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叙述气化投料前从空分引氧气到122XV101前的操作步骤。

题目

请叙述气化投料前从空分引氧气到122XV101前的操作步骤。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①确认空分操作正常,氧气纯度≥99.6%,氧气压力122PIC001A为8.15MPa(G)。②通知调度气化装置要求接收氧气。③中控打开氧气管线充氮开关阀122HV107,给氧气管线充压。④中控手动全开122HV106,打开122HV103阀。⑤通知现场人员撤离,点击“开车顺控”按钮,点击“初始化”按钮,确认122XV103打开,122FV101、122FV102带电,中控将调节器122FIC102输出25%置手动,缓慢打开氧气流量调节阀122FV101接收氧气,调节氧气流量122FICA101放空。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德士古气化炉投料前炉膛温度必须在1000℃以上。()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

第2题:

接技聚合投料前,DCS操作应做哪些工作?


正确答案: ①选择反应器;
②选择生产牌号;
③设定正确的配方;
④确认各药剂数量和质量;
⑤启动程序。

第3题:

关于重整反应系统引新氢操作的注意事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引氢气前氢气管线要氮气置换合格

B、引氢气前需检测氢气中的水含量

C、引氢气前无需检测硫化氢含量

D、引氢气前反应系统应氮气置换合格


参考答案:C

第4题:

叙述制氢前电解槽进碱操作步骤?


正确答案:碱箱中已配好碱液备用,碱箱各阀门关闭,碱液循环系统各阀门关闭。进碱时,开碱箱碱液出口门,微开碱液流量调节阀,启动碱液循环泵,调节碱液流量300~400l/L,开氢、氧手动排空阀,当碱液进到氢、氧分离器液位计1/3处时,停碱液循环泵,关闭碱箱出碱门、碱液流量调节阀、氢、氧手动排空阀,进碱结束。

第5题:

气化炉切氧操作前,充压煤气总管和支管上的盲板分别在什么位置?


正确答案: 均处于盲位。

第6题:

叙述点火操作步骤?加热炉点火前烟道挡板开度为多少?


正确答案:先向炉膛吹汽,烟囱冒汽为止,关小风门和烟道挡板(开度1/3)蒸汽和焰,燃料气引至炉前,点火棒点着后放进点火孔,稍开燃料气阀,点着后调节火并点好长明灯,如灭火后,再用蒸汽吹2分钟重新点火。

第7题:

气化炉切氧操作前,氧气总管和支管上的盲板分别在什么位置?


正确答案: 均处于盲位。

第8题:

气化炉投料后在压力升至3.5MPa之前工艺气塔前放空的原因之一是防止投料初期耗氧不彻底而在洗涤塔内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易发生爆炸。()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

第9题:

请叙述E型树脂包装岗位操作步骤


正确答案: 包装操作步骤如下:
(1)启动成品釜搅拌,将釜内物料搅拌均匀,开成品夹套蒸汽,将树脂加热至90℃以上.联系成品分析室取样检测.
(2)(冬天操作要对管道进行预热)准备好包装桶,检查桶未变形,打开桶盖,检查桶内无水及其它杂质。
(3)打开电子称,调零正常后,放在放料口下面。将包装桶放在电子称上,进口对准放料口。打开放料阀门,将树脂放入包装桶内。当重量达到规定要求,关闭放料阀。放料过程中注意控制阀门开度和树脂流量控制。
(4)在放料坪内摆好待检标识牌,准备好拖车。将包装好的实桶从电子称上取下,更换另一空桶。拧紧实桶桶盖,擦干净桶外溅出的树脂,在标识牌后整齐堆放。
(5)一个成品釜内物料包装完后,则停该釜搅拌,关夹套蒸汽,关釜底阀及至该釜回流阀,切换至另一台成品釜继续包装。
(6)物料全部包装完毕,关好所有釜底阀、回流阀,关好电子称,按要求记录好包装数量及相关质量记录,打扫干净设备及地面卫生。

第10题:

简述天然气投料的操作步骤。


正确答案: 一.准备工作:
1.劳保用品穿戴齐全;工具用具准备齐全。
二.操作程序:
1.向车间主管和调度报告准备进料;
2.通过4寸放空适当降低脱硫压力通过102-J控制FIC0001氮气流量8000M3/H左右;
3.稍开116-F出口阀向N2中引入天然气开始时先少量引入密切注意102-J的进出口压力通过压缩机返回、脱硫出口放空和FV1阀等操作手段保证压缩机压力不出现大的波动;
4.导气同时如有外来氢气则开FV5003阀配氢返氢量控制进料量的3-5%;
5.缓慢将116-F出口大阀全开关闭补氮阀控制101D入口温度340℃左右采样分析108DA/DB出口硫含量;
6.确认转化、高变具备导气条件108DA/DB出口S含量小于0.1PPM;
7.通过4寸放空控制脱硫出口压力PI5011、PI5010高于转化PI51压力0.15-0.3MPA慢开SP71同时缓慢关闭4寸放空将工艺气逐渐导入注意控制好转化和高变温度。
8.导气过程通过SP102放空阀控制系统压力操作要缓慢直至全部导入。
三.使用工具:
1.正确使用工具;
2.正确维护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