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叙述背景值和环境容量的内容?环境本底值是什么?

题目

简单叙述背景值和环境容量的内容?环境本底值是什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土壤中镉的卫生标准是1.0ppm,经调查研究认为某一土壤环境的环境容量为0.1ppm,该环境单元的镉的自然本底值是

A.0.2
B.0.1
C.0.9
D.0.4
E.0.3

答案:C
解析:

第2题: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分析与评价的主要内容中,对最大地面浓度点的环境影响分析应考虑()叠加影响。
A.预测值和同点位处的现状背景值
B.同点位处的现状背景值
C.所有现状背景值的平均值
D.预测值和所有现状背景值的平均值


答案:D
解析:
对最大地面浓度点的环境影响分析可考虑预测值和所有现状背景值的平均值的叠加影响。

第3题:

关于环境背景值,正确的说法是()。

A、环境中的水、土壤、大气、生物等要素,在环境影响评价是所含的化学元素的正常含量

B、一般低于环境本底值

C、一般高于环境本底值

D、环境中各种要素在自身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还没有受到外来污染影响下形成的化学元素组成的正常含量。


参考答案:D

第4题:

土壤背景值又称土壤本底值是指?


正确答案: 在未受人类社会行为干扰(污染)和破坏是,土壤成分的组成和各组分(元素)的含量.

第5题:

下列哪个值和基线值的差别能够反映区域内不同地方环境受污染和破坏程度的差异?

A.环境本底值
B.环境标准值
C.环境背景值
D.现状监测值

答案:C
解析:
提示 一个区域的环境背景值和基线值的差别反映该区域不同地方环境受污染和破坏程度的差异。

第6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对环境空气敏感区的环境影响分析,应考虑的叠加影响是()。

A:预测值和所有点位现状背景值的平均值叠加
B:预测值和所有点位现状背景值的最大值叠加
C:预测值和同一点位现状背景值的最大值叠加
D:预测值和同一点位现状背景值的平均值叠加

答案:C
解析: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大气环境》规定,对环境空气敏感区的环境影响分析,应考虑其预测值和同点位处的现状背景值的最大值的叠加影响;对最大地面浓度点的环境影响分析可考虑预测值和所有现状背景值的平均值的叠加影响。

第7题: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哪项?

A.环境要素质量参数本底值的含义是指未受到人类活动影响的自然环境物质的组成量
B.在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时,往往是将开发活动所增加的值叠加在背景值上,在于相应的环境质量标准比较、评价该开发活动所产生的影响程度
C.环境背景值既可作为环境受污染的起始值,同时也可作为衡量污染程度的基准
D.环境背景值和环境基线值是通过系统的监测和调查取得的

答案:B
解析:
提示 在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时,往往是将开发活动所增加的值叠加在基线上,再与相应的环境质量标准比较,评价该开发活动所产生的影响程度。

第8题:

某地土壤中镉的自然本底值为0.1 mg/kg,土壤镉的卫生标准为1.0 mg/kg,其土壤的环境容量为(mg/kg)

A.1.2
B.1.1
C.1.0
D.0.9
E.0.8

答案:D
解析:
土壤环境容量是指在一定环境单元、一定时间内、在不超过土壤卫生标准的前提下土壤对该污染物能容纳的最大负荷。本题中镉的本底值为0.1,土壤镉的卫生标准为1.0,因此该土壤对镉的环境容量为l-0.1=0.9。

第9题:

在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时,往往是将开发活动所增加的值叠加在( )上,再与相应的环境质量标准进行比较、评价该开发活动所产生的影响程度,以采取必要的污染防治措施。
A 基线值
B 本底值
C 背景值
D 标准值


答案:A
解析:
在对一个区域进行日常监测或以环境评价为目的的进行系统环境监测调查时所获取的监测结果是该区域各个部分环境质量参数的现状实际值。这样取得的质量参数值称为现状基线值,也即作为该区域今后质量变化的参照系。
环境本底值的含义是指未受到人类活动影响的自然环境物质的组成量。事实上,在人类的长期活动的影响下,特别是当今频繁的社会经济活动的影响下,自然环境的原始组成已不复存在。
环境要素质量的背景值是以一个区域内相对清洁地区监测所得到的质量参数的统计平均值作为该区域各质量参数的背景值。所谓相对清洁区是指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小的区域。
因此在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时,往往是将开发活动所增加的值叠加在基线上,再与相应的环境质量标准进行比较、评价该开发活动所产生的影响程度,以采取必要的污染防治措施。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第10题:

水体中某污染物的本底值就是该污染物的背景值。


正确答案: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