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伤后2-3天体温在38℃左右是由于下列哪项所致()

题目

损伤后2-3天体温在38℃左右是由于下列哪项所致()

  • A、伤口感染
  • B、中枢性损伤所致发热
  • C、并发肺部感染
  • D、分解产物被吸收
  • E、病因不明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关于钩体病后发热,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多于体温正常后3~4天发生,体温38℃左右,持续1~3天

B.后发热与抗生素的剂量无关

C.后发热时重新出现钩体血症

D.血内嗜酸粒细胞可增高

E.后发热预后好


答案:C

第2题:

产后保健的说法错误的是

A、子宫复旧(降入骨盆)大约需6天左右

B、初次探访应在产妇出院后14天左右

C、正常产产妇在产后3天内应以卧床休息为主

D、产后第3天体温高达39℃,持续数小时(12小时内),可能由于乳房肿胀所致

E、产后第3周有少量血性恶露属正常现象


参考答案:ABCE

第3题:

下列哪项不属于黄体功能不足所致月经先期的基础体温表现:( )

A、BBT双相型

B、黄体期少于12天

C、排卵后体温上升缓慢

D、排卵后体温上升幅度<0.3℃

E、BBT单相型


参考答案:E

第4题:

创伤伤口的收缩是在( )

A.受伤后2~3天开始,由于胶原纤维的牵拉作用所致
B.受伤后2~3天开始,由于肌成纤维细胞的收缩作用所致
C.受伤后7天开始,由于胶原纤维的牵拉作用所致
D.受伤后7天开始,由于肌成纤维细胞的收缩作用所致

答案:B
解析:
伤口收缩是创伤愈合早期一个很显著的现象,其意义是缩小创面,有利于修复。动物实验观察到,家兔皮肤40c㎡的缺损,可缩小80%-90%。伤口缩小的程度因动物种类、伤口部位、伤口大小及形状而异。关于收缩机制,已证明与胶原无关,而是伤口周围新生的肌成纤维细胞的牵拉作用引起的。这种细胞既有成纤维细胞性质(形成胶原),又有平滑肌细胞性质(能收缩)。肌成纤维细胞与成纤维细胞都在创伤后2~3日开始增生,而创口收缩也同时开始。

第5题:

关于基础体温,哪项正确?

A.排卵后,促黄体生成激素升高,有致热作用,使体温升高

B.排卵后体温升高0.5度以上

C.体温上升持续2周以上,提示有妊娠的可能

D.体温上升持续短于11天,表示黄体功能不全

E.体温上升前2-3天是排卵期


正确答案:D

第6题:

损伤后3天左右体温在38度左右,因为

A、分解产物被吸收

B、伤口感染

C、中枢性损伤所致发热

D、贫血发热

E、并发肺部感染


正确答案:A

第7题:

损伤后2~3天体温在38℃左右是由于下列哪项所致

A.伤口感染

B.中枢性损伤所致发热

C.并发肺部感染

D.分解产物被吸收

E.病因不明


正确答案:D
损伤后伤口内出血、组织细胞分解产物吸收以及部分炎症介质的作用导致发热,一般表现为在三天内无感染条件下傍晚体温升高,但低于38.5℃,3天后自行恢复。

第8题:

产褥病率常指()。

A、产后24小时内,体温在38度以下

B、产后24小时内,体温在38度以上

C、分娩24小时后,10天内,2次提问超过38度

D、产后2天到10天之间,体温在38度以上


参考答案:C

第9题:

患者男性,34岁。左下肢损伤,局部皮肤发黑,入院经积极清创、全身抗感染等治疗,第3天体温38℃,则可能是由于

A.伤口感染
B.中枢性损伤所致发热
C.并发肺部感染
D.分解产物被吸收
E.并发真菌感染

答案:D
解析:

第10题:

血瘀发热一般在伤后24小时出现,体温常在38℃左右。


正确答案:正确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