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争”、“戊戌变法”、“辛丑条约”,这些历史事件用的纪年方

题目

“甲午战争”、“戊戌变法”、“辛丑条约”,这些历史事件用的纪年方法是()

  • A、年号纪年
  • B、干支纪年
  • C、民国纪年
  • D、公元纪年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在近代中国,协定关税特权逐步为西方列强所共享。反映这一过程的条约包括( )。
A.《南京条约》《望厦条约》《黄埔条约》 B.《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C.《望厦条约》《黄埔条约》《辛丑条约》 D.《黄埔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答案:A
解析:
1842年,清政府同英国签订的《南京条约》中规定,中国向英国商人征收进出口货物税,必须同英国政府商议;由英国独享关税特权。1844年,清政府同美国签订的《望厦条约》和《黄埔条约》中进一步规定,倘若中国以后要变更税利,必须得到对方的“议允”,正式把协定关税的条款定入条约。 《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中没有关于关税的特别规定,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A。

第2题:

1895 年,甲午战争以中国战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告终,清朝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

A、《辛丑条约》
B、《下关条约》
C、《马关条约》
D、《中日和约》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人文历史。
A项错误,《辛丑条约》是1901年在义和团运动失败、八国联军攻入北京之后签订的一个不平等条约。条约规定:一、中国赔款加利息合计9.8亿两白银。二、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在界内居住。三、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运动。该条约是帝国主义列强强加给中国的又一奴役性条约。它的签订进一步加强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全面控制和掠夺,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项错误,《下关条约》即《马关条约》,是日本方面的称呼,是中国清朝政府和日本政府于1895年4月
17日在日本马关(今山口县下关市)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C项正确,1895年甲午战争以中国战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告终,清朝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日《马关条约》。主要内容有:一、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二、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三、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日本轮船可沿内河驶入以上各口;四、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条约使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D项错误,《中日和约》,又称《台北和约》,为中华民国与日本于1952年4月28日在台北签署的和平条约。该条约明定中华民国与日本之间的战争状态,自本约发生效力之日起即告终止。日本“放弃”对于台湾、澎湖群岛以及南沙群岛、西沙群岛一切权利,也放弃自辛丑条约以来在中国一切特殊权利及利益,表示双方将开始经济方面之友好合作。1972年9月29日日本与中华民国断交后,日本片面废止此和约。

第3题:

日本在甲午战争后迫使清政府签订了【】

A:《天津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正确答案:C

第4题:

中国第一轮启蒙思想的兴起发生于()前后。

  • A、鸦片战争
  • B、戊戌变法
  • C、辛丑条约鉴定
  • D、新文化运动

正确答案:B

第5题:

20世纪初期帝国主义图谋灭亡中国的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 B、《马关条约》
  • C、《辛丑条约》
  • D、“二十一条”

正确答案:D

第6题:

日本在甲午战争后迫使清政府签订了()

A.《天津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答案:C
解析:

第7题:

20世纪初,民主革命取代维新变法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是因为() ①戊戌变法失败②《辛丑条约》的签订 ③民族资本主义的短暂春天④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正确答案:C

第8题:

下列中国近代历史事件,按时间排序正确的是:

A.武昌起义→二次革命→护法运动
B.中英南京条约→辛丑条约→马关条约
C.戊戌变法→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
D.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占北京→火烧圆明园

答案:A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中国史知识。
第二步,武昌起义:1911年10月10日(农历辛亥年八月十九)在湖北武昌发生的一场旨在推翻清朝统治的兵变,也是辛亥革命的开端。起义的胜利,逐步使清朝走向灭亡,并建立起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是亚洲和中国走向民主共和的开端。
二次革命:1913年3月20日,国会开会前夕,国民党代理理事长宋教仁被杀。4月,袁世凯又非法签订善后大借款,准备发动内战,消灭南方革命力量。孙中山看清袁世凯的反动面目,从日本回国,力主武装讨袁,又称讨袁之役。
护法运动:1917年7月到1918年5月,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为维护临时约法、恢复国会,联合西南军阀共同进行了反对北洋军阀独裁统治的斗争。所谓“护法”指的是护卫《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所以,事件先后顺序是:武昌起义、二次革命、护法运动。
因此,选择A选项。

第9题:

在近代中国,协定关税特权逐步为西方列强所共享。反映这一过程的条约包括()

  • A、《南京条约》《望厦条约》《黄埔条约》
  • B、《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 C、《望厦条约》《黄埔条约》《辛丑条约》
  • D、《黄埔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正确答案:A

第10题:

中国近代史上能体现以夷制夷、以夷制华、以华制华三种策略的历史事件分别是()

  • A、甲午战争,《辛丑条约》,太平天国
  • B、《辛丑条约》,太平天国,甲午战争
  • C、太平天国,甲午战争,《辛丑条约》
  • D、甲午战争,太平天国,《辛丑条约》

正确答案:D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