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阳极多组脱落的原因,主要是阳极电流分布不均、严重偏流。

题目

引起阳极多组脱落的原因,主要是阳极电流分布不均、严重偏流。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阳极电流分布的测量原理及方法?


正确答案: 测量原理:测量等距离阳极导杆上的电压降。由于阳极铝导杆的横截面积相等,等距离上的电阻值也基本相等。当电流通过阳极导杆时,便产生电压降,通过测量等距离上的电压降大小,反映出通过导杆的电流的多少。

第2题:

引起阳极多组脱落的原因主要有?


正确答案:阳极电流分布不均而引发的严重偏流,当强大的电流集中在某一部分阳极上,短时间内使炭块和钢爪接触处的磷生铁或铝-钢爆炸焊熔化,阳极与钢爪与铝导杆分开,掉入槽内,随后电流又偏向别的阳极,造成电流的恶性传递。

第3题:

空心阴极灯阳极光闪动的主要原因是阳极表面放电不均匀。()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正确

第4题:

阳极电流分布


正确答案: 是指电解槽各个阳极通过的电流分布值。

第5题:

为何要用16h阳极电流分布值作为阳极安装精度的质量判定值?


正确答案: 新极上槽后,迅速在冷阳极表面形成一层电解质冷凝层。1—2小时后冷凝层开始熔化,阳极开始导电。随着炭块温度的上升,通过的电流不断增加,在第16小时左右,导电量达到正常值的70%左右,24小时左右达到正常值。对于角部极,时间几乎要拖长一倍。实践表明,对于新阳极,安装高度变化,电流分布的毫伏值亦变化,两者呈强负相关关系。利用这个相关关系,可将16小时的电流分布毫伏值作为安装精度的代用质量特性值。

第6题:

焙烧作业中,每隔()小时测量一次阳极电流分布,阳极电流分布最大不要超过()mv,最小不低于()mv。


正确答案:4;10;2

第7题:

阳极设置过高会导致(),过低则会造成电流密度增大,致使阳极偏流发红,导致脱落,以上两种情况均会造成电流分布不均,导致()。


正确答案:阳极导电不良;针振

第8题:

阳极设置过高或过低则会造成(),致使阳极偏流发红,导致电压摆。


正确答案:阳极导电不良

第9题:

造成阳极脱落的原因有哪些?


正确答案: 1.阳极组装质量不好。在阳极组装时,碳碗中的焦粉没有清理干净,钢爪进入碳碗深度不够;
2.阳极氧化严重,磷生铁周围的炭块全部氧化掉;
3.电流通过过多,熔化磷生铁,造成阳极脱落。

第10题:

发生针振槽的根本原因在于()。

  • A、阳极电流分布不均
  • B、滚铝
  • C、铝液波动
  • D、电解槽内磁场发生变化与电解质界面上气泡不再大量析出

正确答案:A,D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