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正确的历史时空概念,掌握正确计算历史年代的方法是初中历史学习

题目

形成正确的历史时空概念,掌握正确计算历史年代的方法是初中历史学习的目标之一。请判断下列事件发生在公元前1世纪的是()

  • A、张骞于公元前138年出使西域
  • B、西汉政府于公元前60年设立西域都护
  • C、刘秀于公元25年建立东汉
  • D、蔡伦于公元105年改进造纸术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下列属于情感目标表述的是(  )。

A.形成正确的历史时间和空间概念
B.感知人类文明史中的实践与创造
C.学习运用历史的眼光来分析历史
D.树立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

答案:D
解析:
【知识点】情感目标包括的内容。
【答案】D。
【解析】A、B、C三个选项说的是历史知识学习中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D项则是历史知识学习中的情感目标。

第2题:

简述初中历史课程的设计思路。


答案:
解析:
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的总体设计思路是:面向全体学生,从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和人文素养出发,遵循历史教育规律,充分发挥历史教育功能,使学生掌握中外历史基础知识,初步学会学习历史的方法,提高历史学习能力,逐步形成对历史的正确认识,并提高正确认识现实的能力,达到课程目标的要求。
  (1)依据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的基本性质和特点,充分发挥历史课程的育人功能,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进行课程设计。
  (2)历史课程分为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六个学习板块。依照历史发展的时序,在每个板块内容设计上,采用“点~线”结合的呈现方式。“点,’是具体、生动的历史事实;“线”是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通过“羔”与“点”之间的联系来理解“线”,使学生在掌握历史事实的基础上理解历史发展的过程。
  (3)在学习内容的编制上,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精选最基本的史实,展现人类社会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发展的基本进程,使学习内容更加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生活,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此外,在突出义务教育阶段历史教学特点的基础上,注意与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为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历史学习打好基础。

第3题:

历史课中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学习属于( )

A.符号学习

B.概念学习

C.命题学习

D.程序性学习


正确答案:A

第4题:

初中历史《中美、中日建交》
一、考题回顾



答案:
解析: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导入法。教师多媒体展示美国著名总统的照片,组织学生评选“最有中国缘的美国总统”,由此引导学生得出尼克松总统。
教师引导设疑:历史上尼克松和周恩来总理历史性的握手,使得中美关系走近了一步,他也因此成为“最有中国缘的美国总统”,大家知道中美关系在当时是怎样的吗?除了美国,中国和日本的关系又如何呢?由此顺势导入新课。教师资格考试考前黑钻押题,瑞牛题库软件考前更新,下载链接 www.niutk.com
环节二:新课讲授
(一)中美关系
过渡:要想了解当时的中美关系,还是先要去看看当时的时代背景。
1.背景
教师讲述并设问:新中国的成立其实宣告了美国“扶蒋反共”政策的彻底失败。但是在新中国初期,美国政府敌视中国,对新中国实行封锁禁运、包围威胁的政策,双方长期处于敌对的状态。这种状态是什么时候开始转变的呢?
学生阅读教材回答:20世纪70年代初。
教师在多媒体上展示相关材料并提问:为什么会是在这一时期?大家可以从当时的国际局势和美国的角度来思考一下。



学生归纳:第一,当时中国国际地位有所提高,美国必须正视中国的发展和作用,因此需要改变原来的外交政策,缓和中美关系。第二,从材料中“西欧、日本崛起”“美苏争霸中,美国力不从心”可以分析出当时的国际形势发生了很大的转变,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受到了冲击。
教师补充讲解:不光如此,在当时中苏关系也开始恶化,可以用剑拔弩张来形容。因此中国开始重新调整外交政策。
过渡:在这一形势之下,既然美国已经抛出了友好交往的“橄榄枝”,中国也作出了积极的反应。
2.表现
教师安排学生观看纪录片和图片,并提问:从中归纳一下中美为缓和国家关系展开了什么活动?这一活动有什么历史意义?



