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侵入乙公司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并对计算机信息系统中的数据进行删除和修改,造成严重的后果,对甲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构成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B、甲构成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C、甲构成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D、甲构成非法控制计算机系统罪

题目

甲侵入乙公司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并对计算机信息系统中的数据进行删除和修改,造成严重的后果,对甲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构成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
  • B、甲构成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
  • C、甲构成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
  • D、甲构成非法控制计算机系统罪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计算机犯罪的种类包括( )。

A.非法侵入计算机系统罪,破坏网络功能罪,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和应用程序罪,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等破坏性程序罪

B.非法侵入计算机系统罪,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功能罪,破坏计算机设备罪,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等破坏性程序罪

C.非法侵入计算机系统罪,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功能罪,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和应用程序罪,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等破坏性程序罪

D.非法获取计算机设备罪,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功能罪,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和应用程序罪,制作、传播计算机代码等破坏性程序罪


正确答案:C

第2题:

第 52 题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对计算机信息系统实施非法控制,情节严重的,构成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

B.提供专门于侵入、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程序、工具,情节严重的,构成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

C.明知他人实施侵入、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的违法犯罪行为而为其提供程序、工具,情节严重的,构成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

D.对计算机硬件进行破坏,进而导致机器所存信息丢失、破坏,情节严重的,构成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


正确答案:BC
参见《刑法》第385条第1~3款的规定。

第3题:

违反国家规定,对涉密计算机信息系统中存储、处理或者传输的数据和应用程序进行删除、修改、增加的操作,后果严重的,构成()。

A.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

B.删除、修改、增加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和应用程序罪

C.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罪

D.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


正确答案:A

第4题:

15周岁的甲非法侵入某尖端科技研究所的计算机信息系统,18周岁的乙对此知情,仍应甲的要求为其编写侵入程序。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A.如认为责任年龄、责任能力不是共同犯罪的成立条件,则甲、乙成立共犯

  B.如认为甲、乙成立共犯,则乙成立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的从犯

  C.不管甲、乙是否成立共犯,都不能认为乙成立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的间接正犯

  D.由于甲不负刑事责任,对乙应按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的片面共犯论处



答案:D
解析:
选项A、B说法正确。如果是两个以上自然人实施犯罪的,不要求行为人均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即没有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但有相应控制和辨认能力的人与达到刑事责任年龄的人可以成立共同犯罪,只是没有达到刑事责任年龄的人因为存在阻却责任事由,因而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因此,甲、乙成立共犯。在本案中,乙是应甲的要求提供帮助,在共犯中属于从属地位,是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的从犯。选项C说法正确。间接正犯,又称为间接实行犯,是指把他人作为工具利用的情况。行为人不亲自参与实行行为,而是通过强制或者欺骗手段支配直接实施者,从而支配构成要件实现的,就是间接正犯。在本案中,乙对犯罪并不起支配作用,并非利用甲实施犯罪,不构成间接正犯。选项D说法错误。片面共犯是指参与同一犯罪的人中,一方认识到自己是在和他人共同犯罪,而另一方没有认识到有他人和自己共同犯罪。在本案中,乙是应甲的要求提供帮助,因此不构成片面共犯。

第5题:

陈某是一名网络黑客,其经常非法侵入腾飞网络计算机信息系统中,对该计算机信息系统功能非法进行修改、删除和干扰,同时盗窃腾飞网络游戏中的虚拟货币,在网络游戏中肆意挥霍。这些行为都导致腾飞网络系统经常不能正常运行,给腾飞网络公司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对陈某的定罪处罚。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陈某只构成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
B.陈某利用计算机实施盗窃罪,仍然只构成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
C.陈某既构成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也构成盗窃罪。但应从一重罪处罚
D.陈某既构成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也构成盗窃罪,对于二者数罪并罚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和盗窃罪的具体适用。《刑法》第287条规定,利用计算机实施金融诈骗、盗窃、贪污、挪用公款、窃取国家秘密或者其他犯罪的,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处罚。

第6题:

