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60岁,因情绪激动后突然出现胸骨后心前区压榨性疼痛,大汗、憋气伴濒死感,持续2个小时。含硝酸甘油不能缓解急诊住院。查体;T370C,P84/分,BP90/60mmHg。面色苍白,精神紧张,痛苦面容,心界不大,心律齐,杂音(—)。腹软无压痛,肝脾未触及。血常规:白细胞10.0X109。心电图:深宽的Q波,ST段弓背向上抬高,T波倒置。以急性心肌梗死入院。怎样掌握急性心肌梗死的一般护理措施中休息与活动。

题目

患者男性,60岁,因情绪激动后突然出现胸骨后心前区压榨性疼痛,大汗、憋气伴濒死感,持续2个小时。含硝酸甘油不能缓解急诊住院。查体;T370C,P84/分,BP90/60mmHg。面色苍白,精神紧张,痛苦面容,心界不大,心律齐,杂音(—)。腹软无压痛,肝脾未触及。血常规:白细胞10.0X109。心电图:深宽的Q波,ST段弓背向上抬高,T波倒置。以急性心肌梗死入院。怎样掌握急性心肌梗死的一般护理措施中休息与活动。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休息与活动急性期12h卧床休息,保持安静。若病情稳定无并发症,24h后应鼓励病人在床上进行肢体活动。若无低血压,第三天可在病房内走动。梗死后3-5天,逐渐增加活动直至每天3次行走100-150米。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Q波型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特征为

A.宽而深的Q波,ST段呈弓背向上高,T波倒置

B.宽而深的Q波,ST段降低,T波抬高

C.宽而深的Q波,ST段降低,T波倒置

D.浅而宽的Q波,ST段降低,T波抬高

E.浅而宽的Q波,ST段抬高,T波倒置


正确答案:A
Q波型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特征为宽而深的Q波,ST段呈弓背向上抬高,T波倒置。

第2题:

急性心肌梗死案例
病例摘要:患者,男性,55岁,工人,因胸骨后持续性疼痛3小时急诊入院。
患者于3小时前生气后突然感到胸骨后疼痛,压榨性,向左肩部放射,有濒死感,休息与口含硝酸甘油均不能缓解,伴大汗,无心悸、气短,二便正常。
既往无高血压和心绞痛病史,无药物过敏史。吸烟20余年,每天1包,不嗜酒。
查体:T 36.80 ℃,P 100 次/分,R 18次/分,BP 130/70mmHg。
急性痛苦病容,平卧位,无皮疹和发绀,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巩膜无黄染,颈静脉无怒张,叩诊心界不大,心率100次/分,有期前收缩5~6次/分,心尖部有S,未闻及杂音和心包摩擦音,肺清无啰音,腹平软,肝脾肋下未触及,下肢不肿。
心电图:STⅡ、Ⅲ、aVF升高呈弓背向上型,QRSⅡ、Ⅲ、aVF呈Qr型,T波倒置和室性期前收缩。


答案:
解析:
分析步骤:
1.诊断及诊断依据本例初步印象是:冠心病,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室性期前收缩,心功能级。
其诊断依据是:
(1)典型心绞痛而持续3小时不缓解,休息与口含硝酸甘油均无效,有吸烟史(危险因素)。
(2)查体有期前收缩,无心力衰竭表现。
(3)心电图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室性期前收缩。
2.鉴别诊断
(1)心绞痛疼痛持续时间短,多在15分钟内,休息或口含硝酸甘油后会迅速缓解,心电图呈缺血表现。
(2)主动脉夹层疼痛放射至背、肋、腹、腰和下肢,超声心动图有助确诊。
(3)急性心包炎疼痛常与发热同时出现,早期即有心包摩擦音,心电图无异常Q波。
3.进一步检查根据初步诊断和鉴别诊断,为确诊和有助治疗应作:
(1)继续心电图检查,以观察其动态变化。
(2)血清心肌酶和肌钙蛋白T测定。
(3)化验血脂、血糖、肾功能和血电解质。
(4)凝血功能检查,以备溶栓和抗凝治疗。
(5)恢复期作运动核素心肌显像、心血池、Hoher、超声心动图检查,找出高危患者,做冠状动脉造影与介入性治疗。
4.治疗原则
(1)监护和一般治疗包括卧床休息、保持大便通畅;吸氧;持续心电监护。
(2)解除疼痛用哌替啶或吗啡,静滴硝酸甘油等。
(3)溶栓治疗发病在6小时内(本例3小时)若无出凝血障碍及溶栓禁忌证,可用尿激酶或链激酶静脉溶栓,或急诊冠状动脉造影与冠状动脉内溶栓。
(4)消除心律失常首选利多卡因。
(5)抗凝治疗溶栓后用肝素抗凝,口服阿司

