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脑脓肿的治疗原则。

题目

简述脑脓肿的治疗原则。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试述耳源性脑脓肿的治疗原则。


正确答案:1)手术治疗为主: 颅高压时可先CT定位钻颅抽脓减压,再行病灶清除2)抗生素治疗: 及早选用足量有效抗生素3)降低颅内压4)调节水电解质平衡5)支持疗法

第2题:

简述根据细菌感染来源脑脓肿的分类。


正确答案: 1.耳源性脑脓肿:由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或乳突炎所致,多位于颞叶和小脑;
2.血源性脑脓肿:多由身体其他部位并发各种脓毒血症经血行播散所致;
3.外伤性脑脓肿:多继发于开放性颅脑伤,尤以初步手术清创不彻底或异物碎骨片带入颅内所致;
4.鼻源性脑脓肿:由临近副鼻窦化脓性感染所致,临床很少见;
5.隐源性脑脓肿:其原发感染灶不明显或隐蔽,原因可能是原发感染灶较轻,机体抵抗力强或经用抗生素治疗已控制感染,但脑实质内尚有细菌潜伏,当机体抵抗力较弱时,脑内潜伏病灶逐渐发展为脓肿。

第3题:

简述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治疗原则。


参考答案:(1)支持疗法:维持良好的通气功能是支持疗法的中心,保持PaO>7.98~10.64kPa、PaC0和pH在正常范围内;维持脑和全身良好的血液灌注是支持疗法的关键措施;维持血糖在正常高值。(2)控制惊厥。(3)治疗脑水肿。

第4题:

请简述高血压脑病的治疗原则?


正确答案:应迅速降低血压以尽快改善症状,但在有些情况下可导致脑缺血高血压脑病患者的血压应降低至何种程度仍存在争议,多数建议在最初的一小时内将血压最多降低20%或将舒张压降至100-110mmHg,对于发病前血压正常的患者可以将血压降至正常水平

第5题:

简述直肠肛管周围脓肿的肛瘘概念,临床表现,治疗原则。


正确答案: 1.概念:肛瘘是肛管或直肠与肛周皮肤相通的肉芽肿性管道,由内口、瘘管、外口三部分组成。经久不愈或间歇性发作为其特点,多见于青壮年男性。
2.临床表现:瘘外口流出少量脓性、血性、黏液性分泌物为主要症状。当外口愈合,瘘管中可有脓肿形成,表现为明显疼痛,伴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脓肿穿破或切开后,症状缓解。上述症状反复发作是瘘管的临床特点。
3.治疗原则:手术治疗,如瘘管切开术、挂线疗法、肛瘘切除术。

第6题:

简述脑复苏的治疗原则?


正确答案: 1、基本措施①维持颅外原稳态:保持呼吸、循环、酸碱、营养代谢等在正常水平;②控制颅内原稳态:监控颅内压、脑血流、脑电活动、昏迷程度等。
2、特异措施①改善脑循环:减轻或消除脑部低灌注状态;②创造低温、低颅内压环境;③降低脑细胞代谢;④消除损害脑细胞的生化代谢因素。
3、头部降温与脱水疗法原则上降温要早、要充分;及早足量脱水、维持呼吸功能、制痉和解痉、促醒。
4、辅助措施①全身支持治疗;②控制抽搐;③应用大剂量皮质激素;④促进脑细胞代谢;⑤其他:可用钙通道阻滞药,Fe螯合物(脱正铁铵)等。

第7题:

简述直肠肛管周围脓肿的治疗原则


正确答案: (1)非手术治疗①抗生素治疗。②温水坐浴。③局部理疗。④口服缓泻剂或石蜡油以减轻排便时疼痛。
(2)手术治疗:脓肿切开引流。

第8题:

试述耳源性脑脓肿的处理原则。


正确答案:耳源性脑脓肿的处理原则如下:(1)抗炎处理:应及早选用足量、有效、可通过血-脑屏障的抗生素。特别是抗革兰阴性菌及抗厌氧菌药物联合静脉滴注。(2)手术处理:治疗耳源性脑脓肿关键是迅速手术引流脓液,如病情危重,颅内压增高,应先考虑在CT定位脓肿后钻烦抽脓减压,病情稳定后再行乳突病灶清除。如病情允许,也可先行乳突根治手术,经术腔穿刺抽脓。(3)处理脑疝:出现脑疝症状应立即静脉推注脱水剂,气管插管,辅助呼吸,急做脑脓肿穿刺引流或脓肿切除等。(4)降低颅内压。(5)调节水、电解质代谢平衡。(6)支持疗法。

第9题:

简述肺脓肿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


正确答案: 肺脓肿是多种病原菌引起的肺部化脓性炎症,病灶坏死、液化后形成脓腔。常由吸入含菌分泌物引起(吸入性),亦可由血源感染(血源性)或继发于邻近器官化脓病变。吸入性常为多种化脓性细菌混合感染,厌氧菌感染达80%以上;血源性常见为葡萄球菌。
急性吸入性肺脓肿典型临床表现为突发高热,10~14天后咳出大量脓臭痰及坏死组织,可伴有咯血,咳出大量脓痰后,体温常明显下降,可出现肺实变征。脓肿可破溃入胸膜腔形成脓气胸。X线胸片示肺野大片模糊阴影,内有透亮区及液平面。血源性常先有原发感染灶引起的畏寒、发热等症状,继之出现咳嗽、咳痰,X线胸片表现为两肺野散在小片状或球形炎症病灶,内有脓腔及液平面。
治疗原则:积极抗菌治疗及痰液引流。
抗菌治疗:由于青霉素G对大多数厌氧菌敏感,吸入性肺脓肿.首选青霉素G,可用大剂量静脉滴注,重症者可用至1000万U/d,对青霉素不敏感的脆弱类杆菌,可选用氟喹诺酮类、林可或克林霉素,或甲硝唑治疗,治疗至症状、体征及X线炎症病灶完全消失为止,疗程一般需8~12周。疗效不佳者,可根据痰菌培养结果及药敏试验选用敏感抗生素。血源性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青霉素G耐药率高,可选用苯唑青霉素或一、二代头孢霉素,对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首选万古霉素。
痰液引流:是提高疗效的重要措施,可行体位引流。痰粘咳不出,可用祛痰剂或雾化吸入治疗。
经正规治疗,病程超过3个月的慢性肺脓肿,或并有支气管胸膜瘘、脓胸或大咯血者,应行外科手术治疗。

第10题:

简述脑脓肿的病理变化。


正确答案:脑脓肿与其他部位的脓肿无明显的差异,其大小及形态不一。早期外观与出血性软化灶相似,镜下见明显充血、出血及多量中性白细胞浸润并见多量细菌团。以后则见一含脓的囊腔,有浓稠而黄绿或黄白色的脓液,有完整的脓肿膜包裹。脓肿壁为一炎性肉芽组织,有较多的中性白细胞浸润,常见巨噬细胞吞噬类脂质,而形成许多黄色瘤细胞。脓肿壁外周有较多增生毛细血管、纤维母细胞、胶原纤维以及不等量的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一般认为,脓肿近白质部者纤维母细胞增生较轻,近皮质或脑膜部者则因其毛细血管丰富,常有明显的纤维母细胞增生。陈旧的脑脓肿壁常见形成富于胶原纤维的疤痕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