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严重的河段可根据排污口分布及排污状况,设置若干()。

题目

污染严重的河段可根据排污口分布及排污状况,设置若干()。

  • A、背景断面
  • B、对照断面
  • C、控制断面
  • D、消减断面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河流混合过程段预测范围内的河段可以分为三段,除了( )。
A.充分混合段 B.混合过程段
C.排污口上游河段 D.排污口下游河段


答案:D
解析:
河流混合过程段预测范围内的河段可以分为充分混合段、混合过程段和排污口上游河段。

第2题:

对河流与河口,水环境影响评价分级判据的“水域规模”是按建设项目()划分。

A:排污口附近河段的多年平均流量
B:排污口附近河段的最近二年平均流量或丰水期平均流量
C:排污口附近河段的多年平均流量或平水期平均流量
D:平水期平均流量

答案:C
解析:

第3题:

入河排污口所在的排污控制区范围为该河段上游第一个排污口上游()m至最末一个排污口下游()m。

A.100,200

B.100,100

C.200,100

D.200,200


参考答案:A

第4题:

排查入河湖(),加强综合防治,改善水环境质量。

  • A、排污口
  • B、排污口门
  • C、污染源
  • D、排污口和污染源

正确答案:C

第5题: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关于防治陆源污染物对海洋环境污染损害的有关规定,在海洋自然保护区()。

A:不得新建入海排污口
B:应根据海水动力条件设置入海排污口
C:应将人海排污口深海设置,实行离岸排放
D:入海排污口的设置须征得海洋、海事、渔业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

答案:A
解析: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第三十条的规定,在海洋自然保护区、重要渔业水域、海滨风景名胜区和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不得新建排污口。

第6题: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关于陆源污染物设置入海排污口的 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任何情况下,不得将排污口深海设置
B、必须将排污口深海设置,实行离岸棑放
C、达不到排放标准的,可以将排污口深海设置 D、有条件的,应当将排污口深海设置,实行离岸排放


答案:D
解析:
【参考答案】:D【点评分析】:本题主要考察陆源污染物设置入海排污口的规定。答案显然。

第7题:

预测范围内的河段可以分为()。

A:排污口上游段、混合过程段和充分混合段
B:完全充分混合段、部分充分混合段和混合初始段
C:完全混合过程段、混合过程段和混合下游河段
D:排污口上游段、充分混合段和下游河段

答案:A
解析:
河流混合过程段与水质模式选择时预测范围内的河段可以分为充分混合段、混合过程段和排污口上游河段。

第8题:

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面水环境》,某项目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污水排放量7500m3/d,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A:河流规模愈大,排污口下游应调查的河段长度愈大
B:河流规模愈大,排污口下游应调查的河段长度愈小
C:污水水质愈复杂,排污口下游应调查的河段长度愈大
D:污水水质愈复杂,排污口下游应调查的河段长度愈小

答案:B
解析:
污水排放量在5000~10000m3/d之间,大河排污口下游应调查的河段长度为2~5km,中河为5~10km,小河为10~25km。即河流规模愈大,排污口下游应调查的河段长度愈小。

第9题:

河流水环境现状调查的范围,需要考虑()来确定排放口下游应调查的河段长度。

A:建设项目排污口附近河段多年平均流量
B:污水排放量
C:建设项目排污口附近河段平水期平均流量
D:河流规模

答案:B,D
解析:

第10题:

为加强水污染防治,需要优化入河湖(),实施入河湖排污口整治。

  • A、排污口数量
  • B、排污口大小
  • C、排污口布局
  • D、排污口形状

正确答案:C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