第 62 题 李某是一家软件公司的高级工程师,由于想展现下自己的计算机水平,编制了某病毒在网上进行传播,导致多家企事业单位的电脑瘫痪,损失惨重。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李某构成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

B.李某构成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

C.李某构成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破坏计 算机信息系统罪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正确答案:ACD
李某故意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等破坏性程序,影响计算机信息系统正常运行,后果严重,符合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的构成要件,此题选错误选项,因此选ACD。

第7题:

关于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与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的认定,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A.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的对象限于国家事务、国防建设、尖端科学技术领域的计算机信息系统
B.两罪在主观方面都只能是故意
C.直接对计算机硬件设备毁坏、拆卸的,不构成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
D.利用计算机实施金融诈骗、盗窃、贪污、挪用公款、窃取国家秘密或者其他犯罪的,不构成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

答案:A,B,C,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对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与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的认定。参照《刑法》第285条、第286条的规定。

第8题:

甲是某网站安全员,他通过计算机终端访问乙公司计算机信息系统,获取了该公司制作陶瓷器皿配方的商业秘密,并将其卖给丙公司,获利20万元。甲构成何罪?( )

A.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

B.盗窃罪

C.侵占罪

D.侵犯商业秘密罪


正确答案:D
【考点】侵犯商业秘密罪
【解析】非法侵入计算机系统罪要求侵入的是国家事务、国防建设、尖端科学技术领域的计算机信息系统,而甲侵入的是商业公司的计算机系统,不构成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甲窃取乙公司商业秘密的行为,并卖给他人获取非法利益20万元,符合侵犯商业秘密罪的构成特征。

第9题:

15周岁的甲非法侵入某尖端科技研究所的计算机信息系统,18周岁的乙对此知情,仍应甲的要求为其编写侵入程序。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2015年)

A.如认为责任年龄、责任能力不是共同犯罪的成立条件,则甲、乙成立共犯
B.如认为甲、乙成立共犯,则乙成立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的从犯
C.不管甲、乙是否成立共犯,都不能认为乙成立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的间接正犯
D.由于甲不负刑事责任,对乙应按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的片面共犯论处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共同犯罪的成立条件、片面共犯以及间接正犯。 A项,成立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要求行为主体年满16周岁。甲非法侵入某尖端科技研究所的计算机信息系统时,只有15周岁,无责任能力。如认为责任年龄、责任能力不是共同犯罪的成立条件,则甲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乙对此提供帮助,二人相互协作完成犯罪,故应认定甲、乙成立共同犯罪。故A项正确,不当选。
B项,在甲、乙成立共同犯罪的前提下,由于乙的帮助行为在共同犯罪中仅起次要作用,因此,乙成立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的从犯。故B项正确,不当选。
C项,如果甲、乙成立共同犯罪,则乙的行为属于帮助行为,而不是实行行为,故乙不成立间接正犯(间接正犯的行为是实行行为)。如果甲、乙不成立共同犯罪,即便要追究18周岁的乙的刑事责任,也不能认定乙成立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的间接正犯,因为成立间接正犯,要求行为人对所利用的工具具有支配性,而在本案中,乙是应甲的要求为其编写侵入程序,甲是否侵入以及何时侵入尖端科技研究所的计算机信息系统,乙都不具有支配性,无法将本案评价为如同乙本人亲自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一般,故乙不属于间接正犯。因此,不管甲、乙是否成立共犯,都不能认为乙成立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的间接正犯。故C项正确,不当选。
D项,片面共犯是指参与同一犯罪的人中,一方认识到自己是在和他人共同犯罪,而另一方没有认识到有他人和自己共同犯罪。而在本题中,甲、乙存在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的意思联络,不符合片面共犯的概念。故D项错误,当选。

第10题:

下列哪些行为构成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

  • A、甲非法侵入国家事务的计算机信息系统
  • B、乙非法侵入某中学的计算机信息系统
  • C、丙非法侵入一家小型公司的计算机信息系统
  • D、丁非法侵入某人的计算机,并窃取个人信息

正确答案:A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