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铁路路基工程沉降变形观测断面及观测点的设置原则()A、沿线路方向间距不大于50米B、一个观测单元应不少于2个观测断面C、对地质、地形条件变化较大地段一般间距不大于25米,在变化点附近应设置观测断面D、对地形横向坡度大于1:5或地层横向厚度变化的地段应布设不少于1个横向观测断面

题目

速铁路路基工程沉降变形观测断面及观测点的设置原则()

  • A、沿线路方向间距不大于50米
  • B、一个观测单元应不少于2个观测断面
  • C、对地质、地形条件变化较大地段一般间距不大于25米,在变化点附近应设置观测断面
  • D、对地形横向坡度大于1:5或地层横向厚度变化的地段应布设不少于1个横向观测断面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A,B,C,D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路基变形观测断面及每个观测断面上观测点埋设位置的允许偏差不应大于20cm。()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正确

第2题:

请问路基在何种地段应设置沉降观测断面?何种地段应设位移观测断面?


正确答案: 区间软土及松软土路基、桥路过渡段和高路堤及道岔区应设计沉降观测断面,在软土路基地段设计位移观测断面。

第3题:

填筑软土路堤,均应在路堤中心设置一定数量的路基面和地面沉降观测点,其间距不宜大于();在软土路堤地基加固地段,应按设计要求设置观测点。定期观测路基面和地面沉降量、边桩水平位移量等,以控制填筑速率和推算工后沉降量。观测方法可采用()等;观测频次按设计要求和实际变形情况确定。


参考答案: 500m;沉降板、水位杯和边桩

第4题:

在拟测量断面上选设的观测点一般包括()。

  • A、转折点
  • B、水准点
  • C、地形变化点
  • D、直线定向点
  • E、加密点

正确答案:A,C,D,E

第5题:

通过沿河道布设的(),可对水情涨落变化实施监测,以反映其动态变化。

  • A、位移观测点
  • B、渗流观测点
  • C、沉降观测点
  • D、水文观测站

正确答案:D

第6题:

根据《工程测量规范》,地下隧道在施工和运营初期,还应对受影响的地面建筑物、地表、地下管线等进行同步变形测量,并符合下列规定:新奥法隧道施工时,地表沉陷变形观测点,应沿隧道地面中线呈横断面布设,断面间距宜为10~50m,两侧的布点范围宜为隧道深度的(),每个横断面不少于5个变形观测点。

A:1.5倍
B:2.0倍
C:2.5倍
D:3.0倍

答案:B
解析: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第10.7.8条规定:新奥法隧道施工时,地表沉陷变形观测点,应沿隧道地面中线呈横断面布设,断面间距宜为10~50m,两侧的布点范围宜为隧道深度的2倍,每个横断面不少于5个变形观测点。故选B。

第7题:

沉降观测断面及观测点应选设的位置包括()。

  • A、地形多变
  • B、地质复杂
  • C、沉降稳定
  • D、新旧堤结合处
  • E、与岸边结合处

正确答案:A,B,D,E

第8题:

对全隧道开展地表沉降观测工作,观测点在隧道()布设,并与洞内观测点布置在同一断面里程。

A.开挖前

B.开挖中

C.开挖后

D.以上三项均可


参考答案:A

第9题:

沉降观测断面及观测点应选设的位置不包括()。

  • A、地质条件复杂
  • B、已完成沉降处
  • C、与岸边结合处
  • D、穿堤建筑物处

正确答案:B

第10题:

堤防沉降观测技术报告内容主要包括()、观测断面及观测点的布设、观测实施情况、观测成果及分析、异常现象说明及成因分析等。

  • A、地点
  • B、工程概况
  • C、位置
  • D、存在问题

正确答案:B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