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做铝锭分析前,都会做控样校正。在校正过程中,镊元素有时会测不出来,为0,导致无法计算出正确的校正系数。做灯试验,镊通道没什么问题,也做了镊元素的灵敏度调整,也还正常。控样镊含量为0.0013,为何测不出来呢?控样含量不均匀,可能性也太小。

题目

每次做铝锭分析前,都会做控样校正。在校正过程中,镊元素有时会测不出来,为0,导致无法计算出正确的校正系数。做灯试验,镊通道没什么问题,也做了镊元素的灵敏度调整,也还正常。控样镊含量为0.0013,为何测不出来呢?控样含量不均匀,可能性也太小。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在无菌容器内浸泡一把24cm长度的无菌持物镊时,消毒液须浸泡持物镊的高度为

A.16cm

B.14cm

C.12cm

D.10cm

E.8cm


正确答案:C

第2题:

鼻腔异物取出时应选用的器械正确的是

A、有齿镊

B、膝状镊

C、止血钳

D、枪状镊

E、钩状或环状器械


正确答案:E

第3题:

用于夹持血管、神经缝合的手术镊是( )

A.长型手术镊

B.短型手术镊

C.无齿镊

D.有齿镊

E.弯头手术镊


正确答案:C
解析:用于夹持血管、神经缝合的手术镊是无齿镊。

第4题:

有齿镊用于夹持()、()、()等坚韧组织,无齿镊用于夹持()、()等较脆弱的组织。


正确答案:皮肤;肌腱;筋膜;肠管;血管

第5题:

会阴侧切术用品中,哪项不需要

A:有齿镊
B:无齿镊
C:持针器
D:手术刀
E:止血钳

答案:D
解析:
【考点】产道【精析】麻醉生效后,术者于宫缩时以左手中指、示指伸入阴道内,撑起左侧阴道壁起到引导剪开方向并保护抬头不受损伤。右手用钝头直剪自会阴后联合中线向左侧45°方向切开会阴,但若会阴高度膨隆时,切开角度应为60°~70°,切口长4~5cm。切开后用纱布压迫止血,必要时钳夹结扎止血。可见手术刀不是需要的物品。【避错】本题部分考生易选A,认为分阴侧切术中有齿镊或无齿镊有其一即可,会阴侧切的术前用物准备包括:会阴切开剪、持针器、三角针及圆针、有齿镊及无齿镊、铬制肠线及丝线、纱布及带尾纱布条、治疗碗、生理盐水、注射器及0.5%~1%盐酸普鲁卡因。因此,本题选D。

第6题:

组织镊分为有齿镊和无齿镊,下述组织可以用有齿镊夹持的是( )

A、筋膜

B、肠壁

C、血管

D、神经


答案:A

第7题:

光镊是用高度会聚的激光束形成的三维势阱来俘获、操纵和控制微小颗粒的一项技术。与机械镊子相比,光镊是以非机械接触的方式来完成夹持和操纵细胞的,它先对目标细胞进行非接触式的捕获和固定,再对细胞进行精确的操作。因为光镊对细胞产生的损伤非常小,所以在生命科学研究中,几乎所有的单细胞操作都采用光镊的方式来进行操控。由此可以推出

A.几乎所有的非单细胞操作都不采用光镊的方式来进行操控
B.所有以机械接触方式来夹持和操纵细胞的都不是光镊方式
C.所有对细胞进行精确操作的方法,对细胞的损伤都非常小
D.对目标细胞进行非接触式的捕获和固定只能使用光镊方式

答案:B
解析:
第一步,本题属于归纳推理。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犯的错误是无由猜测中的反向推理,文中最后一句说所有的单细胞操作都采用光镊的方式来进行操控,但是不能由此得到所有的非单细胞操作采用的是什么方式,无法推出;B项,文中第二句可以简化为光镊→非机械接触的方式来完成夹持和操纵细胞,机械接触方式来加持和操纵细胞相当于否定后件,根据逆否定理,否后必否前,所以可以得到不是光镊方式,可以推出;C项,文中指出光镊技术是先要对目标细胞进行捕获和固定,然后再对细胞进行精确操作,其次还指出光镊对细胞产生的损伤非常小。并没有指出二者有因果关系,该项属于强加因果,无法推出;D项,文中说光镊是采用非接触的捕获和固定,但是非接触的捕获和固定是否只能用光镊,文中并没有提到,无法推出。因此,选择B选项。

第8题:

更换手术刀片常用的器械是

A、有齿镊

B、平镊

C、持针器

D、组织镊

E、蚊式血管钳


参考答案:C

第9题:

鼻腔异物取出时应选用的器械正确的是

A.膝状镊
B.钩状或环状器械
C.枪状镊
D.有齿镊
E.止血钳

答案:B
解析:

第10题:

用于夹持血管、神经缝合的手术镊是()。

  • A、长型手术镊
  • B、短型手术镊
  • C、无齿镊
  • D、有齿镊
  • E、弯头手术镊

正确答案:C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