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杀人后将凶器忘在现场,打电话告诉乙真相,请乙帮助扔掉凶器。乙随即把凶器藏在自家地窖里。数月后,甲生活无着落准备投案自首时,乙向甲汇款2万元,使其继续在外生活。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乙藏匿凶器的行为不属毁灭证据,不成立帮助毁灭证据罪B、乙向甲汇款2万元不属帮助甲逃匿,不成立窝藏罪C、乙的行为既不成立帮助毁灭证据罪,也不成立窝藏罪D、甲虽唆使乙毁灭证据,但不能认定为帮助毁灭证据罪的教唆犯

题目

甲杀人后将凶器忘在现场,打电话告诉乙真相,请乙帮助扔掉凶器。乙随即把凶器藏在自家地窖里。数月后,甲生活无着落准备投案自首时,乙向甲汇款2万元,使其继续在外生活。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乙藏匿凶器的行为不属毁灭证据,不成立帮助毁灭证据罪
  • B、乙向甲汇款2万元不属帮助甲逃匿,不成立窝藏罪
  • C、乙的行为既不成立帮助毁灭证据罪,也不成立窝藏罪
  • D、甲虽唆使乙毁灭证据,但不能认定为帮助毁灭证据罪的教唆犯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甲杀人后逃回家中,其兄乙见甲满身血迹,遂一再追问,得知甲的犯罪事实。乙怕弟弟受刑事制裁,便将甲作案时用的匕首和血衣隐藏家中,当公安人员前来搜查时,拒不交出匕首和血衣。乙的行为构成()

A.帮助毁灭、仿造证据罪

B.包庇罪

C.伪证罪

D.不构成犯罪


参考答案:B

第2题:

甲抢劫出租车,将被害司机尸体藏入后备箱后打电话给堂兄乙,请其帮忙。乙帮助甲把尸体埋掉,并把被害司机的证件、衣物等烧掉。两天后,甲把抢来的出租车送给乙。乙的行为构成何罪?

A.抢劫罪

B.包庇罪

C.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

D.帮助毁灭证据罪


正确答案:CD

第3题:

案例一:某刑事案件被害人的诉讼代理人律师甲,在刑事诉讼中帮助被害人毁灭、伪造证据。案例二:某刑事案件的辩护人律师乙,为了帮助被告人脱罪,以物质利益引诱证人丙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提供虚假证言。案例三:某民事案件被告的诉讼代理人律师丁,帮助被告毁灭、伪造证据,导致原告败诉后自杀。关于甲、乙、丙、丁四人行为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甲构成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

B.乙构成伪证罪

C.丙构成伪证罪

D.丁构成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


正确答案:CD

第4题:

关于渎职犯罪,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A.警察甲接到被非法拘禁的乙的解救要求,故意不进行解救,造成严重后果的,甲成立滥用职权罪
B.镇长甲滥用职权造成个人财产损失10 万元,又玩忽职守造成个人财产损失25 万元。由于司法解释规定,滥用职权罪、玩忽职守罪要求造成经济损失30 万元以上,故无论怎么理解两罪的关系,甲都不成立犯罪
C.法官甲在裁定犯罪分子乙是否减刑的时候,收受乙财物后,对不符合减刑条件的乙裁定予以减刑的,甲成立徇私舞弊减刑罪与受贿罪,择一重罪处罚
D.负有查禁犯罪职责的甲为帮助犯罪分子乙逃避处罚,帮助乙毁灭、伪造证据的,甲成立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与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数罪并罚

答案:B,C,D
解析:
①滥用职权罪与玩忽职守罪不是对立关系,而是位阶关系。可以将滥用职权的行为评价为玩忽职守(将故意评价为过失),成立玩忽职守罪(造成个人经济损失35 万元)。B 选项错误。②徇私舞弊减刑罪不属于徇私枉法罪,甲的行为成立徇私舞弊减刑罪与受贿罪,应当数罪并罚。C 选项错误。③负有查禁犯罪职责的人员为帮助犯罪分子乙逃避处罚,帮助乙毁灭、伪造证据的,属于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与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的想象竞合犯,从一重罪(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论处。D 选项错误。

第5题:

甲杀人后将凶器忘在现场,打电话告诉乙真相,请乙帮助扔掉凶器。乙随即把凶器藏在自家地窖里。数月后,甲生活无着落准备投案自首时,乙向甲汇款2万元,使其继续在外生活。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2015年)

A.乙藏匿凶器的行为不属毁灭证据,不成立帮助毁灭证据罪
B.乙向甲汇款2万元不属帮助甲逃匿,不成立窝藏罪
C.乙的行为既不成立帮助毁灭证据罪,也不成立窝藏罪
D.甲虽唆使乙毁灭证据,但不能认定为帮助毁灭证据罪的教唆犯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帮助毁灭证据罪、窝藏罪、事后不可罚的行为。 AC项,根据《刑法》第307条第2款的规定,帮助当事人毁灭证据的,成立帮助毁灭证据罪。乙明知甲构成故意杀人罪,仍然按照其要求为其藏匿凶器的,属于帮助毁灭证据的行为。注意:“毁灭”并不是单指通过毁坏证据物理形态的方式使其消失,还包括了一切使得司法机关无法或难以发现证据的行为,比如将血迹洗掉等。故AC项错误。
B项,根据《刑法》第310条的规定,帮助犯罪的人逃匿,躲避司法机关追查的,成立窝藏罪。乙明知甲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逃跑的钱款,属于帮助犯罪的人逃匿的窝藏罪。故B项错误。
D项,犯罪的人为自己的犯罪事实毁灭、伪造证据、作伪证或者要求他人为自己作伪证的,由于不能期待其作出不利于自己的行为,所以属于缺乏期待可能性的情况,不单独构成证据犯罪。因此甲虽然唆使乙为自己毁灭证据,但甲却不为毁灭证据罪承担责任,也即不会按照教唆犯论处。故D项正确。

