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A点坐标为(12345.7,437.8),B点坐标为(123

题目

已知A点坐标为(12345.7,437.8),B点坐标为(12322.2,461.3),则AB边的坐标方位角αAB为()

  • A、45°
  • B、315°
  • C、225°
  • D、135°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已知某点的高斯横坐标Y=13365759.13m,则该点横坐标的实际值为()m。


参考答案:-134240.87

第2题:

已知A、B两点的坐标为 XA=1011.358m, YA=1185.395m;点B的坐标为XB=883.122m,YB=1284.855m。在AB线段的延长线上定出一点C,BC间的距离DBC=50.000m,计算C点的坐标。


参考答案:解:XAB = XB – XA = -128.236m, YAB = YB– YA =99.46m
可以计算出AB边的方位角αAB为:142 °12′10″
C在AB延长线上,故αAB = αBC = 142 °12′10″
XBC = DBC * cosαBC = -39.509; YBC = DBC * sinαBC = 30.643
C点的坐标为:X = 843.613; Y = 1315.498

第3题:

如果A点在W投影面上,则()。

A.A点的x坐标为0

B.A点的y坐标为0

C.A点的z坐标为0

D.A点的x,y,z坐标均不为0


正确答案:A

第4题:

已知某点大地坐标为(B、L),天文坐标为(λ、φ),高斯平面直角坐标(x、y),该点高斯投影坐标正算是指( )。

A. (B、L)转换为(x、y)
B. (λ、φ)转换为(x、y)
C. (x、y)转换为(B、L)
D. (x、y)转换为(λ、φ)

答案:A
解析:

第5题: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坐标原点0为极点,x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已知 点A的极坐标为.直线Z的极坐标方程为且点A在直线Z上。
(1)求。的值及直线Z的直角坐标方程;
(2)圆C的参数方程为试判断直线Z与圆C的位置关系。


答案:
解析:
所以直线l与圆C相交。

第6题:

已知A、点坐标为(12345.7,437.8),B、点坐标为(12322.2,461.3),则A、B、边的坐标方位角为()。

A、45°

B、315°

C、225°

D、135°


本题答案:D

第7题:

已知点A的坐标为(2,-1),AB=4,AB∥X轴,则B点的坐标为_________


正确答案:
 (-2,-1),(6,-1) 

第8题:

若已知两点的坐标为A(100,100)和B(150,50),则直线AB的坐标方位角为()。


本题答案:315°

第9题:

(2018 年) 已知某点大地坐标为(B、 L) , 天文坐标为(λ、 φ) , 高斯平面直角坐标(x、 y) , 该点高斯投影坐标正算是指() 。

A.(B、 L) 转换为(x、 y)
B.(λ、 φ) 转换为(x、 y)
C.(x、 y) 转换为(B、 L)
D.(x、 y) 转换为(λ、 φ)

答案:A
解析:
由 4.2(2) 中的知识可知, 高斯正算是由大地坐标(B , L) 向高斯平面坐标(x , y) 转换。

第10题:

经纬仪导线的起算数据至少有已知方位角和(),观测数据为边长和转折角。

  • A、高程;
  • B、地理坐标;
  • C、已知坐标;
  • D、未知点坐标。

正确答案:C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