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空分设备加温时为什么要控制高压空气压力,控制在多少为宜?

题目

小型空分设备加温时为什么要控制高压空气压力,控制在多少为宜?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小型空分设备分馏塔怎样进行加温?


正确答案: 新安装的分馏塔开车之前和长期停车后复工前,都必须进行彻底的加温吹除。投入运转后,当分馏塔遇到液悬故障无法消除,或运转周期末热交换器压力前后压差大于0.5MPa,或氧、氮纯度与产量下降时,均应进行加温吹除。
首先要做好加温前的准备工作:
1)排放塔内的液体;
2)拆除氧、氮、馏分排出处的流量计、温度计,拆除液空、液氧液面计上、下接头,拆除低压压力表以外的所有压力表;
3)关闭高压空气总进口阀、节-1阀和氧氮产品送出阀,以及加温入口总阀;
4)顶开膨胀机的进、出气阀门顶杆;
5)打开分馏塔筒壳上所有通过阀、节流阀、分析阀、吹除阀、液面计上、下阀、压力表阀、加温阀;
6)加满加热炉的蒸馏水。
加温的操作如下:启动空压机,待纯化器压力升到正常工作压力时,慢慢打开加温总入口阀,并用该阀控制纯化器的压力在正常工作压力。用干燥空气吹半小时后,接通加热炉电源,控制加热炉出口空气温度在70~80℃之间。
加温中应经常调节各出口温度,把温度高的出口阀关小一点,温度低的出口阀开大一些,并随时注意上塔压力不得大于正常工作压力。当各出口温度高于室温(夏天15℃,冬天5℃以上)时,排出气体干燥后即可停止加温。
加温结束前0.5~1h,应拉出各节流阀阀杆进行吹除,清除阀杆螺纹中的杂质和阀套中的水分,以防止正常工作时转动不灵活。

第2题:

吸收酸的浓度控制指标是多少?为什么要控制在这个范围内?


正确答案:98%-98.5%。浓度为98.3%的硫酸对SO3吸收效率最高,这是因为该浓度的硫酸表面的SO3、水蒸汽和硫酸蒸汽的气体分压总和最低,有利于SO3的吸收。若酸浓过高或过低,则三者的气体分压总和会升高,易形成酸雾,阻碍吸收,会造成吸收效率下降。

第3题:

空分冷状态全面加温前为什么排液后要静置一段时间?


参考答案:空分塔液体排完后一般都要静置一段时间,其目的是让装置自然升温,使设备内残余液体蒸发,防止设备骤然受热造成热应力的破坏,同时可以避免残余液体汽化过快而造成的超压事故。

第4题:

小型空分设备分馏塔加温时,为什么要对低压压力进行控制?


正确答案: 分馏塔加温时控制低压的目的是加快分馏塔的加温速度。如果低压压力不加控制,加温气体很快从阻力较小的氧气、氮气排出管中排出,阻力较大的小管道(如分析阀、液面计阀等)和膨胀机部位的加热气量很小,易造成有的管道温度过高,而有的管路加温不彻底。因此一开始加温时要关小氧气、氮气放空阀,限制排放量,使低压压力提高,以增加阻力大的管路的气量,使加温彻底、速度加快。
在分馏塔加温的同时,往往分子筛纯化器也需加温。若低压压力过低,就会影响纯化器的再生。但是压力也不能超过正常工作压力,以保证安全。

第5题:

引风机启动时,为什么必须无负荷?风机油箱油位控制在多少为宜,为什么?


正确答案: 引风机本身负荷比较大,如在带负荷烧坏电机,所以引风机启动时不带负荷运行。一般情况下,风机油箱油位应保持油箱的1/2-2/3为最好,油位太低,油不能在轴承上形成润滑油膜,起不到润滑作用,容易发生抱轴,油位过高,容易使风机在运转时甩油,而温度不易散发,油温偏高,起不到冷却作用,反而使风机轴承温度偏高。

第6题:

脱硫系统吸收压力控制在多少为宜?为什么?


正确答案: 吸收压力C20603一般控制在0.7-1.1个大气压,因为吸收过程是一个气体缩上的反应过程,高压有利于吸收反应的进行,但压力太高吸收的效果影响不大,而且增加动力消耗,因此,吸收压力控制在0.7-1.1个大气压为宜。

第7题:

浓硫酸储存温度是多少?为什么要控制在此温度范围?


正确答案:浓硫酸储存温度为15~25℃,由于浓硫酸在10.5℃时容易结晶。为了防止浓硫酸发生结晶现象,所以要将浓硫酸的储存温度控制在15~25℃。

第8题:

小型空分设备高压空气进口阀的作用原理是什么,如何操作?


