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外径千分尺的工作原理?

题目

简述外径千分尺的工作原理?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外径千分尺的工作原理?
外径千分尺是常用的测微量具,它是应用螺旋副传动原理,借助测微螺杆与螺纹轴套作为一对精密螺丝偶合件,将回转运动变为直线运动后,从固定套管和微分筒所组成的读数机构,读得长度尺寸。其数学式是:
L=0.5ø·S/π
式中:L—测微螺杆的移动距离(毫米)
ø—测微螺杆的旋转角度(弧度)
S—测微螺杆的螺距(毫米)

第2题:

内径千分尺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与外径千分尺基本一致,其测量方向及读数方向与外径千分尺()

  • A、相同
  • B、相反
  • C、相似

正确答案:B

第3题:

内径千分尺的刻线原理、读法与外径千分尺()。

A、相同

B、不同

C、既相同又不相同

D、大不相同


参考答案:A

第4题:

内径千分尺、深度千分尺等刻度原理和读数方法与外径千分尺有所差别。()


正确答案:错误

第5题:

简述外径千分尺的正确使用及维护保养?


正确答案: 正确使用
使用前先用干净的棉布或软纸将测量面擦净。
使两测量面良好接触后确认零位正确(微分筒棱边与固定套管零刻线相切,固定套管上的纵刻线对准微分筒上的零刻线)。
当千分尺两测量面接近被测件时,只能转动测力装置的滚花外轮,当测力装置发出咯咯的响声时,表示两测量面已于被测件接触好,此时即可读数。
测量时,千分尺测杆的轴线应与被测尺寸的方向一致,不能歪斜。读数时,千分尺不要离开被测件,读数后要先松开两测量面,以免拉离时磨损测量面,更不能测量运动中的工件。
维护保养
使用时必须注意爱护,经常保持清洁,小心轻放。
在使用前应将测量面擦净,并检查零点位置是否正确。
测量时应先将被测件擦净,可以先转动活动微分筒,当测量面与被测件快接触时,必须使用测力装置。
千分尺不可当卡规用,禁止测量运动中的被测物。
千分尺不用时应将测量面擦净,两测量面不能接触,放入盒内;摆放在规定位置并摆放整齐。禁止随便搁置,乱扔乱放。
要长期保存时应用汽油洗净擦干并涂上防锈油,装在盒内,保存在干燥的地方,不能用丙酮等有机溶剂擦拭。

第6题:

叙述外径千分尺的读数原理。
外径千分尺是根据内外螺纹作相对旋转时能沿轴向移动的原理制成的,其有刻度的尺架上的中心内螺纹与能够转动的测微杆外螺纹是一对精密的螺纹传动副,它们的螺距t=0.5mm。当测量杆旋转一圈时,其沿轴向移动0.5mm,又因微分套筒与测量杆一起转动并移动,所以微分套筒既能显示出刻度尺架的轴向刻度值,又能借助微分筒上圆周的测微刻度读出测微值。微分筒在前端外圆周上刻有50个等分的圆周刻度线,微分筒母旋转一周(50格),测量杆就沿轴向移动0.5mm,微分筒沿圆周转动一格,测量杆则沿轴向移动0.5mm/50=0.01mm。

第7题:

简述测量上限为100mm的外径千分尺两测量面平行度检定方法?


正确答案: 测量上限为100mm的外径千分尺两测量面平行度检定时,采用一组4块平行平晶或量(尺寸差应为1/4螺距左右)依次检定。若4个位置的平行度均合格,则认为两测量面在任何位置上的平行度合格。

第8题:

内径千分尺、深度千分尺等刻度原理和读数方法与外径千分尺有所差别。()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错误

第9题:

外径千分尺是利用什么原理来测量?


正确答案:外径千分尺是利用螺旋转动原理,将角位移转变为直线位移来进行长度测量。

第10题:

简述千分尺的读数原理。


正确答案:千分尺是利用螺旋传动原理将角度值转变为线性值来进行长度测量。微分筒上刻度有50条等分线,当微分筒旋转一周时(测微螺杆的螺距为0.5mm)测量端轴向移动0.5mm,当微分筒转动一小格时,测微端移动0.01mm(0.5÷5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