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由于跨国公司在全球生产中的组织力量使得混合型分工成为主流,国际分工呈现出产业间分工、产业内分工、产品内分工并存的多层次格局。
查看答案
问题:国际贸易得以产生的两个基本前提是()。A、社会大分工,地理大发现B、出现货币,出现商品生产C、社会分工的扩大和有可供交换的剩余产品,国家的产生D、世界市场的形成
问题:对外贸易要服从外交的需要,而在更多的场合,外交是为外贸打通道路、提供保护的。
问题:电子市场是全天候开放的市场。
问题:超保护贸易政策的目的是保护垄断工业。
问题:每一个国家都有其适宜于生产的某些产品的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去进行专业化生产,然后进行彼此交换,这样对所有交换国家来说都是有利的。斯密的这个理论也被称之为()。
问题:国际直接投资发展的重要产物之一才是跨国公司。
问题:经济全球化是世界各国在全球范围内的经济融合
问题:世界市场是世界各国交换商品、服务和生产要素的场所,是国际分工的表现
问题:目前大多数国家采用的是()原则,我国的商标法也采用这一原则。A、使用在先B、注册在先C、使用在后D、注册在后
问题:私人投资是指投资的资本是由私人筹集,为谋取投资利益的一种投资,通常由一国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经济组织进行。
问题:由进口国家完全自主地、单方面强制规定在一定时期内从某个国家或地区进口某种商品的配额是()A、协议配额B、全球配额C、自主配额D、关税配额
问题:通信服务是指所有有关信息产品、操作、储存设备和软件功能等的服务
问题:世界贸易组织中,总理事会由全体成员方的代表组成,每年定期召开8次会议。
问题:()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对某种商品的进口数量或金额规定一个最高额,达到这个数额后,便不准进口。A、进口配额B、国别配额C、全球配额D、绝对配额
问题:中国于()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第143名成员。A、2001年12月11日B、2001年11月12日C、20000年12月11日D、2000年11月12日
问题:在“肯尼迪回合”谈判中,达成了两个有关农产品的协议——奶制品协议和牛肉协议。
问题:BOT指的是()A、信息技术外包B、业务流程外包C、服务外包D、商业存在
问题:电子商务就是企业运用()开展各类商务活动的总称。
问题:下列各项中,()制约着国际贸易的商品结构。A、商品生产B、商品交换C、经济发展水平D、对外贸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