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评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的理论。

题目

简评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的理论。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1)把儿童看作是一个整体,从情绪的、道德的和人与人关系的整体发展过程来研究人格的发展。
(2)有一些辩证法的思想。
(3)重视教育的作用。父母的作用、同伴的作用、教师的作用,还有游戏的作用。
(4)未完全摆脱弗洛伊德的本能说。
(5)描述了个性发展各个阶段中社会要求与自我的冲突。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4—5岁阶段儿童的发展任务主要是培养______。


正确答案:
主动性

第2题:

论述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及其教育含义。


正确答案:

第3题:

请教教师资格考试论述题:论述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及其教育意义。

论述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及其教育意义。


答: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认为,儿童人格的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它必须经历一系列顺序不变的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有一个由生物学的成熟与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期望之间的冲突和矛盾所决定的发展危机,每一个危机都涉及一个积极的选择与一个潜在的消极选择之间的冲突。如果个体能够成功合理地解决每个阶段的危机和冲突,就会形成积极的人格特征,有助于健全人格的发展;反之,危机得不到解决或解决的不合理,个体就会形成消极的人格特征,导致人格向不健全的方向发展。(4分)
埃里克森认为,人格的发展贯穿于个体的一生,整个发展过程可以划分为以下八个阶段:第一阶段,学习信任的阶段(从出生到l8个月左右)。这个阶段所包含的矛盾就是信任与不信任的矛盾,其人格发展的任务就是获得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1分)
第二阶段,成为自主者的阶段(18个月一4岁)。这个时期的主要矛盾是自主对羞怯与怀疑,人格发展的任务就是获得自主感,克服羞怯与怀疑。(1分)
第三阶段,发展主动性的阶段(4—6岁)。这个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主动性对内疚,其人格发展的任务是获得主动性,克服内疚感。(1分)
第四阶段,变得勤奋的阶段(6—12岁)。这个阶段的主要矛盾是勤奋感对自卑感,其人格发展的任务是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1分)
第五阶段,建立个人同一性的阶段(12~20岁)。这一阶段的主要矛盾是同一性对同一性混乱,人格发展的任务就是建立同一性,防止同一性混乱。(1分)
第六阶段,承担社会义务的阶段(20~24岁)。这个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亲密对孤独,其人格发展的任务是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1分)
第七阶段,显示充沛感的阶段(24—50岁)。这个阶段的主要矛盾是充沛感对颓废感,其人格发展的任务是获得充沛感。(1分)
第八阶段,达到完善的阶段(50岁以后)。这个阶段的主要矛盾是完善对绝望,其人格发展的任务是获得完善感,避免绝望与沮丧。(1分)
初中和高中阶段正是青少年儿童开始建立自我同一性的时期,教师要理解学生需要大量的机会来体验各种职业和社会角色,同时提供机会让学生了解社会,了解自我,通过讨论的形式使他们解决自身所面临的问题。在这当中,要始终给予学生有关其状况的真实的反馈信息,以便学生能正确认识自己,确定合理的、适当的自我同一性。教师要最大限度的尊重学生,切不可简单地将其当作“孩子”来看待,不要在其同伴或其他有关人员面前贬低或轻视他们。(3分)

第4题:

简述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理论。


正确答案:

第5题:

根据埃里克森的理论,中学生处于人格发展的_______阶段。


正确答案:
建立个人同一性

第6题:

根据埃里克森对人格发展的阶段划分理论,__________人格发展的基本任务是发展或建立自我同一感。


正确答案:
青少年期

第7题:

根据埃里克森对人格发慌的阶段划分理论,青少年期人格发展的基本任务是发展或建立 。


正确答案:
自我同一感

第8题:

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6--11岁儿童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培养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勤奋感

第9题:

简述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


正确答案:

埃里克森构造了一个庞大的人格的毕生发展理论,即心理社会性发展

阶段理论。埃里克森以自我渐成为中心,把个体从摇篮到坟墓的人格发展划分为8个阶

段,每一个阶段都面临着一个核心的心理社会危机。

    第一阶段:信任对不信任(O1.5岁);

    第二阶段:自主对怀疑(1.53岁);

第三阶段:主动对内疚(36岁);

第四阶段:勤奋对自卑(612

第五阶段:同一性对同一性混乱(1218岁)5

第六阶段:亲密对孤独(1830岁);

第七阶段:创生对停滞(3150岁);

第八阶段:自我完善对失望(51岁以后)。

第10题:

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中学生人格发展主要任务是( )。


答案:培养自我同一性,
解析: