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余氨水可以用于生产浓氨水和无水氨。

题目

剩余氨水可以用于生产浓氨水和无水氨。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正确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氨水吸收式制冷循环中,用于制冷和吸收的分别是(  )。

A. 水制冷、氨水制冷
B. 水制冷、氨制冷
C. 氨制冷、水吸收
D. 氨制冷、氨水制冷

答案:C
解析:
吸收式制冷用两种性质不同的物质所组成的溶液作为工质。溶液中沸点较高的一种物质作为吸收剂,沸点较低的一种物质作为制冷剂。氨水吸收式制冷循环中,氨做制冷剂,水做吸收剂。

第2题:

以下选项中属于半直接法制取硫铵的叙述的是( )。

A.将煤气初冷至25~35℃,用硫酸在饱和器或喷洒式酸洗塔内吸收煤气中的氨,用适量浓度的硫酸溶液与焦炉煤气接触回收煤气中氨
B.将煤气初冷却至25~35℃.经捕集焦油雾后,送入饱和器回收氨,同时将剩余氨水中蒸出的氨也用于制取硫铵
C.在初冷器中把煤气中含氨量降为4~8g/m3,以捕集焦油雾,生产浓氨水或氨分解.磷铵吸收氨,生产无水氨
D.在初冷器中把煤气中含氨量降为4~8g/m3,采用混合氨水流程,硫酸吸收氨,生产硫铵

答案:B
解析:

第3题:

常规HE染色中还原剂的配制方法是

A、蒸馏水99ml加1ml浓氨水

B、蒸馏水95ml加5ml浓氨水

C、无水乙醇99ml加1ml浓氨水

D、95%乙醇99ml加1ml浓氨水

E、95%乙醇95ml加5ml浓氨水


参考答案:A

第4题:

炼焦过程中炼焦煤产生大量氨水,其中大部分氨水作焦炉上升管和桥管循环喷洒,多余的部分作剩余氨水蒸氨处理。


正确答案:正确

第5题:

我焦化厂用的AS工艺,原设计是剩余氨水上塔,但是我们没有剩余氨水过滤装置,所以容易堵塔,主要是堵换热器。剩余氨水上塔究竟有必要吗?


正确答案: 剩余氨水的固定氨不可控,一般正常情况下在1-2,全氨在5-7。剩余氨水可以上洗氨塔,但那是在脱硫塔停工时使用,正常情况下剩余氨水进脱硫塔顶部,由于脱硫气液接触不能超过5秒,因此煤气脱硫段设计都不会太高。脱硫塔上段也是为洗氨而设计的。
剩余氨水上不上塔,应从几个方面考虑:
1、剩余氨水的质量,主要是含油,若如楼主所说的经常堵的话,建议就不要上塔了;
2、如前几位朋友说的,剩余氨水的固定氨高不高,太高的话,也会有影响,而固定氨高,对本工艺而言主要是看尾气的处理方法,尾气放散还是进煤气系统,进系统的话,肯定高;
3、喷淋密度、气液接触时间可不用太作考虑,有影响也只是脱硫塔上段,下段还可改变脱酸水量给一定弥补;
4、最初设计剩余氨水上塔也主要是辅助作用,且还有可能增加脱硫段的负荷(流量),降低了下段脱硫液的氨硫比,影响硫化氢的吸收;
5、建议不上塔,给一个我的实际改进方案,已用了3年多:剩余氨水只一段冷却(45-50度),直送尾气冷却器,冷却尾气后送富液槽。

第6题:

半直接法制取硫铵是指( )。

A.将煤气初冷至25~35℃,经捕集焦油雾后,送入饱和器回收氨,同时将剩余氨水中蒸出的氨也用于制取硫铵
B.将煤气初冷至25~35℃,用硫酸在饱和器或喷洒式酸洗塔内吸收煤气中的氨,用适量浓度的硫酸溶液与焦炉煤气接触回收煤气中氨
C.在初冷器中把煤气中含氨量降为4~8g/m^3,采用混合氨水流程,硫酸吸收氨,生产硫铵
D.在初冷器中把煤气中含氨量降为4~8g/m^3,经捕集焦油雾,生产浓氨水或氨分解,磷铵吸收氨,生产无水氨

答案:A
解析:

第7题:

氨水量过大,会使富氨水的氨浓度过低。


正确答案:错误

第8题:

某装置产生浓度为5%的氨水1000t/a,经蒸氨塔回收浓度为15%的浓氨水300t/a,蒸氨塔氨气排放约占氨总损耗的40%,进入废水中的氨为()。

A:2t/a
B:3t/a
C:5t/a
D:15t/a

答案:B
解析:
根据题意,废水中含氨量=(氨水总量*氨水浓度-蒸氨塔回收浓氨水量*回收液浓度)*(1-蒸氨塔氨气排放率)=(1000*5%-300*15%)*(1-40%)=3(t/a)。

第9题:

洗氨水量过,会使富氨水的氨浓度过低。


正确答案:错误

第10题:

煤气在集气管冷却时所放出的热量,大部分热量用于蒸发氨水,剩余的热量用于加热氨水和集气管的散热损失上。


正确答案:正确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