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完全处于共用天线上的避雷针保护范围之内,所以建筑物不用再设

题目

建筑物完全处于共用天线上的避雷针保护范围之内,所以建筑物不用再设计直击雷保护。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第三类防雷建筑物防直击雷,宜采用下列哪些措施? ()
(A)在建筑物上装设避雷针
(B)设独立避雷针
(C)在建筑物上装设避雷带
(D)在建筑物上装设避雷带和避雷针的组合


答案:A,C,D
解析:
依据:《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第4.4.1条。

第2题:

一根避雷针高度H=30米,离避雷针水平距离L=15米的地方有一建筑物,其高度h=10米,问该建筑物是否在避雷针的有效保护范围内?


正确答案: 有效保护半径R=(1.5H-h)*P=(1.5*30-10)*1=35米
因R>L,故该建筑物在该避雷针的有效保护范围内。

第3题:

避雷针接地电阻太大时,为了使被保护设备处于其保护范围之内,应加大避雷针的高度。()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

第4题:

避雷针有一定保护范围,当建筑物超出避雷针保护范围时,便不受避雷针的保护。


正确答案:错误

第5题:

移动通信基站天线安装在建筑物房顶时,如天线在建筑物避雷针保护范围内,不宜另外架设独立的避雷针。


正确答案:正确

第6题:

避雷针的防直击雷保护范围要()被保护设备、设施和建筑物的运行要求。
满足

第7题:

由于(),所以避雷针能起保护作用。

  • A、避雷针针尖附近的空气首先击穿放电,雷电流经避雷针流入大地
  • B、避雷针不放电,雷电流从建筑物流入大地
  • C、建筑物首先放电,雷电流从建筑物流入大地
  • D、避雷针起屏蔽作用,防止放电

正确答案:A

第8题:

避雷针接地电阻太大时,使被保护设备处于其保护范围之内,应加大避雷针的高度。

A.错误

B.正确


参考答案:A

第9题:

某建筑物属于第二类防雷建筑物,高28米,屋顶长50米,宽10米,女儿墙高1米,屋顶中央架设了一根高8米的避雷针,不设避雷网、避雷带,求避雷针能否有效保护该建筑物?如果不能,应采取什么措施来完善该建筑物的防直击雷性能?


正确答案: 本题中避雷针的实际高度为28+8=36m,小于二类防雷建筑物滚球半径45m,屋顶离地高度为28m,用公式计算避雷针在离地28m处的保护半径:由此可得,该设计无法对建筑物进行有效的防直击雷保护。应在屋面上敷设避雷网并在女儿墙上安装避雷带,才能有效地对建筑物进行防雷保护。

第10题:

避雷针接地电阻太大时,使被保护设备处于其保护范围之内,应加大避雷针的高度。


正确答案: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