第3题: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病例摘要]男性,55岁,胸骨后压榨性痛,伴恶心、呕吐2小时患者于2小时前搬重物时突然感到胸骨后疼痛,压榨性,有濒死感,休息与口含硝酸甘油均不能缓解,伴大汗、恶心,呕吐过两次,为胃内容物,二便正常。既往无高血压和心绞痛病史,无药物过敏史,吸烟20余年,每天1包查体:T36.8℃,P100次/分,R20次/分,BP100/60mmHg,急性痛苦病容,平卧位,无皮疹和紫绀,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巩膜不黄,颈软,颈静脉无怒张,心界不大,心率100次/分,有期前收缩5-6次/分,心尖部有S4,肺清无啰音,腹平软,肝脾未触及,下肢不肿。心电图示:STV1-5升高,QRSV1-5呈Qr型,T波倒置和室性早搏。


参考答案:一、诊断及诊断依据(8分)(一)诊断冠心病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室性期前收缩心界不大心功能Ⅰ级(二)诊断依据1.典型心绞痛而持续2小时不缓解,休息与口含硝酸甘油均无效,有吸烟史(危险因素)2.心电图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室性期前收缩3.查体心叩不大,有期前收缩,心尖部有S4二、鉴别诊断(5分)1.夹层动脉瘤2.心绞痛3.急性心包炎三、进一步检查(4分)1.继续心电图检查,观察其动态变化2.化验心肌酶谱3.凝血功能检查,以备溶栓抗凝治疗4.化验血脂、血糖、肾功5.恢复期作运动核素心肌显像、心血池、Holter、超声心动图检查,找出高危因素,作冠状动脉造影与介入性治疗四、治疗原则(3分)1.绝对卧床休息3-5天,持续心电监护,低脂半流食,保持大便通畅2.溶栓治疗:发病6小时内,无出凝血障碍及溶栓禁忌证,可用尿激酶、链激酶或t-PA溶栓治疗;抗凝治疗:溶栓后用肝素静滴,口服阿斯匹林3.吸氧,解除疼痛:哌替啶或吗啡,静滴硝酸甘油;消除心律失常:利多卡因4.有条件和必要时行介入治疗

第4题:

病历摘要:男性,55岁,工人,因胸骨后持续性疼痛3小时急诊入院。
患者于3小时前生气后突然感到胸骨后疼痛,压榨性,向左肩部放射,有濒死感,休息与口含硝酸甘油均不能缓解,伴大汗,无心悸、气短,二便正常。
既往无高血压和心绞痛病史,无药物过敏史。吸烟20余年,每天1包,不嗜酒。
查体:T36.8℃,P100次/分,R18次/分,BP130/70mmHg。急性痛苦病容,平卧位,无皮疹和发绀,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巩膜无黄染,颈静脉无怒张,叩诊心界不大,心率100次/分,有期前收缩5~6次/分,心尖部有S,未闻及杂音和心包摩擦音,肺清无啰音,腹平软,肝脾肋下未触及,下肢不肿。
心电图:ST段Ⅱ、Ⅲ、aVF升高呈弓背向上型,QRS段Ⅱ、Ⅲ、aVF呈Qr型,T波倒置和室性期前收缩。


