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下列病症,不宜用三棱针治疗的是()A、高热惊厥B、中风脱证C、中暑昏迷D、急性腰扭伤E、喉蛾
查看答案
问题:患者,男,32岁。恶寒发热2天,伴咽喉肿痛,口渴,舌苔薄黄。治疗除取主穴外,还应选用的穴位是()A、风门、肺俞B、外关、身柱C、曲池、中府D、阴陵泉、委中、中冲E、曲池、尺泽、鱼际
问题:小儿以夜啼为主症前来就诊。接诊时得知,患儿睡中时作啼,唇与面色乍青乍白,紧偎母怀,夜间脉数。以下哪组处方最为合适()A、推攒竹,清肝经,揉小天心,揉五指节B、清心经,清小肠,清天河水,揉总筋,揉内宫C、揉小天心,清天河水,揉一窝风,掐揉二扇门,清肺经,捏脊D、推攒竹,推坎宫,揉太阳,揉五指节E、清天河水,清肺经,掐揉小天心,揉掌小横纹,运内八卦,推天柱骨
问题:李医生初学针灸,试用外关穴治疗疾病。本穴通于奇经八脉中的()A、任脉B、冲脉C、带脉D、阳跷脉E、阳维脉
问题:分布在手阳明经上的特定穴有()A、五输穴B、交会穴C、募穴D、八会穴E、下合穴、八会穴
问题:患者经常不易入睡,常感精力不足,容易疲乏,注意力不能集中,记忆力下降,用脑稍久即感头痛、眼花、治疗应首选的腧穴是()A、水沟、内关、太冲、丰隆、后溪B、照海、申脉、神门、印堂、四神聪C、风池、百会、肝俞、肾俞、足三里D、水沟、内关、大陵、神门、中冲E、印堂、鸠尾、间使、太冲、丰隆
问题:患者鼻流浊涕,黄稠腥臭,伴头痛头晕,口苦咽干,舌红苔黄,脉弦数。治疗应以()A、手太阴、手阳明经穴为主B、手太阴、任脉经穴为主C、手阳明、手太阳、督脉经穴为主D、手阳明、足厥阴、足少阳经穴为主E、足阳明、足太阳经穴为主
问题:下列腧穴,属于手少阳三焦经的是()A、瞳子髎B、率谷C、耳门D、支正E、养老
问题:督脉在颈椎与胸椎之间有重要的穴位。其穴主治除外()A、热病B、疟疾C、癫痫D、风疹E、前阴病
问题:患者,男,45岁。大便秘结不通,排便艰难,伴腹胀痛,身热,口干口臭,喜冷饮,舌红,苔黄,脉滑数。治疗除取主穴外,还应选用的穴位是()A、足三里、三阴交B、中脘、太冲C、神阙、关元D、合谷、内庭E、气海、脾俞
问题:针刺治疗急惊风的穴方为()A、水沟、印堂B、合谷、太冲C、足三里、太冲D、足三里、三阴交E、关元、气海
问题:下列描述错误的有()A、第七颈椎棘突为最高的棘突B、肩胛岗内端平第四胸椎棘突C、肩胛骨下角平第七胸椎棘突D、髂嵴平第二腰椎棘突E、乳头位于第四肋间
问题:足少阳胆经五输穴,是临床常用穴位本经热证取()A、足临泣B、足窍阴C、侠溪D、阳辅E、阳陵泉
问题:下列哪项叙述是错误的()A、指切进针法适用于短针的进针B、捻转法是一种常用的针刺辅助手法C、夹持进针法适用于皮肉浅薄部位腧穴的进针D、震颤法可促使得气E、留针时间可长短不定
问题:考点足太阳膀胱经、穴治疗胎位不正最常用的腧穴是()A、合谷B、至阴C、三阴交D、太冲E、足三里
问题:下列穴位中禁止瘢痕灸的有()A、曲泽B、下关C、太渊D、迎香E、委中
问题:针灸临床十分注重针刺的得气与否。以下哪一项有关得气的概念不正确()A、得气亦称针感B、得气时医者感觉针下有徐和或沉紧之感C、得气时医者感觉针下如鱼吞钩饵之浮沉D、得气与疗效有关E、医生感到针下轻滑慢而气已至,沉涩紧而气未来
问题:寒湿凝滞的痛经除去基本操作外还应()A、按揉章门、期门B、按揉肝俞、膈俞C、直擦督脉,横擦肾俞、命门D、按揉脾俞、胃俞E、按揉心俞、肾俞
问题:治疗胃腑不合型不寐证的组穴首选()A、心俞、肾俞、太溪、照海B、中脘、丰隆、神门、厉兑C、风池、行间、足窍阴、神门D、心俞、脾俞、神门、三阴交E、大陵、太溪、神门、太冲
问题:足太阳膀胱经的起穴和止穴分别为()A、睛明B、承泣C、至阴D、侠溪E、瞳子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