉴别:不寐是指单纯以失眠为主症,表现为持续的、严重的睡眠困难。若因一时性情志影响或生活环境改变引起的暂时性失眠不属病态。治法:滋阴降火,交通心肾。方剂名称:六味地黄丸合交泰丸加减。药物组成、剂量、煎服方法:熟地黄30g,山萸肉5g,山药30g,丹皮10g,茯苓15g,泽泻10g,黄连6g,肉桂5g。三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服。

第4题:

李某,女,32岁。长期心情抑郁,自觉心悸头眩,夜间少寐,心烦易怒。一年前有月经不调,五心烦热,潮热盗汗,饮食减少,近期诸症加重。中医诊断:阴虚火旺之郁证。方药:滋水清肝饮。山茱萸12g、生地15g、山药15g、茯苓10g、牡丹皮9g、白芍12g、栀子9g、黄柏6g、酸枣仁15g、珍珠母30g。

下面关于黄柏描述,错误的是

A.主产于四川、贵州等省
B.来源于芸香科植物黄皮树的干燥树皮
C.外表面黄棕色或黄褐色,内表面暗黄色或淡棕色
D.外表面黄绿色或淡棕黄色,内表面黄色或黄棕色
E.断面纤维性,呈裂片状分层,深黄色

答案:D
解析:
黄柏外表黄褐色或黄棕色,内表面暗黄色或淡棕色。

第5题:

病例摘要:朱某,男,37岁,已婚,工人。2015年7月21日初诊。患者经某医院诊断为肺结核后,抗结核治疗中,近1个月来呛咳气急,痰少质黏,午后骨蒸潮热,五心烦热,急躁易怒,夜寐盗汗,时时咯血,血色鲜红,口渴,心烦失眠,舌干而红,苔薄黄而剥,脉细数。 答题要求: (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 (2)中医病证鉴别:请与肺痿相鉴别。


参考答案:中医疾病诊断:肺痨。中医证型诊断:虚火灼肺证。中医辨病辨证依据:以呛咳气急,痰少质黏为主症,辨病为肺痨。现症见午后骨蒸潮热,五心烦热,急躁易怒,夜寐盗汗,时时咯血,血色鲜红,口渴,心烦失眠,舌干而红,苔薄黄而剥,脉细数,辨证为虚火灼肺证。肺肾阴伤,水亏火旺,燥热内灼,络损血溢。中医病证鉴别:肺痨与肺痿均为病位在肺的慢性虚损性疾患,但肺痿是肺部多种慢性疾患后期转归而成,如肺痈、肺痨、久嗽等导致肺叶痿弱不用,俱可成痿。肺痨后期亦可以转成肺痿。但必须明确肺痨并不等于就是肺痿,两者有因果、轻重的不同。若肺痨的晚期,出现干咳、咳吐涎沫等症者,即已转属肺痿之候。在临床上肺痿是以咳吐浊唾涎沫为主症,而肺痨是以咳嗽、咯血、潮热、盗汗为特征。治法:滋阴降火。方剂名称:百合固金汤合秦艽鳖甲散加减。药物组成、剂量、煎服方法:南沙参15g,北沙参15g,麦冬20g,玉竹15g,百合20g,百部15g,白及9g,生地15g,五味子10g,玄参10g,阿胶(烊化)6g、龟板30g。三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服。

第6题:

患者女,36岁。潮热盗汗,虚烦少寐,五心烦热,口渴,月经不调,舌红少苔,脉细数。治宜

A、养心安神敛汗

B、清里泻热

C、滋阴降火

D、滋补肝肾

E、调和营卫


参考答案:C

第7题:

患者女,36岁,潮热盗汗,虚烦少寐,五心烦热,口渴,月经不调,舌红少苔,脉细数。治疗应当

A.清里泻热

B.养心安神敛汗

C.滋阴降火

D.滋补肝肾

E.调和营卫


正确答案:C

第8题:

根据材料,回答题

李某某,女,32岁。长期心情抑郁,自觉心悸头眩,夜间少寐,心烦易怒。一年前有月经不调,五心烦热,潮热盗汗,饮食减少,近期诸症加重。

中医诊断:阴虚火旺之郁证

方药:滋水清肝饮

山茱萸129、生地159、山药159、茯苓l09、牡丹皮99、白芍129、栀子99、黄柏69、酸枣仁l59、珍珠母309。

上方中,某味药外表面灰褐色或黄褐色,栓皮脱落处粉红色;内表面可见发亮的结晶。切面淡粉红色或灰白色,粉性。气芳香。此味药是 查看材料

A.山药

B.牡丹皮

C.白芍

D.黄柏

E.珍珠母


正确答案:B
B

第9题:

患者,女,36岁,潮热盗汗,虚烦少寐,五心烦热,口渴,月经不调,舌红少苔,脉细数。治疗应当(  )
A.清里泻热
B.养心安神敛汗
C.滋阴降火
D.滋补肝肾


答案:C
解析:
属于阴虚火旺的盗汗,故治疗应当滋阴降火。

第10题:

李某某,女,32岁。长期心情抑郁,自觉心悸头眩,夜间少寐,心烦易怒。一年前有月经不调,五心烦热,潮热盗汗,饮食减少,近期诸症加重。
中医诊断:阴虚火旺之郁证方药:滋水清 肝饮山茱萸12g、生地15g、山药15g、茯苓10g、牡丹皮9g、白芍12g、栀子9g、黄柏6g、酸枣仁15g、珍珠母30g。
下面 关于黄柏描述正确的是

A.主产于四川、贵州等省
B.来源于芸香科植物黄皮树的干燥树皮
C.外表面黄棕色或黄褐色,内表面暗黄色或淡棕色
D.外表面黄绿色或淡棕黄色,内表面黄色或黄棕色
E.断面纤维性,呈裂片状分层,深黄色

答案:D
解析: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