答案:
解析:
分析步骤:(22分)
1.诊断及诊断依据:(8分)
(1)初步印象:(4分)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心界不大
心律失常-室性期前收缩
心功能I级(Killip分级)
(2)其诊断依据是:(4分)
①中年男性,急性病程。
②生气后胸骨后持续性压榨性疼痛3小时,向左肩部放射,有濒死感,休息与口含硝酸甘油均不能缓解,伴大汗。
③既往吸烟20余年,每天1包。
④查体:P100次/分,BP130/70mmHg,急性痛苦病容,平卧位,叩诊心界不大,心率100次/分,有期前收缩5~6次/分,心尖部有S,未闻及杂音和心包摩擦音,肺清无啰音。
⑤心电图:ST段Ⅱ、Ⅲ、aVF升高呈弓背向上型,QRS段Ⅱ、Ⅲ、aVF呈Qr型,T波倒置和室性期前收缩。
2.鉴别诊断(6分)
(1)主动脉夹层:胸痛一开始即达高峰,常放射到背、肋、腹、腰和下肢,两上肢的血压和脉搏可有明显差别。患者突发持续性胸骨后压榨性痛3小时,应考虑本病,可行超声心动,必要时行胸部CT检查以除外。
(2)急性心包炎:疼痛常与发热同时出现,早期即有心包摩擦音,心电图除aVR外,其余导联均有ST段弓背向下的抬高。
(3)心绞痛:疼痛持续时间短,多在15分钟内,一般不伴大汗,休息或口含硝酸甘油后会迅速缓解,心肌标志物不高,发作时心电图呈ST段压低,缓解后恢复。患者胸骨后持续性压榨性疼痛3小时伴大汗,休息与口含硝酸甘油均不能缓解,心电图Ⅱ、Ⅲ、aVFST段弓背向上抬高,可除外该病。
3.进一步检查(4分)
根据初步诊断和鉴别诊断,为确诊和有助于治疗应做:
(1)继续心电图检查,以观察其动态变化。
(2)血清心肌酶和肌钙蛋白测定。
(3)化验血常规、血脂、血糖、肾功能和血电解质。
(4)凝血功能检查,以备溶栓和抗凝治疗。
(5)超声心动。
(6)冠状动脉造影与介入治疗。
4.治疗原则(4分)
(1)监护和一般治疗:包括卧床休息、保持大便通畅;吸氧;持续心电监护。
(2)解除疼痛:用哌替啶或吗啡,静滴硝酸甘油等。
(3)抗血小板,抗凝治疗。
(4)溶栓治疗:发病在12小时内(本例3小时)若无溶栓禁忌证,可行溶栓治疗,或急诊PTCA及支架术。
(5)酌情治疗心律失常:可选利多卡因。
(6)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7)心肌梗死二级预防。

第5题:

患者,男性,75岁,吸烟50年,糖尿病史15年。今日清晨于睡眠中突然出现心前区压榨样疼痛,舌下含服硝酸甘油不缓解,疼痛持续4小时伴烦躁,大汗及濒死感,急诊入院。查体:心电图V1-V5导联ST段弓背向上抬高,出现深而宽的Q波,血清cTnT(肌钙蛋白T)升高。医生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并急诊经股动脉穿刺行介入治疗,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狭窄处植入支架1枚。请写出:(1)导致该患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危险因素。(2)患者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依据。(3)惠者行冠脉支架术后拔除动脉鞘管后休息与活动的护理。


答案:
解析:
(1)危险因素:吸烟、糖尿病。(2)诊断依据:心前区压榨样疼痛,舌下含服硝酸甘油不缓解,持续4小时,伴大汗、烦躁、濒死感:ECGV1-V5ST段弓背上抬,出现宽而深的Q波;cTnT升高。(3)拔管后休息与活动:①绝对卧床休息、患侧肢体制动;②穿刺点沙袋压迫6小时;③活动指导:嘱不要突然用力咳嗽、排便,防止伤口裂开;④生活护理:限制患者活动期间,协助患者做好生活护理;⑤病情观察:注意观察双侧下肢皮肤温度、颜色、动脉搏动情况。

第6题:

Q波型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特征为

A.宽而深的Q波,ST段呈弓背向上抬高,T波倒置

B.宽而深的Q波,ST段降低,T波抬高

C.宽而深的Q波,ST段降低,T波倒置

D.浅而宽的Q波,ST段降低,T波抬高

E.浅而宽的Q波,ST段抬高,T波倒置


正确答案:A

第7题:

Q波型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特征为

A、宽而深的Q波,ST段呈弓背向上抬高,T波倒置
B、宽而深的Q波,ST段降低,T波抬高
C、宽而深的Q波,ST段降低,T波倒置
D、浅而宽的Q波,ST段降低,T波抬高
E、浅而宽的Q波,ST段抬高,T波倒置

答案:A
解析:
Q波型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特征:①ST段抬高呈弓背向上型,在面向坏死区周围心肌损伤区的导联上出现;②宽而深的Q波,在面向透壁心肌坏死区的导联上出现;③T波倒置,在面向损伤区周围心肌缺血区的导联上出现。故选A。其他选项均不符。