学生回答:1971年,美国乒乓球队正式访问中国,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美国代表团访问中国。“小球影响大球”的“乒乓外交”轰动了世界。
教师安排学生阅读教材,并提问:“乒乓外交”算是开了一个好头,那中美关系是如何一步步走向正常化的呢?大家以表格的形式归纳出来。
学生归纳如下:



教师在多媒体展示毛泽东会见美国总统尼克松的图片,并补充讲述:这场跨越太平洋的握手宣告着一个时代结束了,一个新的时代开始,中美之间长达20多年的对抗结束了。



过渡:随着中美关系的改善,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纷纷与中国建交,其中就有日本。日本是怎么做的呢?
(二)中日关系
教师播放毛泽东会见日本首相田中角荣的新闻报道,并提问:这一事件给我们传递了什么信息?
学生回答:这一重要历史事件反映出日本想要缓和中日关系。
教师多媒体展示《中日联合声明》历史图片,并讲述: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并与中国签订了协定,这标志着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从此揭开了中日关系的新篇章。
教师设问:随着中美、中日的改善,当时中国的外交事业获得了哪些成就呢?
学生回答:中美、中日关系的发展,在国际上引发各国与中国建交的热潮,打开了我国外交事业的新局面。
教师补充:从1971年基辛格访华到1972年止,相继有28个国家同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中国外交事业一片红火。
环节三:小结作业
1.小结:教师进行情感升华,感受国家强大推动外交关系改善。
2.作业:请学生课下搜集当今中国与美国、日本在外交上出现的摩擦,如中美贸易争端,美国把华为列入黑名单等,思考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中美关系缓和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参考答案】
(1)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2)打开了50年代以来中国的外交困境,形成中国外交史上第三次建交高潮。
(3)开始了两国关系的新阶段,有利于两国在经济、贸易、科技、文化、金融等各方面的交流与发展。
(4)缓和了国际紧张局势,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也进一步推动世界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2.作为历史老师,怎样在课堂上引起学生对课程的兴趣?
【参考答案】
教学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要把课上得生动、活泼、充满情趣。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课上得有趣,学生就可以带着一种高涨的波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前面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和震惊。”常用的引起学生对课程兴趣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
(1)采用创设情境营造愉快的氛围,所以历史教学可以采用情境设置,激发学生思维,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知识的理解与学习。
(2)通过质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古人云:“学贵质疑”“疑是思之路,学之端,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现代心理学家也认为,疑是思维的火花,思维是从发现问题开始的,以解决问题告终。教师的课堂提问,应该抓住关键性的内容,突出问题实质。
(3)借助先进的多媒体技术,优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计算机具有储存大量教学信息的能力,其储存的教学信息具有生动、形象、直观、感染力强等特点,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第5题:

在历史教学中运用历史地图的主要目的是(  )。
①使学生了解史事的地理位置②提高学生识图用图的技能
③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地理概念④增强学生的历史时空观念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B
解析:
历史地图将重要的历史知识要素(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名称等)以较为直观的地图形式予以呈现。所以,在历史教学中运用历史地图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史事的地理位置,在读图辨识的过程中提高学生识图用图的技能,增强学生的历史时空观念。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地理概念是地理专项地图的主要功能,而非历史地图。

第6题: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这里所讲的“基本的历史知识”包括(  )。
①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
②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
③重要的历史概念
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C
解析:
【知识点】“基本的历史知识”包括的内容。
【答案】C。
【解析】基本的历史知识,包括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以及重要的历史概念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第7题:

简述初中历史课程的过程与方法目标。


答案:
解析:
 (1)通过多种途径感知历史,学会从当时的历史条件理解历史上的人和事,并经过分析、综合、概括、比较等思维过程,形成历史概念,进而认识历史发展的时代特征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
  (2)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逐步学会运用时序与地域、原因与结果、动机与后果、延续与变迁、联系与综合等概念,对历史事实进行理解和判断。

第8题:

学法指导包括指导()

A、对教师教学方法的学习

B、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历史的习惯

C、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

D、学生掌握使用查阅历史工具书


参考答案:BCD

第9题:

历史课中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学习,地理课中地形地貌和地理位置的学习,是()。
A.符号学习
B.命题学习
C.概念学习
D.上位学习


答案:A
解析:
符号学习指学习单个符号或一组符号的意义,或者说学习符号本身代表什么,符号学习的主要内容是词汇学习。但符号学习不限于语言符号,也包括非语言符号(如实物、图像、图表、图形等),符号学习还包括事实性知识的学习。如历史课中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学习,地理课中地形地貌和地理位置的学习。命题学习指学习由若干概念组成的句子的复合意义,即学习若干概念之间的关系。概念学习指掌握概念的一般意义,实质上是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的关键特征和本质属性。上位学习也叫总括学习,当认知结构中已经形成某些概括程度较低的观念,在这些原有观念的基础上学习一个概念或包容程度更高的概念或命题时,便产生上位学习。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