第6题:

甲意图勒死乙,将乙勒昏后,误以为乙已经死亡。为毁灭证据,又用利刃将所谓的"尸体"分尸。事实上,乙并非死于甲的勒杀行为,而是死于甲的分尸行为。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甲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未遂)罪和过失致人死亡罪

B.甲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未遂)罪、过失致人死亡罪和侮辱尸体罪

C.甲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既遂)罪和侮辱尸体罪

D.甲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既遂)罪


正确答案:D

第7题:

甲的下列哪些行为成立帮助毁灭证据罪(不考虑情节)?( )(2014年)

A.甲、乙共同盗窃了丙的财物。为防止公安人员提取指纹,甲在丙报案前擦掉了两人留在现场的指纹
B.甲、乙是好友。乙的重大贪污罪行被丙发现。甲是丙的上司,为防止丙作证,将丙派往境外工作
C.甲得知乙放火致人死亡后未清理现场痕迹,便劝说乙回到现场毁灭证据
D.甲经过犯罪嫌疑人乙的同意,毁灭了对乙有利的无罪证据

答案:C,D
解析:
本题考查帮助毁灭证据罪。 AC项,共犯人为共同的犯罪证据进行毁灭的,属于缺乏期待可能性的事后不可罚的行为,不成立帮助毁灭证据罪;帮助毁灭证据罪的范围包括毁灭行为、教唆他人毁灭证据的行为、为他人毁灭证据提供便利的行为,所以教唆他人毁灭证据的,属于此罪的范围。所以A项因为共同犯罪而不成立帮助毁灭证据罪,C项则是明显的帮助毁灭证据罪。故A项不当选,C项当选。
B项,甲为防止丙作证而将丙派往境外工作的行为确实会给调查取证带来不便,但是,这一行为本身并未改变丙知晓乙犯有重大贪污罪行的事实,而且目前国际交通便利,即使将丙派往境外工作,丙也可以再回国作证。甲的行为不属于“毁灭”证据的行为,不成立帮助毁灭证据罪。故B项不当选。
D项,将有利于被告人的证据毁掉,似乎是得到了被害人承诺,但是帮助毁灭证据罪本身侵犯的法益并不是被害人的人身或者财产利益,而是公正审理案件的司法秩序利益。所以,不论是有利于当事人的、还是不利于当事人的证据,毁灭其的行为都是帮助毁灭证据罪。还可以解释为,对此方当事人有利的证据,即对彼方当事人不利,对其进行毁灭的,是成立对彼方当事人的“帮助毁灭证据罪”。故D项当选。

第8题:

甲将人打成重伤,侦办此案的人民警察乙与甲恰是好朋友,乙明知甲有罪,但碍于情面,采取毁灭证据的手段使甲未受追诉。乙构成( )。

A.滥用职权罪

B.徇私枉法罪

C.帮助毁灭证据罪

D.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


参考答案:B

第9题:

甲为谋杀乙,就在乙平时喝水的杯子里面投毒,但因为使用的毒药没有达到致死量,所以仅导致乙昏迷。甲误以为乙已经死亡,便将乙背到山上扔下悬崖,致使乙被摔死。对甲的行为定性,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

A.甲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
B.甲构成故意杀人罪既遂
C.甲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和帮助毁灭证据罪,属于想象竞合犯,从一重罪处罚
D.甲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和过失致人死亡罪,数罪并罚

答案:A,C,D
解析:
本题考查对具体因果过程的认识错误问题。甲的行为属于刑法上因果关系的错误中的事前故意,所谓事前故意,是指行为人误认为第一个行为已经造成危害结果,出于其他目的实施了第二个行为,但实际上是第二个行为才导致预期的结果发生的情况。如甲以杀人故意对乙实施打击,造成乙休克之后,甲以为乙已经死亡,为了毁灭罪证,将乙扔到水里,实际上乙是被水溺死的。这种情况下,不影响故意犯罪的成立和犯罪的形态。

第10题:

丙实施抢劫犯罪后,分管公安工作的副县长甲滥用职权,让侦办此案的警察乙想办法使丙无罪。乙明知丙有罪,但为徇私情,采取毁灭证据的手段使丙未受追诉。关于本案的分析,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因甲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故甲是滥用职权罪的实行犯
B:因甲居于领导地位,故甲是徇私枉法罪的间接正犯
C:因甲实施了两个实行行为,故应实行数罪并罚
D:乙的行为同时触犯徇私枉法罪与帮助毁灭证据罪、滥用职权罪,但因只有一个行为,应以徇私枉法罪论处

答案:A,D
解析:
甲和乙的行为均构成滥用职权罪,均为滥用职权罪的实行犯。乙的行为除构成滥用职权罪外,同时还满足帮助毁灭证据罪、徇私枉法罪的构成要件,属于一行为触犯数罪名,应当从一重罪即徇私枉法罪论处。甲只实施了一个行为,该行为同时触犯滥用职权罪与徇私枉法罪,应当从一重罪论处,不应数罪并罚。因此,AD正确,BC错误。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