正确答案: 高压空气进口阀分别控制进入主换热器各个隔层的空气量,以调节各隔层之间的热端温差。当氧气、氮气或馏分出口之间温度不一致时,可以改变进入这个隔层的空气量。例如氧气温度低于氮气出口温度时,可以开大氧气隔层高压空气进口阀。当这个阀全开,氧气出口温度还是低于氮气出口温度时,可以关小氮隔层高压空气进口阀。反之亦然。隔层间的温差愈小愈好,最大不超过2℃。
膨胀机高压空气进口阀,是高压空气进膨胀机的通过阀。这个阀平时处在开启状态,当设备发生故障,紧急停电,膨胀机开车、停车前应关闭。这个阀原则上不作调节用,但在启动后期,膨胀机凸轮已处于最小进气位置,膨胀后空气温度低于-160℃,且继续下降时,如果用开大高压空气节流阀的办法来减少膨胀量,势必使高压压力下降,高压空气节流阀前温度升高,节流后液化率减少,液体的生产量减少,会使整个启动时间延长。因此,短期利用膨胀机高压空气进口阀来控制膨胀机后的温度,将有利于塔内液体的积累。关小膨胀机高压空气进口阀,则热交换器高压压力升高,机前高压下降,中压下降,温度上升,液氧液面上升。开大则与上述情况相反。降压时,应先开大膨胀机高压空气进口阀,后开凸轮机构。但应注意这个阀门不要开得过大,只要热交换器与机前的两个压力表指示相同就可,以便在紧急停电时能迅速切断气源,防止膨胀机飞车。

第9题:

空分塔为什么要进行加温?


正确答案: 在切换式换热器中,水分及二氧化碳不可能全部、彻底清除。尽管残留的量是极微的,但日积月累也会逐渐地堵塞切换式换热器。在生产中表现为切换式换热器的阻力不断增加,气体流通的自由截面减少,空气量进不来。此外,在切换式换热器冷段,理论上已基本清除干净了二氧化碳,但由于气流的夹带作用,带入塔内的二氧化碳量比理论含量多得多。这些二氧化碳除被吸附过滤器部分清除外,其余将在塔内逐渐积累而使塔板、管道和阀门堵塞。加之空气中还含有微量的乙炔及碳氢化合物,虽经乙炔吸附器吸附,其吸附效率只能达到97%左右,其余部分也将威胁到空分设备的安全生产。为了消除这些积聚的水分、二氧化碳、乙炔等杂质,当空分设备运行到一定的时间,就需要停车进行加温吹除操作。
另外,在空分设备运转中,有时因设备或机器的故障而被迫停车检修前,为了消除低温,也必须进行加温吹除。在空分设备全部安装完毕、启动试车前,为了清除设备内残存的杂质和水分,也需要进行加温吹除操作。
对于单体倒换使用的设备(如液空吸附器),当硅胶被乙炔和二氧化碳饱和时,为了恢复其吸附能力,要定期进行加温再生。当膨胀过滤器、膨胀机被二氧化碳冻结时,为了解冻,也需要进行单体加温操作。

第10题:

小型空分设备启动初期,膨胀机已达到最大进气经过,高压压力还继续升高,这时是开大节一1阀好,还是将部分空气放空好?


正确答案: 这要视下塔压力而定。若下塔压力低于0.55MPa(表压),则开大节-1阀好。这是因为:
1)打开节-1阀,可以充分利用第二热交换器传热面积,缩小热端温差。当T2温度达-140℃后,此时分馏塔液空尚未产生,需要大量冷量。节-1阀开得过小,还将部分空气放空,这就意味着高压空气通过第二热交换器的量很少,返流气体的冷量不能正常地传递给高压空气,从而进入第一热交换器的冷量比正常时增多,高压空气进膨胀机的温度下降过快,膨胀后的温度随着下降。同时由于第一热交换器负荷过重,致使热端温差扩大,冷损增加,使启动时间延长。如果开大节-1阀,可使进入第二热交换器的高压空气量增多,返流气体交给高压空气的冷量也就增多。一方面可以使T3温度逐渐下降;另一方面可以使进膨胀机前的温度提高,膨胀机后温度下降减缓。冷量得到充分回收,热端温差缩小,冷损减少;
2)充分利用等温节流效应,增加制冷量。高压空气通过节-1阀虽然不会产生冷量,但是可以降温,起到转换能量的作用。如果把部分高压空气放空掉,空压机白白消耗了能量,其等温节流效应得不到利用,使启动时间延长,这是很可惜的。如果开大节-1阀,高压空气通过节-1阀时,能使节流后的空气温度降低。这部分气体返回热交换器内,使高压空气温度进一步下降,等温节流效应就得到充分利用,可以使启动时间缩短。
具体操作方法如下:在T2温度未达到-140℃之前,使高压空气尽可能地通过膨胀机制冷。如果空气有富裕,下塔压力低于0.5MPa,也可开节-1阀调节高压。在T2温度达-140℃后,此时,塔内温度普遍降低,中压压力也下降了,可以逐渐开大节-1阀,但必须保持高压压力在设备允许的最高操作压力。当T2温度继续下降时,可减少膨胀量,即采取调低膨胀机转速或采取机前节流的办法来控制T2温度。不必把空气放空。
3)当下塔压力高于0.55MPa,接近下塔最高操作压力时,则应将部分空气放空为好。这是因为下塔最高操作压力为0.6MPa,稍一疏忽,易引起下塔超压;另一方面,膨胀机前、后的压差缩小,产冷量相对减少。特别是透平式膨胀机启动时进气压力一般在1.5~1.6MPa已达到膨胀机最高转速,高压压力已不能再提高了。下塔压力过高,膨胀前、后压差缩小,总的制冷量反而会减少。因而,此时放空比开节-1阀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