第10题:

初中历史《科学家祖冲之》
一、考题回顾



答案:
解析: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引导学生背诵圆周率,之后出示圆周率的最新研究成果,并提问:现在,随着科技的进步,圆周率已经能准确计算到小数点后31.4万亿位。其实,中国古代对于圆周率就已经有了很深入的研究,尤其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更是获得了长足的进步。在这其中最具突出贡献的就是祖冲之。引起学生兴趣,导入新课。
环节二:新课讲授
(一)数学成就
过渡:《九章算术》的出现标志着我国数学体系的形成。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数学有了新的发展。
教师补充讲解:三国时期刘徽为《九章算术》作注,提出了“割圆术”,并利用这一方法将圆周率计算到3.1416。
教师利用多媒体,呈现割圆术原理,并请学生尝试进行计算,感受当时科研之艰难。
具体材料如下:



在对割圆术有所了解后,教师请学生阅读课文内容,并进一步向学生提问:在如此复杂的计算下,魏晋南北朝时期对圆周率的研究又有了怎样的发展?
学生回答后由教师总结:祖冲之利用“割圆术”将圆周率计算到了小数点后七位,即3.1415926与3.1415927之间。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千年。
之后利用多媒体展示祖冲之画像与相关资料,了解祖冲之的基本情况及其它成就。教师资格考试考前黑钻押题,瑞牛题库软件考前更新,下载链接 www.niutk.com
通过阅读资料,学生了解到:祖冲之是我国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数学家、天文学家。在数学上除了“圆周率”的杰出研究外,还与他的儿子祖暅(也是我国著名的数学家)一起,用巧妙的方法解决了球体体积的计算。他们当时采用的一条原理是:“幂势既同,则积不容异”,即界于两个平行平面之间的两个立体,被任一平行于这两个平面的平面所截,如果两个截面的面积相等,则这两个立体的体积相等。这一定理同样比西方早一千多年。为了纪念祖氏父子发现这一原理的重大贡献,大家也称这一原理为"祖暅原理"
(二)天文与机械
过渡:祖冲之除了精通数学外,在天文、机械方面同样有众多贡献。
教师组织学生阅读课文,并结合教师在多媒体上展示的资料,以小组为单位,总结祖冲之在天文、机械的突出成就。
具体材料如下:



请学生回答后教师进行总结:天文历法方面,祖冲之制定出当时最先进的历法《大明历》;机械制造方面,他设计制造出了指南车、水礁磨、千里船等。
教师继续补充:1964年11月9日,为了纪念祖冲之对中国和世界科学文化作出的伟大贡献,紫金山天文台将1964年发现的、国际永久编号为1888的小行星命名为“祖冲之星”;1967年,国际天文学家联合会把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祖冲之环形山”。
(三)评价
过渡语:祖冲之虽然早已逝去,但他却为我们留下了众多宝贵的财富。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后世对祖冲之的纪念活动,并提问:对于祖冲之,我们应该怎么评价?



请学生评价后教师总结:祖冲之是我国古代优秀的数学家、天文学家,在感叹祖冲之伟大成就的同时,更应该向祖冲之学习,养成追求真理、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良好学习习惯。
环节三:小结作业
1.小结:师生共同总结回顾本课所学知识。
2.作业:现代,我国在数学方面有哪些杰出成就?请同学们课下搜集资料,下节课一起交流分享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请列举四项我国古代有关天文方面的科技成就。
【参考答案】
夏朝历法《夏小正》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科学文献之一,也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农事历书。
《甘石星经》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
汉武帝时的《太初历》是我国古代一部比较完整的历书。
元朝杰出天文学家郭守敬,提出“历之本在于测验,而测验之器莫先仪表”的正确主张,创制了简仪和高表等近二十件天文观测仪器,主持了全国范围的天文测量。
2.初中历史的课程性质有哪些?
【参考答案】
初中历史的课程性质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思想性。坚持用唯物史观阐释历史的发展与变化,使学生认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拓展国际视野,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基础性。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以普及历史常识为主,引领学生掌握基本的、重要的历史知识和技能,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为学生进一步的学习与发展打下基础。
人文性。以人类优秀的历史文化陶冶学生的心灵,帮助学生客观地认识历史,正确理解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提高人文素养,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综合性。注重人类历史不同领域发展的关联性,注重历史与现实的联系,使学生逐步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对历史和社会进行全面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