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青光眼应如何治疗?

题目

恶性青光眼应如何治疗?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分泌过多性青光眼应如何治疗?


正确答案:应以口服碳酸酐酶抑制剂为主,局部滴用1%肾上腺素液或0.25%~0.5%马来酸噻吗洛尔液,往往疗效明显。必要时,可采用睫状体透热凝固术或冷冻术,以减少房水的分泌。

第2题:

低眼压性青光眼如何治疗?


正确答案:可采用缩瞳剂、碳酸酐酶抑制剂等药物降低眼压,控制在原来眼压的更低水平。如果视功能的损害仍不断发展,则可考虑施行滤过性抗青光眼手术。

第3题:

UBM置应证包括

A、外伤性睫状体脱离

B、恶性青光眼

C、睫状体肿瘤

D、前房异物

E、虹膜囊肿


参考答案:ABCDE

第4题:

什么叫恶性青光眼?


正确答案:恶性青光眼是闭角型青光眼经外引流手术后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2%~4%,多在术后2~3d内,前房迟迟不形成,虹膜与角膜紧贴,眼压急骤升高,出现眼痛和同侧头痛,用抗青光眼药物也不能缓解,常可致失明。 本病多发生在前房极浅,虹膜膨隆,房角窄,晶状体过大将虹膜推向前移,小角膜,小眼球等情况。此外,长期高眼压用药物仍不能控制并保持较高水平的患者更易发生。另一眼曾发生过恶性青光眼者,也有复发可能。有的病人在滴用缩瞳剂后引发恶性青光眼。

第5题:

眼外伤引起的青光眼应该如何治疗?


正确答案: 对前房积血较少者,可在几日内自行吸收;出血多而又充满前房者,可行前房穿刺术;对晶状体脱位或破裂者,应施行晶状体囊内摘除术或吸出术;对睫状体挫裂伤者,应先行保守治疗,用药物控制眼压,待炎性反应逐渐消退,再做滤过性抗青光眼手术;对眼球挫伤后一时性眼压升高,经用药后可以控制。对钝挫伤后引起的青光眼与开角型青光眼的治疗原则相同。 对穿通伤的患者除做好嵌于伤口内的虹膜和晶状体囊膜的处理之外,伤口对齐缝合后要充分散瞳,尽量减少前粘连的发生,保持房角通畅。如因白内障引起眼压升高者应摘出晶状体。由角膜上皮内生引起者,可连同虹膜一并彻底切除或进行放射治疗。
化学性引起的继发性青光眼,当炎症反应较轻时,可使用抗生素、激素、扩瞳剂及乙酰唑胺等进行治疗;当炎症有效控制后,眼压就会逐渐恢复。如炎症反应严重者除上述治疗外,必要时应施行前房穿刺术,抽出前房内大量渗出物和积脓,病情可以得到缓解和控制。

第6题:

慢性单纯性青光眼应如何治疗?


正确答案:开角型青光眼应首先采用药物治疗,当药物不能控制病情发展时,再考虑手术治疗,既不能过早的手术又不能延误手术时机。 药物治疗:首先使用缩瞳剂如1%~2%毛果芸香碱液滴眼,每日3~4次,或同时交替滴用1%肾上腺素液,每日2~3次。用药后密切观察眼压波动情况,最好在高峰前滴用,经过一个阶段用药,如果眼压被控制在20mmHg之下,视神经乳头陷凹和视野缺损不继续发展恶化,则可继续用药。如果单纯滴用缩瞳剂不能将眼压控制在正常值以下,则应调整用药浓度、剂量和滴用次数,或采用0.5%毒扁豆碱和4%毛果芸香碱混合液滴眼,每日4~6次,或滴用0.06%~0.125%碘磷灵液,每日1~2次,或滴用β肾上腺索能受体阻断剂马来酸噻吗洛尔0.25%~0.5%滴眼液,每日1~2次,用药20min后眼压开始下降,并能持续作用24h,此药既无局麻作用又不影响瞳孔的调节和大小。此外,在局部滴药的同时可口服碳酸酐酶抑制剂如乙酰唑胺0.5g,每日2次。经上述治疗后一般病情可以控制。但少数病例仍不能有效地控制眼压和视功能损害者,应考虑手术治疗,一经决定就要及时进行,不能延误手术时机,否则患者视功能进一步损害,影响手术效果,降低手术成功率,增加并发症,给患者带来不应有的痛苦和终生遗憾。因为在开角型青光眼早期,视神经乳头仍是正常的,对眼压的耐受力较强,而视乳头出现病理陷凹后,其耐受力较差。因此对晚期患者的眼压应控制得更低些,手术适应证应放宽些。
手术方式多采用眼外引流,如角巩膜灼瘘或巩膜咬切。我们认为应用小梁切除术的疗效较好。

第7题:

恶性青光眼有哪些临床症状?


正确答案:手术后自觉视力下降,头痛,眼胀,常发生于闭角型青光眼术后,也见于手术前应用缩瞳剂者。恶性青光眼确诊后,应积极采取措施,尽快降低眼压,恢复前房,保存视功能。

第8题:

适宜治疗经最大剂量药物和手术不能控制的无晶状体、新生血管性、继发于葡萄膜炎的青光眼和恶性青光眼等难治性青光眼


参考答案:B

第9题:

患有恶性青光眼的老年患者应做好哪些工作?


正确答案:定期复查前房情况,根据情况调整睫状肌麻痹剂的应用,至少在半年之内不能停药。患眼治疗l周后,如对侧眼房角阻滞,一般行虹膜周边切除,但要注意恶性青光眼的发生。

第10题:

恶性青光眼与哪些病相鉴别?


正确答案:(1)瞳孔阻滞性青光眼。虹膜后粘连,虹膜膨隆,并与角膜相贴。
(2)脉络膜脱离。前房浅或无前房,但眼压较低。眼底镜或B超检查可见脉络膜脱离。
(3)脉络膜上腔出血。突然出现前房浅或无前房,眼疼痛,早期眼压升高,检眼镜检查可见眼底有棕色球状隆起,B超也可协助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