第8题:

李某,男,65岁,进餐后突然出现胸骨后疼痛,并向左臂放射,伴呕吐、冷汗及濒死感。持续2h不缓解急诊入院。体检T37℃,B.P13/9KPa,心率60次/分,律齐。心电图示Ⅱ、Ⅲ、aVF导联ST段弓背向上抬高,T波倒置,有异常Q波。请问(1)你考虑此患者可能的诊断是什么(2)列举患者存在的主要护理诊断(至少2个)和相应的护理措施。


参考答案:1.急性下壁心肌梗塞2.一、胸痛,与心肌缺血有关(1)饮食与休息为病人提供安静、温暖、舒适的环境,尽量减少探视。发病后患者需绝对卧床休息至少一周,食用低盐低脂、多维生素、少刺激类的清淡饮食,提倡少食多餐。(2)給氧必要时给予氧气吸入。(3)心理护理胸闷发作时应用专人陪伴,护士应耐心的给予病人心理支持与安慰,向病人讲明在CCU任何病情变化都在医护人员的严密监护下并能够得到及时救治,无需担心。指导病人使用放松技术,如音乐疗法、缓慢呼吸。(4)治疗的护理遵医嘱给予药物治疗如硝酸甘油(5)监测患者胸闷痛性质部位持续时间。二、焦虑、恐惧与剧烈疼痛伴濒死感及担心疾病控制与预后及治疗费用有关。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常有濒死感及恐惧感,加上陌生的环境,急性期卧床休息,床上洗漱,大小便等,改变了往日的生活习惯,因此产生焦虑不安的情绪。护理人员应多和患者沟通,给予患者安慰、支持,使其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和积极的生活态度。

第9题:

Q波型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特征为

A.浅而宽的Q波,ST段降低,T波抬高
B.浅而宽的Q波,ST段抬高,T波倒置
C.宽而深的Q波,ST段降低,T波倒置
D.宽而深的Q波,ST段呈弓背向上抬高,T波倒置
E.宽而深的Q波,ST段降低,T波抬高

答案:D
解析:

第10题:

男性,55岁,胸骨后压榨性痛,伴恶心、呕吐2小时。患者于2小时前搬重物时突然感到胸骨后疼痛,压榨性,有濒死感,休息与口含硝酸甘油均不能缓解,伴大汗、恶心,呕吐过两次,为胃内容物,二便正常。既往无高血压和心绞痛病史,无药物过敏史,吸烟20余年,每天1包 查体:T36.8℃,P100次/分,R20次/分,BP100/60mmHg,急性痛苦病容,平卧位,无皮疹和紫绀,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巩膜不黄,颈软,颈静脉无怒张,心界不大,心率100次/分,有期前收缩5-6次/分,心尖部有S4,肺清无罗音,腹平软,肝脾未触及,下肢不肿。 心电图示:STV1-5升高,QRSV1-5呈Qr型,T波倒置和室性早搏。


正确答案: 一、诊断及诊断依据(8分)
(一)诊断
冠心病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
室性期前收缩
心界不大
心功能Ⅰ级
(二)诊断依据
1.典型心绞痛而持续2小时不缓解,休息与口含硝酸甘油均无效,有吸烟史(危险因素)
2.心电图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室性期前收缩
3.查体心叩不大,有期前收缩,心尖部有S4
二、鉴别诊断(5分)
1.夹层动脉瘤
2.心绞痛
3.急性心包炎
三、进一步检查(4分)
1.继续心电图检查,观察其动态变化
2.化验心肌酶谱
3.凝血功能检查,以备溶栓抗凝治疗
4.化验血脂、血糖、肾功
5.恢复期作运动核素心肌显像、心血池、Holter、超声心动图检查,找出高危因素,作冠状动脉造影与介入性治疗
四、治疗原则(3分)
1.绝对卧床休息3-5天,持续心电监护,低脂半流食,保持大便通畅
2.溶栓治疗:发病6小时内,无出凝血障碍及溶栓禁忌证,可用尿激酶、链激酶或t-PA溶栓治疗;抗凝治疗:溶栓后用肝素静滴,口服阿期匹林
3.吸氧,解除疼痛:哌替啶或吗啡,静滴硝酸甘油;消除心律失常:利多卡因
4.有条件和必要时行介入治疗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